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的河流

婆媳的河流

主角:林静周玉梅李哲
作者:米虫草花

婆媳的河流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1-17
全文阅读>>

天光像稀释了的墨汁,一点点洇透老屋窗棂上蒙着的白布。远处传来第一声鸡啼,尖锐地划破黎明前的寂静。

林静从里屋出来,轻轻带上门。小峰睡得沉,被子被她掖得严严实实。堂屋里,周玉梅已经不在矮凳上了。棺材前新换上的香,三缕青烟笔直地上升,在惨白的灯笼光里缠绕。

婆婆正站在灶房门口,背对着堂屋,佝偻着腰往一个铝制水壶里灌水。动作有些迟缓,壶嘴对了几次才对准壶口。水声哗哗,在这过分安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响。

林静走过去。“妈,我来吧。”

周玉梅没回头,也没松手,只是灌水的动作停了一下,然后继续,直到水满到壶口边缘。她盖上盖子,把水壶放到旁边那个旧煤球炉上,炉口蓝色的火苗倏地窜起,舔着漆黑的壶底。

“烧点热水,”周玉梅说,声音带着哭过后的沙哑,但异常平静,“一会儿吊唁的人来了,要喝口热的。”

“嗯。”林静应着,站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两人之间隔着一步的距离,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泪水的咸湿气,以及一种不知该如何自处的微妙。那场痛哭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垮了堤坝,露出了底下嶙峋的真相,可雨停之后,满地泥泞,路该怎么走,还需要一步步试探。

李哲揉着额角从外面进来,眼里的红血丝更重了。“妈,静,”他嗓音干涩,“都商量好了,八点起灵,直接去火葬场。”他的目光在母亲和妻子之间逡巡了一圈,带着一夜未眠的混沌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昨夜灵堂里的动静,他隐约听到了一些,但具体说了什么,并不清楚。他只感觉到,空气似乎和之前有些不一样了。

周玉梅“嗯”了一声,没看他,伸手去提炉子上的水壶。林静抢先一步拎了起来。“烫,我来。”

周玉梅的手在半空中顿了顿,收了回去。她转身,从碗柜里拿出几个粗瓷碗,一字排开在灶台上。林静提着水壶,小心地将热水注入碗中,白色的水汽蒸腾起来,模糊了两人之间的视线。

“一会儿,你跟着李哲的车。”周玉梅忽然说,声音在水汽里有些飘忽,“小峰……让他跟着我坐他三叔公的车。”

林静倒水的动作停住。按本地习俗,未成年的重孙辈,通常跟在灵车后面最亲近的家属车里。婆婆这个安排,是把小峰划在了她的羽翼之下,是一种无声的、却分量极重的认可与亲近。

“……好。”林静低声应了,心里那点不知所措的泥泞,仿佛被这滚热的水汽熨帖了一下。

吊唁的人陆续来了。花圈摆满了院子,挽联在晨风里扑簌簌地响。哭声、劝慰声、司仪高亢的指令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场标准乡村葬礼的喧嚣。

周玉梅换上了一身早已备好的黑色寿衣布料的罩衫,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用一根简单的银簪挽住。她站在棺材侧前方,接受着众人的慰问,脸上没有什么表情,既不嚎哭,也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那种平静,不再是之前那种冻结的、拒人千里的死寂,而是一种仿佛耗尽了所有情绪狂澜后的、近乎疲惫的镇定。

只有林静注意到,当几个老姐妹拉着她的手,说着“玉梅姐,节哀啊,以后就靠儿子媳妇了”的时候,她的指尖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嘴角那向下撇的弧度,与遗照上的**,有了瞬间的重叠。

起灵的时刻到了。八个壮实的本家侄子抬起了沉重的棺材。司仪一声拖长了调子的“起——”,鞭炮噼里啪啦炸响,纸钱被猛地扬到空中,纷纷扬扬,像一场仓促的雪。

周玉梅的身体几不可见地晃了一下。林静就站在她斜后方,下意识地伸出手,虚虚地扶住了她的胳膊肘。

那只胳膊在黑色罩衫下,瘦硬得像一根柴。周玉梅没有挣脱,甚至没有侧头看林静一眼,只是借着那一点微弱的支撑,挺直了背,跟着移动的棺材,一步一步,迈出了老屋的门槛。

送葬的队伍在乡间小路上蜿蜒。林静按照安排,坐在李哲开的车里,跟在灵车后面。她透过后视镜,能看到后面那辆黑色轿车上,婆婆端坐的侧影,和小峰靠在她身边的脑袋。

李哲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妈今天……好像有点不一样。”

林静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光秃秃的田埂,“嗯”了一声。

“昨晚……”李哲迟疑着,“你们……没事吧?”

“没什么。”林静打断他,声音很轻,“就是说了会儿话。”

李哲不再问了。车里只剩下引擎的低鸣。

火葬场总是充斥着一种匆忙而程序化的悲伤。签字,排队,等待。高大的烟囱沉默地矗立着,偶尔冒出一缕淡淡的青烟,很快消散在灰蒙蒙的天空里。

当工作人员推着那个覆盖着黄布的担架车,走向那扇沉重的、闪着金属冷光的门时,一直沉默着的周玉梅,猛地往前跨了一步。

她的动作太快,太突兀,让旁边搀扶着她的本家婶子都愣了一下。

所有人都看着她。

她只是定定地看着那扇门,看着担架车消失在门后。那扇门“哐当”一声合拢,隔绝了内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