我和陈悦对视一眼:“应该可以。”“好,明天上午我来学校采访,你们尽量多组织些同学。
”赵记者起身时突然问,“对了,那个'心声'的事是真的吗?”我们几个僵住了。
她怎么知道的?赵记者笑了:“张老师提了一句,说你们班有个'特殊能力',
能看穿林小莲的表里不一。”我松了口气:“算是吧…不过这个没法证明。”“没关系,
“她眨眨眼,“有时候,真相比超能力更让人难以置信。”送走赵记者,
子豪联系学长学姐;陈悦负责动员全班同学;我和王明宇准备采访提纲;李雯整理证据副本。
晚上回到家,爸妈正在客厅看电视。看到我进门,妈妈立刻站起来:“然然,
你们班主任的事上新闻了!”我心里一沉。这么快?电视里正在播放本地新闻:“…近日,
南山中学教师林小莲被学生举报区别对待、违反师德,校方已将其开除。但有关人士表示,
此事可能存在隐情…”画面切到一个马赛克脸的人:“林老师很负责,不可能做那些事,
肯定是学生诬陷…”我气得浑身发抖:“胡说八道!”爸爸关掉电视,
严肃地看着我:“然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一直没跟我们细说。”我深吸一口气,
决定不再隐瞒。拿出手机,我给他们看了部分证据:林小莲让女生替男生值日的录音,
男女有别的奖励制度,还有…电脑里发现的**照片。妈妈看完,
脸色煞白:“天哪…这、这是性骚扰啊!”“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爸爸又惊又怒。
我低下头:“怕你们担心…而且她威胁要取消我的保送资格…”“傻孩子!
”妈妈一把抱住我,“保送哪有你的安全重要!
”爸爸直接拿起电话:“我得给教育局的老同学打个电话,这种人不配当老师!
”看着父母全力支持的样子,我鼻子一酸,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这段时间的委屈、愤怒和恐惧,全都化成了泪水。第二天一早,教室里气氛凝重。
黑板上写着“联名举报“四个大字,下面是密密麻麻的签名。“全班45人,43个签了,
“陈悦小声说,“只有刘伟和张超没签。”我点点头。
这两个男生一直享受林小莲的特殊关照,不签也正常。“电视台记者什么时候到?
”周子豪问。“十点,“我看表,“还有两小时,我们得…”教室门突然被推开,
校长带着几个陌生人走了进来。“同学们,“校长表情严肃,“这是市教育局调查组的同志,
他们想跟大家了解一些情况。”调查组?我们面面相觑。林小莲的能量这么大?
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女干部走上前:“同学们好,我们是来核实林小莲老师的问题的。
听说你们准备联名举报?”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向我。我站起来:“是的。
我们有充分证据证明林小莲长期区别对待学生,违反师德。”调查组的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女干部说:“能看看你们的证据吗?”我走上讲台,将U盘插入多媒体设备。很快,
大屏幕上显示出我们整理的证据包。调查组的人认真查看每一项证据,不时低声交流。
看到**照片时,女干部明显皱起了眉头。“这些证据很充分,“她最后说,
“但我们需要核实真实性。另外,你们全班都能作证吗?”“能!”教室里响起整齐的回答。
调查组开始逐个同学谈话。轮到周子豪时,
他详细描述了林小莲对他的“特殊关照“和那些让他毛骨悚然的心声。“最恶心的是,
“他声音有些发抖,“她用我的名字当电脑密码,还**我换衣服…”调查持续到中午。
最后,女干部对校长说:“情况基本属实,我们会如实上报。”他们刚走,
赵记者就带着摄像团队来了。了解情况后,她立即采访了几个学生代表,
还拍摄了我们的联名举报信。“今晚六点新闻播出,“临走时她说,
“标题是《教师还是骚扰者?南山中学学生勇敢说不》。”下午上课前,
校长突然广播通知全体师生到礼堂**。“出什么事了?”陈悦紧张地问。我摇摇头,
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礼堂里,校长面色凝重地走上台:“今天上午,
原高三(4)班班主任林小莲到教育局闹事,声称遭到学生诬陷。”全场哗然。
“刚刚接到通知,“校长提高声音,“市教育局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此事。
涉事师生要全力配合。”散会后,张建国老师拦住我们:“别担心,这是例行程序。
你们的证据很充分。”“但林小莲有亲戚在教育局…”我小声说。
张老师笑了:“校长也有同学在省教育厅。这场较量,正义的一方会赢。”晚上六点,
我们全班聚在教室看新闻。赵记者的报道非常客观有力,不仅展示了我们的证据,
还采访了林小莲以前带过的学生,甚至找到了一位曾被她打压转学的女生。“太给力了!
”周子豪欢呼,“这下她彻底完了!”正高兴着,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喂?
”“沈然同学吗?”一个男声说,“我是《教师报》记者,想就林小莲事件采访你。
”我警觉起来:“你们不是已经发报道支持她了吗?”“那是编辑部决定的,
我个人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能见面聊聊吗?”我犹豫了一下:“可以,
但必须有其他同学在场。”约好时间地点,我挂断电话。
陈悦担忧地看着我:“会不会是陷阱?”“有可能,“王明宇推了推眼镜,
“最好带上录音笔。”第二天中午,我们在学校附近的麦当劳见到了那位记者。他三十多岁,
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比想象中正直。“首先道歉,“他递给我一张名片,
“那篇报道确实有失偏颇。”我接过名片:“为什么突然改变立场?”“因为我查到了这个。
”他拿出一个文件夹,“林小莲在前一所学校的完整档案。”我们翻开档案,
震惊地发现林小莲竟然有前科!三年前,她就因与学生“交往过密“被警告处分,
所以才调到我们学校。“这太重要了!”我激动地说,“能给我们一份复印件吗?
”记者点点头:“我只有一个要求——报道发表前别外传。”我们答应了。离开前,
他突然问:“听说你们班有个特殊能力,能听见林小莲的心声?”我们僵住了。
这传言怎么传出去的?记者笑了:“别紧张,我不会写这个。但作为记者,
我很好奇——是真的吗?”我犹豫了一下:“某种程度上…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