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的车站,迟来的爱

离别的车站,迟来的爱

主角:沈杳顾寻
作者:井萤

离别的车站,迟来的爱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7-22

1高中毕业照那天,阳光好得像故意。沈杳站在喧闹的人群里,心却跳得异常清晰。

学士帽的穗子被她拨到右边,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0.1秒里,她屏住呼吸,

身体不动声色地往左边靠了半步——左边是顾寻。照片洗出来,她和顾寻之间,

依然隔着一条清晰的、拳头宽的缝隙,像一条她努力了三年也始终没能跨过去的河。

阳光刺眼,她笑得灿烂,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半步的距离,是她青春里最隐秘的冲锋,

却无声地湮灭在快门声中。2顾寻是班长,是球场上的风云人物,是操场上最招眼的那面旗。

是他“最好的哥们儿”:一起值日、一起在早自习前疯狂抄作业、一起因为迟到被罚跑操场。

她替他挡过无数女生的情书,他则总能在她气喘吁吁时,

轻松拧开她怎么也打不开的汽水瓶盖。所有人都说:“你俩干脆在一起得了。

”顾寻总是笑着,手臂自然地揽过沈杳的肩,语气轻松又笃定:“别闹,兔子不吃窝边草。

”沈杳就会把脸深深地埋进冒着气泡的冰凉汽水瓶口,让涌起的泡沫和冰凉的水汽,

掩盖住自己瞬间黯淡下去的眼睛和发烫的脸颊。那句玩笑话,像根细小的刺,

扎在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3高考结束后的散伙饭,空气里弥漫着离愁和放纵的气息。

顾寻带来了他的第N任女朋友。女生依偎在他身边,甚至亲昵地坐在他腿上,

用小叉子给他喂西瓜。顾寻抬头,目光越过人群找到沈杳,

嘴角扬起熟悉的、带着点炫耀的笑容:“沈杳,以后找男朋友,可别低于我这个标准啊!

”周围是善意的哄笑。沈杳也笑,端起面前的啤酒杯,仰头一饮而尽。冰凉的液体直冲喉咙,

冰得她舌头发麻,一路冷到胃里。背包里,那封写了整整四个晚上、字斟句酌的信,

终究没能送出去,沉甸甸地压着她的背。三天后,顾寻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成了空军地勤新兵。他剪了利落的板寸,在新兵连的某个角落,给她发来了第一张**。

照片里的他晒得黝黑,咧着嘴笑,露出一口白牙,背景是军营的铁丝网。“哥们帅不?

”信息紧随其后。沈杳指尖微颤,迅速保存了照片。回复框里删删改改,

最后只发出去一句:“帅,像颗刚出锅的卤蛋。”4之后四年,

他们像两条延伸向不同方向的平行线。顾寻的朋友圈,

底色是永恒的军营蓝:掠过头顶的战机剪影、宽阔无垠的机场跑道、训练时的汗水,

偶尔也会闪过几张不同姑娘模糊的合影或侧影,记录着他短暂休假的片段。

沈杳在南方一所大学读旅游管理。她考导游证,开始带团,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唯独“北京”这条线路,她背得滚瓜烂熟,却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开,

仿佛那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绕行的巨大磁场。直到今年七月,一个临时任务,

她带的团缺人,作为领队,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

飞机轰鸣着降落在首都机场,巨大的落地窗映出北方特有的开阔天空。沈杳深吸一口气,

点开那个沉寂了很久的头像,指尖敲下:“我来北京出差,明天有空吗?”几乎是下一秒,

手机震动:“报到!老地方等你!”5“老地方”是地铁四号线圆明园站B口。第二天,

沈杳穿着干净的白色帆布鞋,拖着小小的行李箱走出站口。七月北京的阳光炙热而直接,

空气里蒸腾着柏油路的气息。远远地,她就看到了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身影。他黑了,

也显得更高更结实了。简单的军绿色T恤,迷彩裤随意地卷到脚踝,

露出一截线条凌厉的踝骨。他站在那里,像一棵挺拔的白杨,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气质。

沈杳下意识地抬起手挥了挥,喉咙却像被这晒化的柏油路黏住了,干涩得发不出一点声音。

顾寻也看到了她,大步流星地冲过来,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灿烂笑容。他一把拎起她的行李箱,

动作自然得像从未分开过:“啧,怎么还是这么轻?没好好吃饭?

