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透出股淡淡的酒精味,混杂着旧木头的霉味,和之前音乐教室、女厕所的气味都不同,带着点刺鼻的凉意。
李燃推开门时,门轴没发出“吱呀”声,安静得有些反常,手电筒的光柱扫进去,最先看到的是靠门的实验台。
上面摆着十几个玻璃试剂瓶,瓶身蒙着薄灰,标签上的字迹模糊,只能看清“盐酸”“氢氧化钠”等几个常见的化学名词。
“看来第四个‘不可思议’就在这里了。”
李燃举着手电往里走,实验台之间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他小心地避开地上的废弃试管,“陈默,你的角色卡提示‘化学实验室的试剂’,该你发挥了。”
陈默跟在后面,目光扫过实验台,注意到中间那张实验台上,试剂瓶被刻意摆成了圆形,中间放着一个空的烧杯,烧杯旁边压着一张折叠的纸条。
和前三个谜题的线索纸条一样,只是这次的纸条边缘有点卷,像是被人捏过。
“先看看线索。”陈默走过去,小心地拿起纸条,展开后念出声:
“‘化学实验室的变色之谜’:台面上的试剂按顺序混合,会出现‘红→蓝→绿’的变色反应,这是‘不可思议’的表象,但真正的谜底藏在反应后的液体里——这是第四个‘不可思议’的提示。”
“变色反应?”李燃凑过来看纸条,“就是初中化学课学的酸碱指示剂吧?酚酞遇碱变红,遇酸变无色那种。”
陈默点点头,拿起旁边一个标签模糊的试剂瓶,对着光看了看:“应该是,不过店家可能加了特殊配方,让变色顺序更复杂,营造‘不可思议’的效果。
晓雅,你帮我拿一下烧杯,咱们按顺序混合试试。”
赵晓雅刚伸手去拿烧杯,指尖突然顿了一下。
烧杯壁上好像沾着点什么,她凑近看了看,是几缕极细的黑色纤维,像是头发丝,还带着点潮湿的黏腻感。
“这烧杯……好像没洗干净。”
她小声说,从口袋里掏出手帕,仔细擦了擦烧杯壁,把纤维擦掉了。
“估计是道具没清理干净,”李燃不以为意,“店家每天接待玩家,哪有时间每次都彻底清洗道具,凑合用吧。”
陈默也没多想,按纸条提示的顺序,依次往烧杯里倒入三种试剂。
第一种试剂是透明的,倒入烧杯后没变化;
第二种试剂呈淡黄色,倒进去后,液体瞬间变成了鲜红色,像稀释的血液,赵晓雅看得下意识皱了皱眉;
第三种试剂是淡蓝色,刚倒进去,液体就从鲜红色变成了深蓝色,和线索纸条上写的“红→蓝”一致。
“接下来该变绿了吧?”李燃盯着烧杯,眼里满是期待。
可等了一分钟,液体还是深蓝色,没有任何变化。
陈默皱了皱眉,又往里面加了点第三种试剂,液体依旧是深蓝色,甚至比刚才更深,像墨汁一样。
“奇怪,怎么不变绿?”他拿起纸条再看了一遍,“没看错啊,按顺序混合应该是红→蓝→绿。”
“是不是试剂加少了?”李燃提议,“再加点第三种试剂试试,说不定量不够。”
陈默又加了半瓶第三种试剂,液体终于有了变化。
但不是变成绿色,而是慢慢变成了黑色,像掺了煤渣的水,还开始冒着细小的气泡,发出“滋滋”的轻响,和之前正常的化学反应声音完全不同。
赵晓雅吓得往后退了一步:“这……这正常吗?会不会有危险?”
“应该是正常的,”陈默赶紧安慰,心里却也有点发虚,“可能店家加了特殊成分,需要更多试剂才能触发最后一步变色,或者……黑色就是‘隐藏色’,提示我们其他线索。”
他盯着黑色液体看了看,突然发现液体表面好像浮着点什么,用玻璃棒轻轻拨开,是一张极小的纸片,藏在液体底部,上面写着“生物实验室,标本柜”。
“看来这才是线索!”
李燃眼睛一亮,把纸片拿出来擦干,“‘变色之谜’的谜底就是找到这张纸片,指向第五个谜题的地点——生物实验室!刚才不变绿是店家故意设计的‘小意外’,增加难度,不然太容易解开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理,赵晓雅悬着的心又放下了,她看着黑色液体,还是有点不舒服:“那这液体怎么办?就放在这吗?”
