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星点亮夜空

满天星星点亮夜空

主角:温暖小小
作者:用户名夏光红红火火

满天星星点亮夜空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8-27

我缩在门缝的阴影里,爸爸的吼声和妈妈拔高的嗓门像碎玻璃一样,从客厅溅射过来,

扎得耳朵生疼。“钱钱钱!你眼里除了那点加班费还有什么?”妈妈的声音带着哭腔的尖利,

穿透了门板。“那你要我怎么办?全家喝西北风?”爸爸的拳头似乎砸在桌子上,

沉闷的震动顺着地板爬进我蜷缩的脚心。我用力捂住耳朵,可那些争吵的碎片,

像冰冷的铁屑,还是钻进脑袋里,沉甸甸地坠着。我悄悄退回房间,反锁上门。只有这里,

才是我的世界。摊开画本,拿出那盒用得发秃的彩色铅笔。窗外天是灰的,

铅笔画出的云也是灰的,沉沉地压着歪歪扭扭的屋顶。我画纸上的家,永远只有紧闭的窗户,

没有门,像一座孤零零、沉默寡言的堡垒。只有铅笔划过粗糙纸面的沙沙声,

能暂时盖过外面世界的喧嚣。第二天课间,林老师轻轻走到我课桌旁,

指尖拂过我摊开的画本。“小宇,”她声音很轻,“你画的线条,很有感觉。

”她指着画里一扇紧紧闭着的窗户,“尤其是这个,藏着很多话呢。”我的心猛地一跳,

手指下意识蜷缩起来。她顿了顿,目光柔和地看着我:“市里有个‘爱心画展’,

主题是‘我眼中的温暖’,老师觉得,你可以试试。”“不行的,林老师,

”我几乎把头埋进胸口,“我的画……不好看,没人会喜欢的。”那些灰暗的线条,

那些紧闭的门窗,怎么能叫“温暖”?它们只配锁在抽屉最深处。晚上,

家里的低气压凝成了冰。妈妈在厨房把锅碗瓢盆弄得乒乓作响,

爸爸对着手机屏幕眉头拧成死结。“林老师今天又提什么画展了?

”妈妈的声音带着未消的余怒,从厨房冲出来,“你整天画那些灰扑扑的东西,有什么用?

能当饭吃?”爸爸从手机里抬起头,不耐烦地接口:“有空搞这些没用的,不如多做几道题!

看看你上次的数学……”又是这样。我的画,在他们嘴里,

永远只是“没用”、“灰扑扑”的东西。喉咙里堵得难受,我猛地站起来,

椅子腿在瓷砖上刮出刺耳的尖叫。我冲回房间,把自己摔在床上,

用枕头死死压住发烫的眼睛。为什么他们只看得见分数?为什么我的画,

在他们眼里一文不值?眼泪无声地浸湿了枕套,留下冰凉的湿痕。几天后,

我忘了把画本藏好,就摊在书桌上。爸爸进来拿充电器,脚步顿住了。

他看到了那幅画——纸的正中,是两张扭曲、模糊的面孔,

张大的嘴巴里仿佛能听到刺耳的争吵,四周墙壁上布满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裂痕,

像一张巨大的、绝望的蛛网。爸爸就那么站着,像被钉在了原地。房间里静得可怕,

只听见他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过了很久,久到我以为时间都凝固了,他才慢慢伸出手,

手指有些抖,轻轻拂过画纸上那些狰狞的裂痕。他喉结滚动了一下,

终于发出一点干涩的声音:“……这是……我和你妈妈?”他没有看我,

声音低得像在问自己。那天夜里很晚了,我起来喝水,经过爸妈虚掩的房门,

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说话声,不再是争吵,更像一种疲惫的、掏空了一切的交流。

“……那画,”是爸爸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孩子眼里……我们就那样?

”接着是长久的沉默。然后,我听到爸爸说:“……以后……每天一起吃晚饭吧,

都放下手机……别吵了,行吗?”妈妈没有立刻回答,过了好一会儿,

才传来一声极轻的、带着浓重鼻音的“嗯”。第二天晚饭,气氛有些僵,像绷紧的弦。

餐桌上摆着饭菜,爸妈都坐在那里,没有手机,没有报纸。沉默在盘子上方悬着。

我埋头数着碗里的米粒。“小宇,”爸爸突然开口,声音有点不自然,

“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我愣了一下,抬起头。妈妈也看了过来,

眼神里带着点小心翼翼的期待。我喉咙发紧,小声说:“……体育课,跑了四百米。”“哦?

