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秒零三!”
随着魔方“砰”地一声被按在计时器上,李明迫不及待地看向屏幕显示的数字。只看了一眼,他就像个被戳破的气球,整个人瘫在了桌子上,发出一声长长的哀叹:“啊——怎么又是三十多秒!”
这已经不知道是今天第几次卡在三十秒这个门槛外面了。那个能冲进三十秒以内的世界,明明感觉近在眼前,却像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又厚又结实的墙壁,无论他怎么使劲,就是撞不破。
书桌上的小闹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声音显得特别响亮,好像在嘲笑他的失败。李明烦躁地抓起那个三阶魔方,它原本整齐的六色面现在变得乱七八糟,红一块、绿一块、黄一块的,看得他心头更是一团乱麻。
他记得自己刚开始学魔方的时候,进步可快了!从最开始的两分钟,到一分钟,再到五十秒、四十秒……每一次突破都让他兴奋得又蹦又跳,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天才。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速度就慢了下来,最后彻底停在了三十秒到三十五秒之间,怎么也上不去了。
“我就不信了!”李明猛地坐直身体,深吸一口气,再次拿起魔方。他的手指像上了发条一样,开始飞快地转动起来。“咔哒咔哒咔哒……”魔方在他手里发出急促的声响。十字(Cross)完成得还不错,他心里稍微一松。但到了拼前两层(F2L)的时候,他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眼睛焦急地寻找着需要配对的色块,手指有时会犹豫,甚至转错方向,不得不倒回去重来。他心里越急,手指就越乱,脑子里像塞了一团毛线,根本没法去想下一步该怎么办。
“三十四秒八一!”又一次尝试,成绩甚至比刚才还差。
李明气得把魔方往桌上一扔,魔方在桌面上滚了好几圈才停下来,那混乱的颜色仿佛在对他做鬼脸。他感到脸颊发烫,胸口堵着一股无名火,恨不得把这个小方块给拆了!
“怎么了,明明?听着声音不太对劲啊。”妈妈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她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走了进来,关切地看着他,“练了这么久,休息一下,吃点儿水果。”
“妈妈,我练不会了!”李明的声音带着委屈和沮丧,“我怎么都快不了!是不是我太笨了?”
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你怎么会笨呢?可能是方法需要调整一下。别忘了,下午你约了王教练哦,他肯定有办法。”
对哦!王教练!李明心里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王教练是市里有名的魔方高手,也是他非常崇拜的老师。每次遇到难题,王教练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下午,李明带着他的魔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王教练的工作室。
“教练,教练!我卡在三十秒了!怎么都过不去!”一见到王教练,李明就像看到了救星,连珠炮似的诉苦。
王教练是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看起来斯斯文文,但一拿起魔方,眼神就变得格外锐利。他笑了笑,示意李明坐下:“别急,别急,让我先看看你是怎么还原的。”
李明深吸一口气,在王教练面前又还原了一次。这次他特别紧张,手都有些发抖,结果花了三十三秒。
王教练看着他把魔方放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明,你的手法很熟练,基础公式也记得很牢。但是,”他话锋一转,拿起那个被还原的魔方,“你的问题在于,你还在用‘野路子’。”
“野路子?”李明不解地眨眨眼。
“对。”王教练拿起自己的魔方,一边慢动作演示,一边解释,“你看,你还原的时候,是不是只盯着当前正在拼的这一块?拼完这一块,才急忙忙地去找下一块在哪里?”
李明用力点头:“是啊!不然怎么看?”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王教练温和地说,“像你这样‘走一步看一步’,中间就会有很多停顿和寻找的时间。高手还原,看起来流畅得像流水一样,是因为他们做到了‘预判(LookAhead)’。”
“预判?”这个词对李明来说有点新鲜。
“就是在完成当前步骤的时候,眼睛和脑子已经提前在寻找和思考下一步,甚至下下步该怎么做了。”王教练用手比划着,“就像下棋,不能等对方走完了你再想,要提前算好几步。魔方也是,你在做F2L的时候,眼睛就要开始扫瞄顶层,为接下来的OLL(顶层定向)做准备了。这样,当前一步做完,手指就能毫不停顿地开始下一步。”
李明好像有点明白了,但又觉得这好难,脑子能转得那么快吗?