“别碰就行,店家会处理。”
陈默把纸片交给李燃保管,“走吧,去生物实验室,看看第五个‘不可思议’是什么。”
离开化学实验室时,赵晓雅特意回头看了一眼。
那张实验台上的黑色液体,好像比刚才更黑了,气泡也冒得更频繁,还隐约有股焦糊味飘过来。
她赶紧收回目光,快步跟上前面的两人,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是特殊试剂的正常反应,别多想。”
生物实验室在教学楼的二楼,和化学实验室隔着两个教室。
走廊里的光线好像比刚才更暗了,手电筒的光柱范围也变小了,李燃拍了拍手电筒:“估计是电池快没电了,还好咱们带了充电宝,等会儿找机会充一下。”
陈默点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之前的三张线索纸条:“刚才在化学实验室没注意,现在看看,这几张纸条的字迹好像有点不一样。”
他把纸条摊开,前两张纸条的字迹工整,像是打印的,第四张纸条(化学实验室的)字迹却有点歪,尤其是“变色”两个字,像是写的时候手在抖。
“可能是不同工作人员写的,”李燃扫了一眼,“店家那么忙,总不能每次都让同一个人写线索,正常。”
赵晓雅也凑过来看,突然指着第三张纸条(操场秋千的)的角落:“你们看这里,是不是有个小印记?”
纸条的右下角,有个淡淡的圆形印记,像是水滴干了之后留下的,大小和指甲盖差不多。
“应该是不小心溅到水了,”陈默把纸条叠好放进兜里,“别纠结这些细节了,赶紧去生物实验室,不然手电筒没电了更麻烦。”
走到生物实验室门口,李燃刚要推门,突然听到里面传来“咚”的一声轻响,像是有人碰倒了标本瓶。
他顿了顿,朝陈默和赵晓雅做了个“嘘”的手势,轻轻推开门,手电筒的光柱快速扫过室内。
生物实验室比化学实验室更杂乱,靠墙的架子上摆满了玻璃标本罐,里面泡着各种动物标本,有的罐子已经裂了缝,福尔马林的气味扑面而来,刺鼻得让人想咳嗽。
“有人吗?”李燃轻声问,按道理NPC不会这么早出现,但刚才的声音太清晰了。
没有回应,实验室里只有福尔马林的气味,还有远处不知道哪里传来的“滴答”声。
之前消失的滴水声,居然又出现了,而且好像就是从生物实验室的角落传来的。
“可能是标本罐倒了,”陈默小声说,“刚才咱们来的时候,门是关着的,说不定风从窗户吹进来,碰倒了架子上的罐子。”
李燃点点头,举着手电朝声音的方向走。
角落的架子上,果然有个标本罐倒在地上,里面的福尔马林洒了一地,泡着的青蛙标本滚在旁边,眼睛圆鼓鼓的,在手电筒的光线下显得格外诡异。
“你看,我就说是风碰倒的。”
李燃松了口气,弯腰想去扶标本罐,手指刚碰到罐身,突然觉得不对劲。
罐身是温的,不像长时间放在阴凉处的玻璃罐该有的温度,反而像被人握在手里捂热过。
“怎么了?”陈默注意到他的表情不对。
“没什么,”李燃赶紧收回手,把标本罐扶起来,“可能是手电筒的光烤的,有点热。”
他没说罐身的温度异常,怕赵晓雅害怕。
赵晓雅确实有点怕标本,她不敢看架子上的罐子,眼睛盯着地面,突然发现靠近讲台的地方,有个打开的标本柜。
里面空无一物,只有一张纸条贴在柜门上,上面写着:
“‘生物实验室的移动标本’之谜:夜晚时,架子上的标本会‘自己移动位置’,找到‘移动规律’,就能发现下一个线索——这是第五个‘不可思议’的提示。”
“移动标本?”李燃凑过去看纸条,“难道是标本罐下面有滑轮?或者NPC趁我们不注意偷偷移动?”
陈默走到架子前,仔细检查了一个标本罐的底部。
没有滑轮,罐底是平的,和普通玻璃罐一样。
他又看了看架子的边缘,有几道浅浅的划痕,像是标本罐被拖动时留下的:“可能是架子倾斜,标本罐在重力作用下慢慢移动,店家故意把架子做得有点斜,营造‘自己移动’的效果。”
为了验证这个推测,陈默找了个没倒的标本罐,轻轻推了推。
罐子没动,纹丝不动,像是被粘在了架子上。
他又用力推了推,罐子还是没动,反而发出“咔嗒”的轻响,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
“不对啊,架子是平的,罐子也没粘住,怎么推不动?”陈默皱了皱眉,又试了另一个标本罐,结果一样,推不动,“难道是只有特定的标本罐能移动?”
李燃也来帮忙,试了好几个标本罐,都推不动,最后他有点不耐烦了:
“估计是店家还没调整好机关,或者需要特定的触发方式,比如按顺序碰标本罐。”
他指着纸条上的“移动规律”,“说不定要按标本的种类排序,比如从昆虫到哺乳动物,或者按标本罐的大小排列。”
赵晓雅站在旁边,突然觉得有点冷,不是空调的凉,而是从背后传来的寒意,像是有人站在她身后,对着她的脖子吹气。
她猛地回头,身后空荡荡的,只有敞开的门,走廊里的光线昏暗,什么都没有。
“晓雅,你怎么了?”陈默注意到她的脸色发白。
“没……没什么,”赵晓雅摇摇头,把薄荷糖的糖纸攥得更紧了,“就是有点冷,咱们赶紧找线索吧,找到就离开这里。”
陈默点点头,和李燃一起研究标本罐的排列顺序。
架子上的标本从左到右,依次是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看起来是按“进化顺序”排列的。
李燃按这个顺序,依次碰了每个种类的第一个标本罐,当他碰到哺乳动物标本罐时,架子突然轻微震动了一下,最右边的一个空标本罐慢慢滑了出来,落在地上,露出罐底贴着的一张小纸条。
“找到了!”李燃兴奋地捡起纸条,上面写着“图书馆,旧书架第三层”——这是第六个“不可思议”的地点。
“果然是按顺序触发!”李燃得意地说,“我就说嘛,店家的机关再复杂,也逃不过咱们的分析!”