累不累?”妈妈接口问,声音努力放得柔和。“……还行。”我扒了口饭。

“林老师今天又跟我夸你了,”爸爸笨拙地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我碗里,动作有些僵硬,

“说你……那个线条感好。”他顿了顿,像是在搜索合适的词,“有天赋。

”碗里的青菜堆成了小山,那声“有天赋”像一颗小小的火星,落在我冰凉的心里,

微弱地闪了一下。虽然那顿饭吃得依旧沉默居多,但空气里那种令人窒息的尖锐,

似乎真的被笨拙的话语一点点磨钝了。那天夜里,我翻开画本,在灰暗的房屋一角,迟疑着,

用橡皮擦掉了一小片浓重的阴影,露出一块小小的、留白的天空。周末,阳光难得很好。

爸爸居然提议:“去……去公园转转?”他像是在征求妈妈的意见,又像在对我说。

妈妈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公园里绿意盎然,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

我习惯性地带了画本,坐在长椅上,对着远处嬉闹的孩子和粼粼的湖面,

却迟迟不知如何下笔。阳光晒在手臂上,暖洋洋的。“小宇,”妈妈坐到我旁边,声音很轻,

带着点试探的温柔,“你画里的阳光……颜色可以再暖一点吗?像……像现在这样,

照在身上很舒服的感觉。”我有些惊讶地看着她。

她指了指我调色盘里一块几乎没动过的橘黄。我犹豫着,蘸了一点,在画纸一角涂开。

那抹橘黄,像一小块融化的蜜糖,笨拙地晕染在灰蓝的湖面上。“嗯,”妈妈看着那抹颜色,

嘴角弯起一个很淡却很真实的弧度,“这样……很温柔。”爸爸没说话,

只是默默地从他的背包里,拿出了一盒全新的、包装完好的彩色马克笔,

轻轻放在我旁边的画本上。崭新的笔身,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我拿起一支,拔开笔帽,

浓郁的蓝色颜料气息扑面而来。我把它小心地涂在湖水的倒影上,

那蓝色瞬间饱满、生动起来,仿佛真的能映照出头顶那片晴朗的天空。笔尖流淌的颜料,

似乎也带着阳光的温度。家里的空气一天天变得不一样了。争吵像退潮一样,渐渐远去。

晚饭的餐桌不再是无声的战场。爸爸会问妈妈工作上的事,妈妈会聊起小区里的见闻。

虽然有时还会冷场,但那些小心翼翼递过来的话,像小小的火苗,烘烤着这个曾经冰冷的家。

我开始愿意在饭桌上说起学校的事,哪怕只是“今天食堂的红烧肉有点咸”这样的废话。

爸妈会听着,偶尔应和几句,爸爸紧锁的眉头似乎也舒展了一些。我的画本也悄悄变了模样。

灰暗的城堡慢慢瓦解,裂痕被暖色的线条填补、覆盖。

铅灰的天空被大片大片的蓝和柔和的云朵取代。纸上出现了敞开的窗户,

窗台上甚至画上了一盆小小的、顶着红花的植物。有一页的最中间,

我画了三个手拉手的简笔小人,站在一片明亮的草地上,太阳在他们头顶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画完最后一笔,我犹豫了很久,才把画本摊开,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心怦怦直跳,

像揣了只不安分的小鸟。晚上,爸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的目光扫过茶几,

落在那幅画上。他拿起画本,看了很久,手指在那三个手拉手的小人上摩挲着。

妈妈也凑过去看。没有人说话。过了一会儿,爸爸抬起头,灯光落在他眼里,

竟有些湿润的水光。他看着我,嘴角动了动,像是想笑,又有点哽咽,最终只是伸出手,

在我头上很轻、很轻地揉了一下。那个动作,笨拙又温柔,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暖意,

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原来,有些话,不需要声音。“爱心画展”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林老师又一次鼓励我:“小宇,把那份‘温暖’画出来,让大家看看你心里的光。

”我心里挣扎得像暴风雨中的小船。我能画什么?

画那个曾经布满裂痕、如今正笨拙地学着透光的家吗?画那些笨拙的晚餐对话?

画爸爸放在我手边的新画笔?画妈妈指尖点过的那抹温暖的橘黄?

它们真的够得上“温暖”吗?会不会在别人眼里,依旧只是可笑的涂鸦?“小宇,

”妈妈坐到我床边,声音很轻,“还在想画展的事?”我点点头,把脸埋进被子里。

妈妈的手轻轻放在我背上,像一片温暖的羽毛。“别怕,”她说,

“你的画本老师给我看过一些……里面,有我们的家,对不对?”我身体一僵。

她接着说:“那些画,从灰蒙蒙的,到后来有了颜色,有了窗户,

有了阳光……还有我们三个……”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那就是最珍贵的温暖啊,孩子。真实的东西,最有力量。”她的话,像一把钥匙,

轻轻旋开了我心中紧闭的锁。原来,那些笨拙的、正在努力生长的东西,就是温暖本身。

画展那天,学校礼堂被布置得五彩缤纷,挂满了孩子们的画。我的那幅画,挂在角落的墙上。

画面中央是一张铺着米黄色桌布的餐桌,上面摆着简单的饭菜和三个冒着热气的杯子。

爸爸和妈妈坐在桌子的两边,他们的轮廓不再模糊扭曲,脸上带着温和的神情,

目光看向画外。桌旁的小男孩低头认真画画,嘴角微微上扬。窗外,

是明亮的阳光和葱郁的绿树。我给它取名叫《晚餐》。我紧张地站在自己的画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