王教练接着又说:“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你没有真正理解魔方还原的‘阶段分解’。”
他打开电脑,调出一个清晰的魔方还原步骤图:“你看,标准的CFOP还原法,把它分成了四个清晰的阶段。”他指着屏幕:
“第一步,Cross(底层十字):以白色为中心(假设),快速拼出底层的十字形,并且要和侧面的中心块颜色对齐。”
“第二步,F2L(前两层):同时完成底层四个角和中间层棱块的归位。这是步骤最多,最需要预判和技巧的部分。”
“第三步,OLL(顶层朝向):让顶层所有块的颜色都朝上,也就是先不管位置对不对,先把顶面颜色统一。”
“第四步,PLL(顶层位置):调整顶层块的位置,最终完成整个魔方的还原。”
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四个方块,李明忽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原来魔方还原不是一团乱麻,而是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分成一层一层、有条有理地来完成!
“魔方还原,其实就是一个逻辑问题。”王教练看着李明发亮的眼睛,笑着说,“这就像我们数学课上遇到的难题,看起来复杂,但只要你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一个一个地去解决,就变得简单了。‘分解问题,逐个击破’,这就是数学里非常重要的逻辑思想。”
李明用力地点着头。他想起数学课上学过的应用题,老师也是教他们先读懂题目,再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一步一步地列式计算。原来魔方和数学是相通的!
“来,我们再让你更清楚地‘看见’你的问题。”王教练打开了一个专业的魔方训练软件,“这是帮助我们分析数据的‘法宝’。”
王教练让李明再次还原了几次,并把每次的成绩和各个阶段的用时输入了软件。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彩色的柱状图。每个柱子代表一次还原的总时间,而每个总时间的柱子,又被分成了四种不同的颜色,分别对应Cross、F2L、OLL、PLL四个阶段。
“你看,”王教练指着图表,“你的总时间波动很大,有时候三十秒,有时候三十五秒。但更重要的是,你看代表F2L的这部分橘色,它在你每次还原中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大,而且它自身波动也最大。这说明,你的F2L阶段不仅速度慢,而且非常不稳定,时好时坏。这里,就是你目前最大的‘瓶颈’!”
数据图表像一面清晰的镜子,把李明之前那种“感觉我慢了,但不知道哪里慢”的模糊困扰,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见”了自己的问题所在!那根突出的、不稳定的橘色柱子,仿佛在大声告诉他:你的F2L需要下大功夫!
“我明白了,教练!”李明的眼睛里重新闪烁起充满斗志的光芒,“我以前就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乱转,只知道拼命快,却不知道力气该往哪里使。原来,要先学会‘预判’,让动作连贯起来;还要把大问题拆成小问题,把魔方还原分成四个阶段来理解和练习;最后,要用数据来帮我找到最需要练习的地方!”
王教练欣慰地笑了:“总结得非常棒!记住,科学的方法,比盲目的苦练重要得多。从今天起,我们先别追求整体速度了。放慢节奏,重点练习F2L的预判,让你的手指和眼睛、大脑配合得更默契。”
离开王教练的工作室时,夕阳的余晖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李明手里紧紧攥着那个小小的魔方,心里却感觉无比亮堂和踏实。那层困住他很久的、名为“三十秒”的墙壁,虽然还没有被撞破,但他仿佛已经看到墙上被凿开了一道缝隙,一道名为“方法”的光正从缝隙里透进来。
他知道,只要沿着这道光指明的方向走下去,坚持不懈地练习“预判”和“阶段分解”,学会利用“数据”这个好帮手,他一定能冲破阻碍,进入那个更快的、充满挑战和乐趣的新世界。
他的魔方征程,从今天起,才真正迈入了科学训练的大门。旋转的梦想,因为知识的注入,而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