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阵穿堂风

那阵穿堂风

主角:建军老槐树晓军
作者:冰夏A

那阵穿堂风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19

王树根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脸的褶子,

像村口那棵老槐树皮。"根叔,该走了。"村支书**站在院里,手里捏着张纸,

"推土机后晌就到。"王树根没抬头,烟锅在鞋底磕了磕:"让它推。"**叹了口气。

这是他第十三次来劝了。村里要搞旅游开发,

王树根这三间土坯房正好挡在规划的游客中心位置。赔偿款加安置房,条件够优厚,

可老头铁了心不挪窝。"您图啥呀?"**蹲下来,"新房子亮堂,上下水都方便,

离镇上超市也近。"王树根往墙角努努嘴。那里竖着块褪色的木牌,

刻着"光荣之家"四个大字,边角都磨圆了。"我儿子在这儿出生的。"他声音沙哑,

"那年抗洪,他就从这门口走的,再也没回来。"**喉头滚了滚,没再说话。

他知道王树根的儿子——王建军,1998年牺牲在长江大堤上,二等功。日头爬到头顶时,

推土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王树根搬了把竹椅坐在院中央,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照片。

照片上的小伙子穿着军装,笑得露出白牙,身后就是这三间土坯房。推土机在院墙外停住。

司机探出头喊:"大爷,挪挪呗!"王树根没应声,掏出旱烟袋慢悠悠装填。

烟丝是前几天托人从镇上捎的,劲儿大,呛得他咳嗽起来。"根叔!"**跑过来,

额头上全是汗,"镇领导都来了,给您再多加五万,中不?"王树根抬起头,

眯着眼看他:"建国,你还记得不?小时候你偷我家黄瓜,被建军追着打。"**愣了愣,

嘴角扯出点笑:"咋不记得?建军哥把我堵在柴火垛,非要我把黄瓜籽吐出来。

""他就是认死理。"王树根摸了摸照片,"那天走的时候,他说等抗洪回来,

就把这房子翻盖了,给我娶个儿媳妇。"推土机突然熄了火。司机跳下来,往这边瞅了瞅,

又缩了回去。日头偏西时,王树根起身做饭。锅里咕嘟咕嘟煮着玉米粥,香味飘出老远。

他盛了两碗,一碗放在自己面前,另一碗摆在对面,像是在等谁。"建军不爱喝稀的。

"他自言自语,往对面碗里撒了把白糖,"总说不顶饿。"夜里起了风,

老槐树的叶子沙沙响。王树根躺在床上,听见院墙外有人说话。"书记,真要硬推啊?

""明天再说吧。"是**的声音,"让老人家再住一晚。"天蒙蒙亮时,

王树根起来扫院子。扫到门口,看见地上放着个保温桶。打开一看,是热腾腾的肉包子,

还冒着热气。他捏起一个,咬了口,韭菜鸡蛋馅的,是建军最爱吃的。"这孩子。

"王树根抹了把脸,不知是汗还是别的。上午,**又来了,身后跟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

