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并购律师宋文涛的办公室,弥漫着旧书卷和昂贵雪茄混合的气息。他年约五十,鬓角微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如鹰,指尖正缓缓划过平板电脑上那份复杂的股权穿透图。
林见溪坐在他对面,脊背挺直,如同绷紧的弓弦,将“启明投资”到聿诚SPV的链条,以及沈聿修那封邮件的内容,冷静清晰地复述了一遍。
“林总,”宋文涛放下平板,声音低沉而带着洞悉世事的沉稳,“沈聿修这一手,是老牌资本猎食者惯用的‘债务陷阱’。手法不算新鲜,但时机掐得极毒。”
“合法性上,表面程序通常无懈可击——债务转移、SPV嵌套,每一步都在灰色地带的边缘精心设计过。硬碰硬打官司,旷日持久,且结果难料。他吃准了你现在耗不起时间。”
林见溪的心沉了沉,但眼神依旧锐利:“难道就束手无策?”
“当然不是。”宋文涛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程序合法,不代表背后没有猫腻。‘启明投资’当年承接你抵押时的资质评估是否合规?债务转移过程中,是否有未充分告知你的关键信息?SPV的最终受益人穿透是否完全真实?聿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纯粹的财务投资,还是早有预谋的布局?这些都是可以深挖的点。”
“只要找到一处够硬的程序瑕疵,或者能证明存在欺诈性转移,就能动摇他这份股权的根基,甚至可能触发回购条款。”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但这需要时间,需要顶尖的财务侦探深入那些离岸账户的迷雾。沈聿修敢亮牌,说明他有把握我们短时间内找不到破绽。所以,当下破局的关键,不在硬撼股权,而在——时间。”
“时间?”林见溪蹙眉。
“对!”宋文涛斩钉截铁,“你需要一场决定性的胜利,一场能让你筹码倍增、让沈聿修暂时不敢轻举妄动的胜利!智慧养老示范项目招标,就是你的‘淮海战役’!”
“只要拿下它,**背书、巨大用户入口、社会影响力、乃至后续的B轮估值,都将成为你谈判桌上最硬的筹码!届时,无论是寻求外部资本溢价回购这部分股权,还是以此为砝码逼沈聿修坐到谈判桌前重新厘清关系,都大有可为!”
他停顿了一两秒,道:“反之,若招标失利,沈聿修必将趁你病要你命,股权枷锁会瞬间收紧,将你彻底锁死在他想要的轨道上。”
宋文涛的分析,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眼前迷雾重重的棋局。林见溪豁然开朗!股权是悬顶之剑,但招标是扭转乾坤的杠杆!她必须集中所有火力,先赢下这一城!
“我明白了,宋律师。股权调查的事,请您立刻启动,需要任何资源,溪语全力配合!招标这边,”她站起身,眼中燃烧着破釜沉舟的火焰,“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它!”
离开律所,林见溪立刻拨通了霍华德的电话。长青资本的过桥贷款如同及时雨,虽然利率高昂,但成功稳住了供应商的逼款,暂时解了燃眉之急。
王小雨也带来了好消息:在长青的引荐下,一家专注于社会影响力投资、背景深厚的“基石资本”对“安心驿站”的模式产生了浓厚兴趣,愿意进行初步接触。
林见溪将招标方案的最后打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她取消了所有非必要会议,亲自坐镇专项组。白板上,“差异化”、“极致”、“不可复制”几个词被重重圈起。
她将江临川提供的学术报告精髓——关于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的“信任构建机制”与“社会价值量化评估模型”——深度融入方案,使“安心驿站”的模式不仅停留在商业层面,更具备了政策落地的理论支撑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高度。
“我们的对手是‘大而全’的资本巨兽,”林见溪在专项组会议上,声音铿锵有力,“那我们就做一把刺穿铠甲的‘绣花针’!聚焦三个核心示范社区,把‘安心驿站’的‘安’和‘心’做到极致!”
“每一个服务触点,都要让评委看到温度;每一个技术应用,都要服务于这份温度;‘社区合伙人’计划,不是噱头,是激活社区内生力量的引擎!我们要让评委相信,我们不是在打造一个冷冰冰的‘项目’,而是在培育一种可持续、可复制、有生命力的社区服务新生态!”
团队在她的带领下,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无数个通宵达旦,方案细节被反复推敲、优化。
林见溪亲自操刀核心的讲标PPT和演示脚本,力求在有限的汇报时间内,以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将“安心驿站”的灵魂和价值传递出去。
招标评审会当日,会场气氛肃穆而凝重。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旁,坐着来自**部门、学术界、行业协会的重量级评委。
对面,“银发联盟”的代表团阵容豪华,周锐作为聿诚代表稳坐其中,气场强大。宏达资本的代表眼神倨傲,志在必得。
抽签结果,“银发联盟”率先登场。他们的方案果然如同预料般庞大恢弘:依托“智邻科技”的硬件入口和宏达的数据能力,构建覆盖全市的“智慧养老云平台”,宣称能实现从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生活服务到精神慰藉的“一站式”解决。
技术堆砌令人眼花缭乱,资本保障的数字更是天文级别。汇报人语气激昂,描绘着一个由数据和效率驱动的“完美”养老未来。
评委们频频点头,但林见溪敏锐地捕捉到,几位来自基层社区和老龄协会的评委,眉头微蹙,眼神中透着一丝疑虑——如此庞大的系统,如何真正落地到每一个社区?那些不会用智能设备的老人怎么办?冷冰冰的机器能替代人情的温暖吗?
