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露锋芒遇暗流李明站在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
指尖划过桌上摊开的区块链技术白皮书,目光透过玻璃窗,落在楼下川流不息的街道上。
二十五岁的他,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额角渗出的细密汗珠,既是初夏闷热的馈赠,
更是内心激动的证明。“李总,技术框架的最后一轮测试完成了,零报错!
”程序员小林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声音里满是雀跃。李明猛地转过身,快步走到电脑前,
看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和测试报告,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这是他创业的第十八个月。
从大学肄业后在小公司打杂,到凭借自学掌握区块链技术,
再到凑齐十万块启动资金创办这家名为“链新未来”的小公司,每一步都走得步履维艰,
却也让他更加坚信,自己选的这条路没错。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穿着定制休闲西装的男人走了进来。他身姿挺拔,
手腕上的百达翡丽腕表在灯光下闪着低调的光泽,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眼神却像鹰隼般锐利,扫视着这间简陋的办公室。“李总,好久不见。”男人主动伸出手,
语气熟稔得仿佛两人是多年老友。李明愣了一下,随即认出对方——张强,
在三个月前的区块链行业峰会上,那个凭借家族背景和犀利言辞惊艳全场的投资人。“张总?
您怎么会来这儿?”李明连忙握住对方的手,掌心的汗水让他有些局促。
张强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落在桌上的白皮书的上,
语气轻松:“听说‘链新未来’在做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特意过来看看。年轻人有闯劲,
值得鼓励。”两人坐在简易的折叠椅上,小林泡了两杯速溶咖啡。张强抿了一口,放下杯子,
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我最近在跟进一个新能源项目,
正好需要区块链技术做数据溯源。李总要是有兴趣,我们可以合作一把,利润五五分成。
”李明看着文件上“新能源区块链平台”的标题,心脏狂跳起来。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借助张强的资源,将技术落地到实体产业,
公司的估值至少能翻十倍。他强压着激动,仔细翻阅文件,
里面的商业模式、盈利预测都写得滴水不漏,看不出任何破绽。“张总,
这个项目确实很有前景。”李明抬起头,眼神坚定,“我需要一周时间,
和团队商量后给您答复。”张强笑着点头,起身告辞:“我等你的好消息。记住,
机会不等人。”送走张强,李明立刻召集团队开会。小林和另外两名核心成员看着文件,
脸上都露出兴奋的神情。“李总,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运营负责人小张激动地说,
“有了张强的背书,我们后续融资都不是问题。”只有技术总监老周皱着眉头,
反复翻看着文件:“这里的技术参数写得太模糊了,而且新能源行业的数据源对接难度很大,
张强那边怎么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李明犹豫了一下,随即说道:“张强在行业内人脉广,
肯定有办法解决。我们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周后,李明带着签好的合作协议,
来到张强的公司。办公室位于市中心最豪华的写字楼顶层,落地窗外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张强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接过协议看了一眼,
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李总果然是爽快人。不过,这个项目需要一笔启动资金,
你们公司先投入五百万,后续我再追加。”五百万,几乎是“链新未来”所有的流动资金。
李明咬了咬牙,想到项目成功后的光明前景,最终点了点头:“没问题,
我这就安排财务转账。”接下来的三个月,李明和团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中。
他们加班加点开发系统,对接新能源企业的数据接口,甚至抵押了公司的办公设备,
只为了凑齐更多的资金。小雅,李明的女朋友,看着他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地说:“明哥,
要不我们再考虑考虑?我总觉得张强这个人不太靠谱。”李明握住她的手,眼神里满是疲惫,
却依旧坚定:“再等等,等项目上线,我们的生活就会好起来了。到时候,我就娶你。
”小雅眼眶泛红,轻轻点了点头,将做好的红烧肉装进保温桶,默默支持着他。然而,
就在项目即将上线的前一天,意外发生了。李明按照约定联系张强,
却发现对方的电话无人接听,公司前台也说张强已经一周没来上班了。
他冲到新能源企业的合作方那里,对方却告诉他,从未与张强签订过任何协议。
李明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他疯了似的拨打张强的电话,翻看合作协议,
直到看到协议末尾那行模糊的签名,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五百万的资金打了水漂,
公司的账户被冻结,供应商纷纷上门催债,团队成员也开始人心惶惶。“李总,
我们现在怎么办?”小林红着眼眶,声音哽咽。李明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
桌上的白皮书被风吹得翻页,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
声音沙哑却坚定:“大家先回家休息,欠大家的工资,我一定想办法还上。
”送走最后一名员工,李明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直到夜幕降临。城市的灯光透过窗户照进来,
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拿出手机,给小雅发了一条信息:“对不起,让你失望了。
”然后,他关掉手机,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出了这间承载着他所有梦想的办公室。
第二章:绝境求生觅微光地铁站出口的风带着凉意,吹在李明脸上,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攥着口袋里仅有的十元纸币,看着来往的人群,第一次感到如此迷茫。曾经的“李总”,
如今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吃不起。“李总?真的是你!”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李明转过身,
看到小林提着公文包,一脸惊讶地看着他。“我……我出来散步。”李明低下头,
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生怕被看到自己的窘迫。小林沉默了片刻,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
塞进李明手里:“李总,这钱您先用着。我知道公司遇到了困难,但您别放弃,
我们都相信您。”李明看着手里的钱,眼眶泛红,想说些什么,却又哽咽着说不出来。
告别小林,李明来到一家便利店,买了一碗泡面和一根火腿肠。他坐在便利店门口的台阶上,
狼吞虎咽地吃着,眼泪不自觉地掉落在泡面汤里。他想起父母辛苦工作的身影,
想起小雅期待的眼神,想起团队成员信任的目光,心里充满了愧疚。夜幕降临,
李明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最终来到了一个老旧的居民区。他租下了一间地下室,
月租三百块,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他把简单的行李放下,
打开那台用了五年的旧电脑,屏幕上弹出的是“链新未来”的企业邮箱,
里面塞满了催债邮件和员工的离职申请。李明关掉邮箱,点开一个空白文档,
开始撰写自媒体文章。他想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既是对过去的总结,
也是想给其他创业者提个醒。“今天,我的公司倒闭了。五百万的投资打了水漂,
我从一个创业者变成了负债累累的穷光蛋……”他敲下这些字,眼泪再次夺眶而出。
文章发布后,李明以为不会有人关注,却没想到,第二天打开账号时,收到了几十条留言。
“加油,兄弟!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也曾创业失败,现在重新开始,一起加油!