陈默却没那么轻松,他刚才清楚地看到,那个空标本罐滑动时,不是“慢慢滑出来”,而是像被人用手推了一下,速度很快,而且滑动的轨迹是直线,完全不符合“重力倾斜”的规律。
但他没说出来,只是把这个疑问压在心里。
或许是自己看错了,毕竟手电筒的光线有限,容易产生错觉。
离开生物实验室时,赵晓雅又回头看了一眼,角落里的滴水声还在响,福尔马林的气味更浓了。
她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从那些标本罐后面,或者从敞开的窗户外面,那种被注视的感觉,比在女厕所时更强烈。
“手电筒的电不多了,”李燃看了看手电筒的光柱,已经比刚才暗了一半,“咱们先去充会儿电,再去图书馆。”
三人找到一间空教室,陈默把充电宝拿出来,刚插上手电筒,突然听到教室门外传来“沙沙”的声音,像是有人在门外走动,脚步很轻,贴着地面走,发出布料摩擦的“沙沙”声。
“谁在外面?”李燃大声问,握紧了手电筒,心里有点发毛——这次的脚步声,绝对不是工作人员,太轻了,像是没穿鞋,光脚踩在地上。
没有回应,脚步声却停在了门口,像是那个人就站在门外,透过门缝往里看。
教室里一片安静,只有手电筒充电的“滋滋”声,还有三人的呼吸声。
赵晓雅紧紧抓着陈默的胳膊,脸贴在他的肩膀上,不敢看门口。
陈默的手心也出汗了,他慢慢走到门口,透过门缝往外看。
走廊里黑漆漆的,手电筒的光柱照不到那么远,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影子,像是有人站在那里,又像是没有。
“是NPC吗?”陈默小声问,按道理NPC不会在非情节区域出现,而且之前的NPC都没有这么“隐蔽”,连声音都没有。
“可能是店家的‘惊喜环节’,故意在非情节区域制造悬念,增加恐怖感。”李燃强装镇定,朝门外喊了一声,“我们要休息充电,麻烦离远点,谢谢!”
门外的脚步声还是没动,过了一分钟,才慢慢消失,朝着走廊尽头走去,“沙沙”声越来越远,最后听不见了。
教室里的三人松了口气,赵晓雅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刚才……刚才那个人是谁啊?为什么不说话?”
“肯定是NPC,”李燃赶紧解释,“店家怕咱们觉得谜题太简单,特意加了‘随机惊吓环节’,就是为了让咱们紧张,别担心,只要咱们不主动招惹,NPC不会伤害咱们。”
陈默也点点头,虽然心里的疑问更重了,但还是选择相信“剧本设定”:“咱们抓紧时间充电,充十分钟就走,早点去图书馆,解开第六个谜题,争取在手电筒没电前多推进点情节。”
十分钟很快过去,手电筒的电充了一半,勉强能继续用。三人收拾好东西,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走廊里的脚步声已经消失了,只有远处的滴水声还在断断续续。
“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一楼,离这里不远,”李燃回想了一下脑海中记下来的校园地图,“咱们快走吧,争取天黑前解开第六个谜题。”
赵晓雅点点头,却没那么轻松了,刚才的脚步声和被注视的感觉,让她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
她掏出最后一颗薄荷糖,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却再也无法让她平静。
她总觉得,有什么东西不对劲,不是“剧本设定”能解释的,比如生物实验室里温的标本罐,比如门外轻得诡异的脚步声,还有那张沾着水滴印记的纸条……
这些细节像细小的针,扎在她的心里,让她第一次开始怀疑:这真的只是一场剧本杀吗?
但她没说出来,看着前面李燃和陈默的背影,她把这个疑问压了下去。
他们已经解开了五个谜题,只差最后两个,不能在这个时候打退堂鼓,说不定这些“不对劲”,都是店家故意设计的“高级恐怖环节”,等解开所有谜题,就能明白一切了。
三人朝着图书馆的方向走,走廊里的光线越来越暗,手电筒的光柱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随着脚步晃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影子里跟着他们。
赵晓雅紧紧跟在陈默后面,眼睛盯着地面,不敢看两边的教室,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解开第六个谜题,快点结束这场越来越诡异的“游戏”。
她不知道,图书馆里等着他们的第六个“不可思议”,将是压垮他们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那些被他们强行忽略的异常细节,很快就会汇聚成无法解释的恐怖,把他们彻底拖进这场“假戏真做”的噩梦。
而此刻他们手里的线索纸条,正躺在陈默的口袋里,背面的字迹在无人注意的情况下,慢慢变得清晰,写着一行让人心惊的话:“你们……真的以为这是游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