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赶海,我有签到系统带飞全家

流放赶海,我有签到系统带飞全家

主角:霍昭月霍演宁
作者:羽宝羽宝

第6章

更新时间:2025-11-24
全文阅读>>

饥肠辘辘的霍昭月吃了一碗海鲜米粉,打听到钱庄在哪儿,一路走去。

她在钱庄门口站定,心里默念:“签到、签到、签到。”

伴随着“叮!叮!叮!”的系统音响起,系统客服那甜美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恭喜亲亲获得金子二两!】

【恭喜亲亲获得银子三两!】

【恭喜亲亲获得银子一两!】

一共得到了黄金二两和银子四两,加上卖海鲜得到的五两,她现在勉强也算个小富婆了。

但是,霍昭月也敏锐的察觉到了,在同一家店铺签到,得到的东西似乎价值在递减。

她不确定是每次都这样还是随机,可是第三次签到只得到了一两银子,她就有些犹豫要不要继续在这签到了。

想了想,还是决定先去医馆看看。

霍昭月来到医馆前,心里默念:“签到、签到。”

“叮!叮!”

【恭喜亲亲获得消炎止痛药膏两瓶!】

【恭喜亲亲获得老山参两根!】

霍昭月心下大喜,心说来这儿还真来对了。

这不正是她需要的吗?

爹的腿伤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消炎止痛药啊,系统出品想来品质差不了,花钱买的只怕还比不上呢。

老山参用来炖汤,正好给爹和一家子都补一补身体。

不说别的,一两银子肯定买不来一根老山参。

霍昭月精神抖擞,决定雇一辆牛车来个大采购。

能见光的银子有五两,足够今天消费了。

哪怕她多花个一二两采购,谁又能精准算出来呢?

去雇车的路上经过粮铺,霍昭月犹豫了一下,默念了签到。

“叮!”

【恭喜亲亲获得面粉二十斤!】

霍昭月咧开个嘴巴笑了,笑的痴汉一样。

面粉、白面粉啊。

泉州府这片儿的百姓只吃米食,泉州城里应当有卖面粉的店铺,但是在他们这小小的丰临县,粮铺里只卖各种大米和豆子花生等粗粮,并没有面粉。

或许县城里有些大户人家家里会做面点用得着面粉,那也是从泉州城买的。

霍家那是从京城里流放来的啊,在京城的时候哪天不吃面食?

虽然霍老爷子只是户部四品郎官,但却是肥差,霍家大郎在工部也有个六品的官身,家里有祖宗留下来的田庄三百多亩,京城里还有霍老太太昔年陪嫁的两家不大不小的店铺。

霍三郎原本有个举人的功名,准备继续考进士,走仕途。

霍昭月的爹虽然也读书认字,但早早就负责打理田庄和店铺以及家里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跟家里的管家似的。

当然了,话事的还是霍老爷子和霍老太太,银钱和账本是不会留在他手里的,他就是个干活儿的。

可即便如此,霍家日常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的,吃穿上至少不愁。

流放过来之后,最最让一大家子怀念的,就是各种变着花样做的热乎乎的面条、各种馅的包子、饺子、馒头、面点。

今天霍昭月签到得到的这二十斤面粉,可以说真的是相当相当的好东西了!

好系统,好棒棒!

霍昭月神清气爽,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开始了壕无人性的大采购。

木床三张、小凳子六张、四方木桌一张、木桶一对、大小木盆四只,东西太多,加钱请店家送货,让伙计带着量尺,顺便上家里量一量尺寸,订做门窗。

一张方桌便要一百二十文,一张木床要三百文,光家具店里这些东西便花了二两四百多文。

肉痛归肉痛,霍昭月也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因为这是必需品啊。

潮湿多虫的地上,铺了稻草也睡得提心吊胆的。

她果断又买了席子、蚊帐,顺便衣裳各自买了两套。

油盐酱醋碗筷等少不了,柴刀、菜刀也要。

锄头来一把。

还有最要紧的,大米。

海鲜好吃那也不能顿顿吃啊。

大米果断来了五十斤。

一拍脑门,差点忘了水缸这种现代社会早已淘汰、古代家庭必备之物了。

必须得来一口大水缸。

竹筐、篓、竹篮等倒是不贵,也都买了。

最后买了十块米糕,请小贩仔细用宽大的菜叶子包好放进竹篮里,霍昭月便回家了。

雇了一辆牛车,后头还跟着一辆家具店的牛车。

两辆车都满满当当。

满载而归。

她甚至还请了个医馆里的大夫同行。

还缺一口炒菜的铁锅、一口煮饭的锅。

没办法,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五两银子一点儿了。

不能一次搞得太过。

毕竟铁锅还是挺贵的,再买就露馅了。

等爹看了大夫,还得要钱抓药呢。

她大概跟大夫说了说爹的情况,大夫随行的时候带了不少药材,买药的钱可是还没给的。

霍昭月很想低调的进村,但没办法,两辆车满满当当的东西实在太惹眼了。

目标太大,躲不起。

好在,她不是一个人。

她有爹有娘、有十一岁的弟弟,还有个服徭役没回来的十七岁的大哥,加上一个十四岁的她,也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哟,那是谁?霍家那丫头?”

“还真是啊!”

“咋买这么多东西啊。”

“听说昨天分家了,断亲,净身出户呢。”

“那怪不得啦!可是——净身出户哪儿来的钱呀?”

“是啊,稀奇了......”

稀奇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那当然要打听打听啊。

婶娘嫂子大娘们围上来叽叽喳喳的,霍昭月也没瞒着。

小姑娘腼腆一笑,细声细气道:“我运气好,今早在礁石那边捉到了一只这么大的黄油蟹,赶忙进城卖给礼泉酒楼了,加上几只普通青蟹、梭子蟹,掌柜的给了我五两多银子呢,这不,换了这些东西......”

大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啊!”

“这么说运气还真是好啊啧啧!”

“可不,咱村好像还是两年前周家兄弟捉过一次黄油蟹,也没霍家丫头比划的那么大个。”

“运气好!运气好!有句话怎么说来的?天无绝人之路啊。”

“唉,还真是!”

大家哈哈一笑,那点儿羡慕嫉妒也就释然了,甚至还有点同情。

五两银子的确是一笔小小横财,可是想要置办起一个家也不够。

说起来他们家还是可怜......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