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天起,我开始了一项新的工作。
我的本职工作是项目专员,写方案,跟进度。我的“副业”,是季柚言的情绪观察员。
我发现,想从她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读出情绪,比破解世界级的密码还难。她就像一潭深水,表面平静无波,底下到底有没有暗流,谁也不知道。
系统也没有再响起过。那500块钱,像是新手大礼包,发完就没了。
我不甘心。
既然被动等待没用,那就只能主动出击。我得想办法,让她产生情绪波动。
第二天早上,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公司。路过楼下的咖啡店时,我犹豫了一下,走进去,买了一杯最贵的单品手冲。我记得有一次听她助理聊天,说季总监只喝某个特定产区的手冲咖啡。
我把咖啡放在她的办公桌上,还贴了张便条:季总,早上好。
然后我就回到自己的工位,假装工作,实则用眼角的余光偷偷观察。
八点五十五分,季柚言准时出现。她走到办公室门口,推开门,脚步顿了一下。我看到她低头看了一眼桌上的咖啡。
我的心跳开始加速。来吧,来点情绪!惊喜?意外?哪怕是被人揣测心思的恼怒也行啊!
然而,她只是拿起那杯咖啡,看都没看,直接扔进了门边的垃圾桶。
然后,她走进办公室,关上了门。
整个过程,她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我的心,跟着那杯咖啡一起,沉到了谷底。脑子里的系统,依旧安静得像个摆设。
第一次尝试,彻底失败。
我不死心。既然示好不行,那就在工作上**她。
下午,我把她要的数据安全方案赶了出来。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把方案做得尽善尽美,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验,每一个图表都力求清晰。我觉得,这已经是我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了。
这么完美的方案,她总该有点反应吧?比如,欣赏?满意?
我把方案通过内部邮件发给她,然后就坐立不安地等待着。
十分钟后,她办公室的内线电话响了,是打给我的。
“陈舟,进来一下。”
我深吸一口气,走进她的办公室。
她坐在办公桌后,指了指电脑屏幕。“方案我看了。”
“怎么样,季总...?”我期待地问。
“知道了。”她淡淡地吐出三个字,然后就把目光移回了屏幕,开始处理别的工作。
知道了?
就这?
我站在原地,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我熬了一天的心血,在她眼里,就只换来一句轻飘飘的“知道了”?
【检测到目标人物情绪波动:无。】
脑子里甚至连个这样的提示都没有。
我灰溜溜地走出她的办公室,一**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感觉无比挫败。
接下来的几天,我又尝试了各种方法。
我故意在她面前和一个难缠的客户争论,想让她看到我的专业和担当,或许能引起她的“赞许”。结果她从旁边路过,像是没看见一样。
我还试过“反向操作”。有一次,我故意在一个无关紧要的环节上,犯了个小错误,想着能不能激起她的“愤怒”或者“失望”。结果,她只是发了封邮件,指出了我的错误,让我改正,连一句重话都没有。
我的业绩毫无起色。我的“副业”收入,也牢牢地定格在了最初的那500块。
我开始怀疑人生。
别人上班的KPI是业绩,我的KPI是老板的心情指数?这工作也太情绪化了吧!问题是,我的老板,她根本就没有情绪!
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