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了印的父爱

烙了印的父爱

主角:宋鸢宋晔宋梧
作者:幸福小叮当

烙了印的父爱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0-28
全文阅读>>

有种爱,深沉、但不外露,等你发现的时候已经由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让众人仰望,

等你回过头去看时,发现原来它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小时候感觉是束缚、是障碍、更是自己每天需要却又不得不翻越的栅栏,

然而长大后回过神来会发现它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助我们迎难而上的扶梯,

是我们跌倒时扑在上面的基垫,是我们奔跑时的护力,

更是我们不断前进路上的后盾……2007年夏……“哎…过几天我去县城看看,

鸢鸢的这个成绩不知道能去个咋样的学校,实在不行就补习一年,总要去个差不多的高中呢,

学习氛围不一样,老师也管得严,

考上大学的概率会大点……”鸢父赤着脚盘放在地里的田沟里,

吧嗒吧嗒地抽着自制的烟叶卷,吐出一片片的灰沉云雾,

烟雾随着微风吹散在鸢父头顶上的空中,鸢母垂头沉默的坐在干裂的土地上,

手里时不时抓着篮子里的化肥。老黄牛一哒一哒甩动着尾巴,

苍蝇时不时趴在老黄牛眼睛和鼻孔上,发出嗡嗡地声音,老黄牛不耐烦的摇摆着脑袋,

试图赶走这些侵入者。“嗯,去…去看看也好,鸢鸢平时也挺努力的”鸢母回道。第二天,

鸢父凌晨6:00左右起床,赶着早班班车去了县城。“咦?老宋你今天怎么上县里了,来!

去我家坐坐。”,鸢父刚到县城二中附近的巷子口,就碰上了儿时的高中同学。“咦,

这不是老宋吗?都好久不见你了,你在这干啥呢,走!去家里坐坐。”“娃今年中考,

不知道考的咋样,上来看看,都是一帮不省心的,平时不好好学,中考结束就着急了”,

鸢父略带无奈的轻叹道,“已经到这了,我先过去看看成绩,完了就去你那,都好久没见了,

变化挺大的呀”,“嗯,还好!还是我和你一起去吧,刚好家离得也近,要不还得过来接你。

”耿秋说着就和鸢父一起往县二中走去。

两人来到成绩榜(考上二中的学生都是按照成绩张贴榜次的,对于没有考上的学生,

教育局会将成绩下发至各学校供家长查阅)前面,鸢父先从后面开始找,

找了两遍还是看不到宋鸢的名字,鸢父就知道女儿没考上。鸢父看完心情沉重,

但还是打起精神对耿秋说道“走吧老同学,这娃不在榜上面”,“嗯!走吧,

刚好中午了回家吃个便饭,再打听一下啥情况再决定。”耿秋说完就领着鸢父往家走。

耿秋热情的招待鸢父在家吃完饭,“就目前的情况你是准备怎么办,实在不行复读也可以,

别太着急,刚好我有个关系可以的在二中教学,这个时候估计成绩都出来了,

我帮你打听一下,具体成绩多少?看看再有其他消息没。”“嗯嗯,那就麻烦老同学了”,

鸢父这会也调整好了心情。通过沟通得知录取线是481分,而宋鸢的成绩是476分,

未被录取,但同时也获得一个好消息,今年县一中和县二中由于资源少没招够名额,

可能会进行补录,但补录人员需要额外出插班费。这对鸢父来说是极好的消息,

大的女儿学习好也在二中高二就读,他想着二女儿也能够进入二中,这样相互也有个照应。

钱的事情可以再想办法,只要孩子有学上就行。鸢父此时心里松了一口气,

至于钱的问题大不了再借,实在借不上就去贷款或者卖粮食都可以,

总归孩子的学校有着落了,这对于只是高中学历的鸢父来说他已经尽力了,

将孩子扶持到了他能支撑的最大高度,至于未来如何就全靠孩子们自己的造化了。

说起来这也是鸢父的心愿,同样也是他的遗憾,

在鸢父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鸢父的父亲就突然离世了,

这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鸢父兄弟姐妹五个,他是老二,

做什么也轮不到老二,上不爱下不疼的,在鸢父童年时为了能够继续读书,

鸢父每天都要凌晨三四点徒步去学校读书,在那个时代穷苦人家的孩子上学,都要早上上学,

下午地里干活,更何况是鸢父这样即穷苦又没有了主要劳动力的家庭,

那时候可谓为了读书鸢父将各种苦都受了,就这样一直持续到高中,

当时鸢父的母亲也因严重劳作患病,就这样的情况鸢父的读书生涯也就到了尽头,

在高中打拼了三年的鸢父面对家庭及各方面的压力,最后学业还是终止在了高三,

高三结束后鸢父参加了师范学院考试,结果是考上了但也因为没有学费就放弃了,

最后靠着打工支撑着整个家庭。所以对于鸢父来说能够上大学是他儿时的梦,

也成了他现在的遗憾。

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就想着无论如何他都会供养自己的孩子靠读书走出这片山沟,

走出一个和他的生活不一样的路。不负众望,几个孩子在学习上都不错,

大女儿前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二中,这对于鸢父来说已经很欣慰了,

几个子女在学习方面都很用功。唯一发愁的是二女儿及小女儿,二女儿在学习上很用功,

但就是成绩上不去,小女儿聪明归聪明,有几个姐姐和哥哥宠着,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她,