”他宽大的手掌不经意地擦过她的手腕,那瞬间的温热像一道微弱的电流,

烫得沈杳心口猛地一缩,下意识地蜷起了手指。6他们从正觉寺入园,

默契地绕开了喧闹的旅行团,专挑那些树荫浓密、人迹罕至的僻静小道。

顾寻一路都在讲连队里的趣事,声音带着北方的爽朗:“我们连长训话特逗,

说谁再半夜说梦话暴露军事机密,就把他空投到卢沟桥喂蚊子去!”沈杳被他逗得前仰后合,

笑声在空旷的遗址间回荡。笑到一半,顾寻突然拉住她的胳膊:“来来,站这儿,

给你拍张照!”他把她推到一处布满沧桑痕迹的断壁残垣前。他半蹲下来,举着手机,

认真地给她找角度。阳光正好穿过石拱门巨大的缺口,斜斜地投射下来,

给他的侧脸轮廓和浓密的睫毛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沈杳看着镜头后的他,恍惚间,

时光倒流回高三某个闷热的午后。他也是这样半蹲在自动贩卖机前,

替她捡起滚落到角落里的可乐罐,然后递给她,笑得一脸阳光:“喏,你的冰阔落。

”7走到著名的西洋楼遗址时,一阵穿堂风毫无预兆地卷起地上的尘土。

顾寻几乎是下意识地摘下自己头上的棒球帽,不由分说地扣在了沈杳头上。“戴着,

别晒傻了,你本来就够笨的。”他的语气带着惯常的调侃。

宽大的帽檐瞬间遮住了她大半张脸,也遮住了她瞬间翻涌的情绪。沈杳趁机在帽檐的阴影里,

深深地、无声地吸了一口气,把涌到喉咙口那句排练了无数次的话,艰难地咽了回去。

“沈杳。”顾寻的声音在风里响起,带着一种难得的平静。“嗯?”她抬起头,

帽檐下的眼睛看向他。“你知道吗,”他望着远处那些精美的、却已残破不堪的汉白玉石雕,

声音有些飘忽,“我新兵连第一次休假,哪儿也没去,就自己一个人来了这儿。”“一个人?

”沈杳的心跳漏了一拍。“嗯。”顾寻点点头,目光收回,落在她脸上,

带着一种她读不懂的复杂情绪,“那时候,一个人站在这些石头前面,我就想,

要是你在就好了。”他说得那样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愿望,

一个关于老友重逢的简单期盼。沈杳攥紧了肩上的相机带,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

圆明园的风吹过残破的拱门,发出呜咽般的低鸣。8傍晚时分,他们走到了荷花池边。

夕阳的余晖洒在宽阔的池面上,浮光跃金。蝉鸣声此起彼伏,像一片不知疲倦的潮水。

顾寻在路边的小卖部买了两根老冰棍,递给她一根:“快吃,吃完赶紧回去,晚了地铁挤死。

”沈杳接过冰棍,低头咬了一口。冰凉甜腻的滋味在舌尖化开,瞬间冻得她嘴唇发麻,

却奇异地让她混乱的思绪清晰了一些。“顾寻。”她舔了舔冰凉的嘴唇,声音不大,

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平静。“嗯?”他侧头看她,嘴里含着冰棍,腮帮子微微鼓起。

“我……高中那会儿……”她顿了顿,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什么?”他追问,

眼神带着询问。“……我历史作业,其实很多都是抄你的,”沈杳抬起头,

努力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真诚坦荡,“一直……一直没说谢谢。”那句真正想说的话,

在舌尖打了个转,最终被这个蹩脚的借口替代。顾寻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眼角漾开熟悉的、细小的纹路:“就这事儿啊?我还以为你要跟我表白呢!抄就抄呗,

哥们儿罩着你!”他的笑声爽朗,在夕阳里显得格外明亮。沈杳也笑了,跟着他一起笑,

笑得眼眶发酸,笑得几乎要落下泪来。她把最后一口冰棍用力吞下去,

那冰冷的触感一路滑进胃里,带来一阵清晰的刺痛,

却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残忍的清醒——该结束了。9走到圆明园站附近,

该分别了。顾寻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停下脚步,

从迷彩裤的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得方方正正、边缘都有些磨损的纸片。“差点忘了,这个,

给你。”他把纸片塞进沈杳手里。沈杳疑惑地打开——瞬间,呼吸停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