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菜市场的三毛钱凌晨五点的菜市场,寒气裹着鱼腥气扑面而来。
周桂英把围巾往上拉了拉,露出的眼睛盯着摊位上的白菜——昨天儿媳林晓说想吃醋溜白菜,
她得挑棵嫩的,菜帮要薄,叶子要绿。“大姐,这白菜怎么卖?”她蹲下身,
手指轻轻碰了碰菜叶上的露水。“一块二一斤,刚从地里拉来的。”摊主说着,
拿起一棵就要称。周桂英按住他的手:“一块一斤吧?你看这菜根上的泥都没抖干净,
我买两棵,算你便宜点。”摊主啧了一声:“大姐,现在菜价都这样,一块一斤我不赚钱。
”“赚不赚钱你心里有数,我天天来买菜,你给个实在价。”周桂英坚持着,
手指在菜根上捻了捻——确实带了不少泥,能省几毛钱是几毛。拉扯了两分钟,
摊主终于松口:“行吧,一块就一块,下次多来照顾生意。”周桂英笑了,
把两棵白菜放进布兜——这布兜是她用旧衣服改的,结实,比塑料袋环保,
林晓却总说“土气,拿出去丢人”。回到家时,林晓还没起。周桂英轻手轻脚地进了厨房,
把菜放好,开始淘米煮粥。锅里的粥咕嘟冒泡时,她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是土鸡蛋,
她托老家的亲戚捎来的,林晓说超市的鸡蛋不香,土鸡蛋有营养,就是贵,
她每次都买二十个,自己舍不得吃,全留给林晓和孙子乐乐。七点半,林晓揉着眼睛出来,
看到桌上的粥和鸡蛋,皱了皱眉:“妈,怎么又是白粥?我说了想吃豆浆油条,你忘了?
”周桂英手里的抹布顿了顿:“豆浆油条不卫生,白粥养胃,你昨天不是说胃不舒服吗?
”“那是昨天!今天想吃点别的。”林晓拿起鸡蛋,剥了壳,咬了一口,又放下,
“这鸡蛋怎么有点腥?是不是不新鲜了?”“不会啊,上礼拜刚捎来的,我特意挑的新鲜的。
”周桂英赶紧解释。“算了,不吃了。”林晓拿起包,“乐乐呢?我送他去幼儿园。
”“在房间穿衣服呢,我给他煮了鸡蛋,你带在路上让他吃。
”周桂英把装鸡蛋的保鲜袋递过去。林晓没接,径直走进房间。周桂英看着桌上剩下的鸡蛋,
心里有点发堵——这鸡蛋一块五一个,她平时买普通鸡蛋才八毛钱,就因为林晓说土鸡蛋好,
她才咬牙买的,结果还被嫌弃。送完乐乐,林晓去上班,周桂英开始收拾家务。
擦客厅地板时,她看到沙发缝里掉了一件林晓的旧毛衣,是去年买的,只穿了两次,
就说“过时了,不想穿了”。周桂英捡起来,拍了拍灰——毛衣是羊绒的,挺贵,扔了可惜,
她打算拆了,给乐乐织个小背心。正拆着,手机响了,是家族群里的消息。
林晓发了张乐乐吃早餐的照片——不是周桂英煮的鸡蛋,而是汉堡和牛奶,
配文:“早上匆忙,给娃买了点快餐,还是外面的孩子爱吃,
家里煮的总不合胃口~”下面立刻有人回复:“晓晓真不容易,带娃上班两头忙。
”“老人做饭就是这样,口味跟不上年轻人。”“还是得自己操心,孩子的饮食不能马虎。
”周桂英的手停了,拆毛衣的针差点扎到手指。她早上五点起来煮粥、煮鸡蛋,
林晓一句“不合胃口”就否定了,还在群里暗示她做饭不好吃。她想在群里解释两句,
手指在屏幕上点了半天,又删掉了——她嘴笨,说不过别人,反而会被说“斤斤计较”。
中午,周桂英煮了面条,自己吃了一碗,剩下的留着晚上热给林晓吃。下午,
她去超市买晚上的菜,路过水果摊,看到草莓挺新鲜,林晓爱吃,她问了价,二十五一斤,
有点贵,但还是买了一盒。回到家,林晓已经下班了,正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周桂英把草莓洗好,端到她面前:“晓晓,吃点草莓,刚买的,新鲜。
”林晓头也没抬:“不吃了,我在减肥,草莓糖分高。”周桂英把草莓放在茶几上,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林晓突然说:“妈,你下次买菜别买那么便宜的,昨天你买的白菜,
我吃着有股怪味,可能是农药残留多。”“我挑的都是新鲜的,洗了好几遍,不会有问题的。
”周桂英解释。“你不懂,现在的菜都这样,便宜没好货。”林晓放下手机,看着周桂英,
“还有,你别总捡我穿剩下的衣服拆了织东西,多土啊,乐乐穿出去别人会笑话的。
”周桂英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没想到林晓会这么说。她拆毛衣是觉得扔了可惜,
想给乐乐做点东西,怎么就成了“土”“让人笑话”了?