导致小女儿性子较顽劣,在学习上不怎么用功。晚上,回到家里,

鸢父第一时间就将相关情况告诉家里人,宋鸢听后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是她又有些顾虑,

高额学费也不知道是多少怎么负担的起,要不还是再补习吧,

纠结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头绪,但父亲却一再表态,让宋鸢去读高中不要补习,

这段时间鸢父经常早出晚归,到处去借钱。某天,鸢父与宋鸢大伯在聊天时,

宋鸢无意间听到,大伯让鸢父不要折腾了,言语中一直强调农村的姑娘迟早是要出嫁的,

别把钱花在几个丫头身上,受再多的教育也是没用的,还不如留点钱让自己生活的宽裕点,

当时鸢父明确表示,不管男娃还是女娃,

他都一视同仁希望能尽他自己最大的能力将孩子送到学校,

至于考不考得上大学就看他们自己的努力了,至少他也尽力了,

就算到最后没考上也就不存在遗憾了。在开学前一周,

鸢父就让鸢母开始准备宋鸢上学的生活用品。宋鸢也不再纠结,

她下定决心准备去了学校好好学习,绝不辜负父母的苦心。生活就像一匹野马,

在广阔的草原上奔跑就看它的方向在哪,有时肆无忌惮且漫无目地的撒野,

最后也将被拘在圈中的一角。但人是不同的,心之所望便是路的方向,除了不断努力奔跑,

还要学会跌倒了如何爬起来,如何克服心里的障碍,怎样突破障碍,辨识出正确的方向,

继续走向正确的方向,

同时要在奔跑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学会解决困难、学会累了如何调整节奏,

如何在前进的过程中辨别及把控方向。报名这天,鸢父和宋鸢早早的赶着最早班车的时间点,

徒步来到离家五公里的镇上坐车,在路上鸢父叮嘱宋鸢,这次是先面试再报名,

面试主要是观察学生的应变力及品德问题,一般只要表现不是特别差劲都可以通过,当然,

鸢父也相信自己的孩子。接下来就是报名缴费,据了解这次的学费是陆仟捌佰元,

相当于那时鸢父打工两三个月的收入,但为了能够让女儿上高中,

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等孩子入学后,他就又要踏上外出打工的路途,

这几年鸢父一直在外地建筑工地上打工,

在农忙的时候会回来一段时间帮着家里进行春种并在秋季将地里的农作物在秋收时全部收割,

然后又马不停蹄地各地奔波着去打工。鸢母在家忙着操持家里及地里的活,

由于长期的劳作导致全身各种病痛不断,但鸢母还是坚持着。2010年夏……这年,

小女儿宋伊也进入了高中,大女儿宋梧已经是重点大学的一员,二女儿宋鸢的成绩属于中等,

三儿子宋晔也在县一中就读,而鸢母的病痛也愈加严重,

鸢父最终决定在县城租房让鸢母陪读,给三个孩子做饭,

这样既能让鸢母修养身体也能保证孩子们的饮食问题。而他还是辗转外地打工,

这样整个家庭的花费就都靠自己,他也不曾懈怠还是不停的打工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

春去秋来,高三的生活是枯燥的,

但对于寄希望于靠读书走出一条别样路的宋鸢来说是特别的,这一年她莽足了劲,

虽然在智商和理解力上她确实显得平庸了,但为了能够考出理想的成绩,

她每天都坚持深夜十二点后入睡,又在早上凌晨五点就起来,在微暗的台灯下学习。

鸢母将一切看在眼里,只能在饮食上给予支持,鸢母是这个时代地道的北方农村妇女,

没有受过任何学习教育,就连和鸢父的亲事,也是经媒人介绍后结合的,

没有什么超前的见解和认知,

每天只能在和同巷子里的陪读家属聊天时获得一些可供参考的事,

在了解后她每天游走在菜市场和垃圾收购站之间,

凭着自己微薄的肩膀凭着捡垃圾挣点买菜钱,每天早上和傍晚赶去菜市场去争抢一些特价菜,

以此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在这个家庭中每个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努力、在奋斗、在不断的前进,

都希望自己能够为这个庞大的家庭献出一份力。这年夏天,宋鸢如愿考入了理工大学,

虽然是普通本科,但在这个高考竞争极大的时期,能进入大学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更可喜的还有她和姐姐在同一城市,姐妹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

每月生活费也都是按照一个人的标准用的,

都是通过地方助学政策申请的贫困学生助学补助金(毕业后开始计算利息并逐年偿还本金),

在节假日期间她们也会或多或少干点**,

虽然收入不多但可以省下来一些用来补贴弟妹的生活支出。就这样过去了三年,

宋鸢和姐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姐姐进入了地方省直特种设备研究所,

她则考上了地方公务员,弟弟也快大学毕业了,小妹最后考上了师范学院。

这对于鸢父和鸢母来说也挺自豪的,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鸢母也在一年前做了子宫切除手术,该病主要是长期劳累导致的卵巢囊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