轮到“安心驿站”上场。林见溪深吸一口气,缓步走向讲台。她没有穿刻板的职业套装,而是一身简洁素雅的米白色西装,气质沉静,眼神清澈而坚定。
巨大的投影屏亮起,没有炫目的特效,开场画面是一张抓拍于南湖社区驿站的温暖瞬间:志愿者小玲半蹲着,握着李奶奶布满皱纹的手,两人头挨着头,共同看着平板电脑上的内容,笑容自然真挚。画面下方,一行朴素的文字:“科技有界,安心无垠。”
“各位评委,”林见溪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奇异的穿透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我们带来的,不是无所不能的‘云’,而是扎根社区的‘驿站’。不是冰冷的效率至上,而是有温度的科技赋能。”她开宗明义,将“安心驿站”的核心理念清晰托出。
紧接着,她没有堆砌数据和技术名词,而是以三个核心示范社区为蓝本,用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串联起整个方案:
故事一:张大爷的“骄傲时刻”。
画面切换到张大爷在南湖驿站,第一次独立使用经过AI语音优化、图标放大的系统成功预约医院挂号的场景。老人兴奋地举着预约单,像个孩子般向邻居“显摆”。
林见溪同步展示了后台数据:该功能上线后,老年用户线上自助预约率提升45%,错误率下降70%。“技术赋能的本质,是降低门槛,提升尊严。”
故事二:李奶奶的“信任密码”。
镜头聚焦李奶奶布满皱纹的手,因紧张而微微颤抖地输入密码。画面一转,是驿站志愿者小王耐心引导她使用“一键转人工”和“安全确认”功能。
林见溪引出“用户数据足迹查询”功能演示和第三方安全审计报告摘要。“安全不是冰冷的承诺,是看得见、摸得着、可掌控的‘透明’与‘选择’。”
故事三:“社区合伙人”王姨的“小宇宙”。
镜头跟随南湖便利店老板娘王姨(“社区合伙人”试点对象)的一天:清晨,她熟练地用驿站系统帮几位老人查询养老金到账;上午,她组织社区老人学习新版大图标操作;下午,她调解了一起因智能电视操作引发的邻里小矛盾。
林见溪展示了“合伙人”的赋能培训体系、激励机制和初步成效数据。“真正的可持续性,在于激活社区自身的‘内生力量’,让服务者成为受益者,让受益者成为参与者。”
三个故事,如同三颗温润的珍珠,将技术(AI语音优化、安全机制)、模式(驿站实体+线上赋能)、创新(社区合伙人)有机串联,完美诠释了“温度科技”的理念。
每一个痛点,都用真实场景呈现;每一个解决方案,都落脚于提升老人的“安全感”、“尊严感”和“参与感”。
在方案最后,林见溪展示了江临川团队提供的《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信任构建机制与社会价值评估报告》核心结论,以及精心构建的“可复制性模型”。她掷地有声地总结:
“‘安心驿站’的愿景,不是用冰冷的效率覆盖一切,而是用有温度的技术,守护每一个被时代列车暂时遗忘的角落,让科技的进步,真正服务于人的幸福与尊严。”
“我们坚信,扎根社区的温度,是智慧养老最坚实的基础;激活民间的力量,是可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引擎。这份方案,不仅是一份标书,更是我们对‘老有所安’的承诺与实践!”
汇报结束,会场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雷鸣般的掌声骤然响起!几位基层社区评委的眼角甚至泛起了泪光。
周锐的脸色第一次变得极其难看,宏达代表更是面沉如水。评委席上交头接耳,气氛热烈。
答辩环节,“银发联盟”的代表试图用“技术先进性”、“资本实力”、“覆盖规模”等指标进行碾压性质疑。林见溪从容应对,一一化解:
“技术先进,不等于用户友好。我们的‘AI语音优化’针对老年用户进行了深度定制,其实际使用率和满意度数据,已在方案中清晰呈现,远超通用型语音助手。”
“资本实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资本投入的方向和效率。我们聚焦核心场景,单位用户服务成本远低于追求‘大而全’的泛化覆盖,资金使用效率更高,社会效益更显著。”
“覆盖规模可以扩张,但服务温度难以复制。‘社区合伙人’模式所构建的本地化信任网络和情感联结,是我们难以被超越的核心壁垒。规模化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成功模式的有机生长!”
她的回答有理有据,数据翔实,更始终紧扣“温度”、“信任”、“社区内生力”的核心价值,与“银发联盟”冰冷庞大的方案形成了鲜明对比。
评审结果需要一周后公布。走出会场,林见溪感到一种虚脱般的疲惫,但心底深处,却有一股炽热的岩浆在奔涌。无论结果如何,她已倾尽全力,打出了溪语的风骨!
刚回到公司,王小雨脸色凝重地迎上来:“见溪姐,沈总那边……周锐刚来过电话,说沈总请您务必今晚去‘云顶会所’一趟,有‘要事’相商。”她顿了顿,压低声音,“语气……很强硬。”
林见溪眼神一凝。沈聿修……终于要亲自下场了。招标评审的现场表现,显然**到了他。今晚的会面,是战是和?是最后通牒,还是新的陷阱?
“回复周锐,我会准时到。”林见溪的声音平静无波,只有紧握的指节微微泛白。风暴,还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