"根叔,这是设计院的小张。"**介绍,"他说有个想法,您听听中不中。

"小张递过张图纸:"我们想把您家原样保留,周围建民俗馆,这棵老槐树做地标。

"王树根看着图纸,又看看老槐树。树身上有个豁口,是建军小时候爬树摔的。"中。

"他突然说,"我挪。"**眼睛亮了:"真的?""真的。"王树根往屋里走,

"我去收拾建军的东西。"搬家那天,王树根最后锁门时,摸了摸门环。

那是建军用部队奖励的铁皮做的,磨得锃亮。"走了。"他对着空屋说。新楼在村东头,

三楼,阳台正对着老槐树。王树根每天搬个小马扎坐在阳台,看孩子们围着老槐树跑,

听游客说这棵树有故事。有天,小张来送新做的标牌,上面写着"建军槐"。"根叔,

您看行不?"王树根摸了摸标牌,没说话。风穿过树叶,沙沙响,像有人在笑。入秋时,

**带来个年轻人,穿着军装,肩上扛着星。"根叔,这是建军的战友,现在是营长了。

"年轻人给王树根敬了个礼:"叔,我来看您。建军总说您种的黄瓜最好吃。

"王树根转身进厨房,端出一盘刚摘的黄瓜。阳光下,黄瓜上的水珠亮晶晶的。那天,

三个人坐在阳台,吃着黄瓜,说建军的事,说到太阳落山。老槐树下,有孩子捡了片黄叶,

夹进课本里。入了冬,第一场雪落下来时,王树根的关节炎犯了。他蜷在沙发里揉膝盖,

听见楼道里有脚步声,笃笃笃,停在自家门口。开门一看,是**,手里拎着个布包。

"根叔,我妈熬的生姜水,您泡泡脚。"他把布包往桌上放,"刚才在楼下看见个姑娘,

打听您呢。"王树根愣了愣:"姑娘?""说是从南京来的,戴个红围巾。

"**往窗外瞅,"估计还在小区门口等着。"王树根披了件厚棉袄下楼,

果然看见小区门口的香樟树下站着个人。红围巾在白雪里特别显眼,姑娘正踮着脚往楼上望,

手里捏着张照片。"你找我?"王树根走过去。姑娘猛地回头,

眼睛亮了:"您是王树根爷爷吧?"她把照片递过来,"我是林晓雅,这是我爸。

"照片有些褪色,上面是两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胳膊搭着肩,笑得露出牙。左边那个是建军,

右边的年轻人眉眼和眼前的姑娘很像。王树根的手颤了颤:"你是林排长的闺女?""是!

"林晓雅眼圈红了,"我爸去年走了,临走前让我一定来看看您,看看这棵老槐树。

"1998年抗洪,林晓雅的父亲林志强和建军在一个排。洪水漫过堤坝那天,

建军把救生衣让给了被冲走的老乡,自己被卷进了漩涡。林志强拼了命想拉他,

只抓到一把军装碎片。"我爸总说,建军叔是他的救命恩人。"林晓雅跟着王树根上楼,

"那年他发高烧,是建军叔背着他走了三里地找医疗队,自己在雨里淋了一夜,

第二天就开始咳嗽,一直没好利索。

"王树根给她倒了杯热水:"你爸后来......""转业回了南京,在水利局工作。

"林晓雅掏出个铁盒子,"这是我爸珍藏的东西,说该给您。"盒子里是枚二等功奖章,

边角磨得发亮。王树根认得,这是建军的。当年部队把奖章送回家,他总摩挲着说"这小子,

没给我丢人"。"抗洪结束后,奖章找不到了。"王树根的声音发紧,

"没想到......""我爸说,那天从水里捞上来的,就剩这个了。

"林晓雅抹了把眼泪,"他带在身上二十年,说等有机会,亲手交还给您。

"王树根把奖章贴在脸上,冰凉的金属沾了点湿意。窗外的雪越下越大,

老槐树的枝桠上积了层白,像披了件旧棉袄。"姑娘,不嫌寒碜,在这儿吃碗面条?

"王树根往厨房走。林晓雅看着墙上的照片,建军穿着军装,笑得笔直。"爷爷,

我给您搭把手。"面条煮得很烂,卧了两个荷包蛋。王树根看着林晓雅吃面,

想起建军小时候,总抢他碗里的蛋,说"爸您牙不好,我替您吃"。

"你爸......走的时候受罪不?"王树根问。"不遭罪,睡着走的。

"林晓雅擦了擦嘴,"他枕头底下总放着张照片,就是刚才给您看的那张。

他说每次想建军叔了,就拿出来瞅瞅。"雪停的时候,林晓雅要走。

王树根往她包里塞了袋炒花生,是自己用沙子炒的,嘎嘣脆。"明年开春再来,老槐树开花,

香得很。""一定来。"林晓雅抱着花生,"爷爷,我给您留个电话,您要是不舒服,

就打给我。"王树根把电话号码抄在烟盒上,叠了三层,塞进棉袄内兜。

看着林晓雅的红围巾消失在路口,他突然想起建军走的那天,也是个雪天,

孩子穿着新做的棉鞋,踏得雪咯吱响。开春后,老槐树抽出新叶时,林晓雅真的来了。

这次她带了个男孩,二十来岁,穿着迷彩服,说是在军校上学。"这是我弟,林晓军。

"她把男孩往前推,"他非要来给建军叔磕个头。"王树根拉着晓军的手往老槐树下走。

树底下新铺了圈青石板,是小张让人弄的。晓军对着树干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额头沾了点泥土。"建军叔,我以后也去守大堤。"他对着树说。王树根看着他挺直的脊梁,

想起建军十八岁那天,也是这样站在树下,说"爸,我去当兵了,您等着我立军功"。

游客渐渐多起来,有人围着老槐树听**讲建军的故事。王树根坐在阳台的小马扎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