”“你的经历让我深受启发,期待你的后续分享。”看着这些温暖的留言,
李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那以后,
他每天都会写一篇文章,分享自己的失败教训、对区块链行业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粉丝数量慢慢从几十涨到了几百,虽然不多,但每一条留言都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
为了生计,李明开始摆地摊。他在旧书市场淘了一些二手书,
又进了一些廉价的围巾和小摆件,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赶到市中心的小巷子里占位置。
旁边卖煎饼的老王是个退伍军人,性格豪爽,经常帮李明照看摊位。“小李,
今天生意怎么样?”老王一边摊煎饼,一边问道。李明苦笑了一下:“卖了两本书,
赚了二十块。”老王叹了口气,把一个刚做好的煎饼递给他:“先吃点东西,别饿坏了身子。
人啊,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李明接过煎饼,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老王的日子也不好过,
妻子常年生病,儿子还在上大学,一家人全靠这个煎饼摊维持生计。但老王每天都乐呵呵的,
从未抱怨过生活的苦。这天傍晚,小雅突然出现在摊位前。她穿着一件薄薄的风衣,
手里提着一个保温袋,脸色有些苍白。“明哥,我给你带了点吃的。”她把保温袋递给李明,
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和米饭。李明看着她,心里一阵愧疚:“你怎么来了?
叔叔阿姨知道你来找我吗?”小雅摇了摇头,眼圈泛红:“我爸妈不同意我们在一起,
说你现在是个穷光蛋,给不了我幸福。但我相信你,明哥,你一定会重新站起来的。
”李明握住她的手,声音哽咽:“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等我好起来,
一定风风光光地娶你。”小雅点了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说:“我等你。
”晚上回到地下室,李明打开自媒体账号,看到一条新的留言:“李哥,我是一名投资人,
你的文章让我很受触动。我对区块链行业也很感兴趣,想和你聊聊,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留言者的名字是“陈伟”。李明心里一动,陈伟这个名字,他在行业峰会上听过,
是一位以眼光独到、注重实干著称的投资人。他犹豫了一下,回复道:“谢谢您的关注,
我随时有空。”第二天,李明和陈伟在一家咖啡馆见面。陈伟穿着朴素的衬衫,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李总,你的经历很坎坷,但也很真实。
”陈伟开门见山,“我看了你写的关于区块链技术务实应用的文章,很认同你的观点。
现在很多区块链项目都太浮躁,只注重概念炒作,忽略了实际应用。”李明点了点头,
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做一个专注于中小企业供应链透明化的区块链平台。
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供应链数据不透明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能用区块链技术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能帮助中小企业发展,
还能推动区块链行业的良性发展。”陈伟眼前一亮,拿出纸笔,
认真地记录着:“这个想法很好,既有社会价值,又有商业前景。我可以给你提供启动资金,
但你需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并组建好团队。
”李明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谢谢您,陈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陈伟笑了笑:“不用谢我,我投资的是你的潜力和这个项目的前景。记住,
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离开咖啡馆,
李明一路小跑回到地下室。他打开电脑,开始撰写商业计划书。
窗外的阳光透过破旧的窗帘照进来,在屏幕上投下一道光,仿佛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他知道,新的挑战即将开始,但这一次,他不再迷茫,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第三章:重整旗鼓建团队拿到陈伟的初步承诺后,李明立刻行动起来。他知道,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实现这个项目,必须组建一个靠谱的团队。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林。李明拨通了小林的电话,心里有些忐忑。毕竟,
上次的失败让小林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小林,我有一个新的项目,想邀请你加入。
”李明开门见山,“是关于区块链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我已经找到了投资人,
资金方面没问题。”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小林激动的声音:“李总,真的吗?
我就知道您不会放弃的!我现在就辞职,明天就过去找您。”李明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眼眶有些湿润。第二天,小林如约而至。他带来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
看到李明简陋的地下室,没有丝毫嫌弃,反而笑着说:“李总,这里虽然小,
但很有奋斗的氛围。想当年我们创业初期,不也是在小办公室里熬过来的吗?”接下来,
李明开始寻找其他团队成员。他联系了曾经的技术总监老周,
老周现在在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做架构师,待遇优厚。“老周,我知道你现在工作稳定,
但我这个项目真的很有前景。”李明诚恳地说,“我需要你的技术支持,
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老周犹豫了一下,说:“李总,上次的事我不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