“我就是觉得扔了可惜……”她小声说。“可惜也别拆,我买新的给乐乐穿,不用你费心。
”林晓的语气有点不耐烦,“对了,我妈下周要来,你收拾一下客房,让她住得舒服点。
”周桂英点点头:“知道了。”林晓的妈妈要来,她得好好准备。她想起林晓妈妈上次来,
林晓带她去买衣服,一件外套就花了一千多,还说“我妈辛苦一辈子,该穿点好的”。
而她自己,林晓从来没主动给她买过一件衣服,她身上穿的还是几年前的旧外套。晚上,
周桂英热了中午的面条,林晓没吃,点了外卖。周桂英看着桌上的外卖盒,
心里空荡荡的——她忙活了一天,林晓连一口她做的饭都没吃。
第二章旧毛衣的线头林晓妈妈来的那天,周桂英一早就去菜市场买了菜,
都是林晓妈妈爱吃的:排骨、虾、鱼,还有她爱吃的青菜。她在厨房忙了一上午,
炖了排骨汤,炒了虾,蒸了鱼,摆了满满一桌子。林晓和她妈妈进门时,
周桂英刚把最后一道菜端上桌。林晓妈妈看到桌上的菜,笑着说:“桂英啊,辛苦你了,
做了这么多好吃的。”“应该的,您难得来一次。”周桂英笑着说,给她盛了一碗排骨汤。
吃饭时,林晓妈妈说:“桂英,我上次给你的那个金镯子,你怎么没戴啊?
是不是觉得样式老了?”周桂英愣了一下,才想起林晓妈妈上次来,给了她一个金镯子,
说是旧的,让她戴着玩。那镯子是空心的,样式确实老,她觉得不值钱,就放在抽屉里没戴。
“不是,我觉得太贵重了,舍不得戴。”她赶紧说。“什么贵重不贵重的,就是个旧东西,
你戴着玩呗。”林晓妈妈说着,看了一眼林晓,“晓晓,你也给你婆婆买件首饰啊,
别总让她戴旧的。”林晓笑了笑:“我妈说得对,下次我给妈买个新的。
”周桂英心里暖暖的,以为林晓是真心的。吃完饭,林晓和她妈妈去客厅聊天,
周桂英收拾碗筷。洗碗时,她听到客厅里林晓的声音:“妈,你别总说给她买东西,
她什么都不懂,买了也是浪费。上次我给她买了件外套,三百多,她嫌贵,非要退了,
说她的旧外套还能穿。”“她就是节俭惯了,你多劝劝她。”林晓妈妈说。“劝了也没用,
她就那样,抠门得很。上次她买白菜,为了三毛钱,跟摊主砍了半天价,我都觉得丢人。
”林晓的声音里带着嫌弃。周桂英手里的碗差点掉在地上。她为了省三毛钱砍价,
是觉得钱要花在刀刃上,林晓却觉得丢人。她给林晓买草莓、买土鸡蛋,林晓不领情,
反而在背后说她抠门。晚上,林晓妈妈住客房,周桂英给她铺了新床单、新被套。
林晓妈妈看到了,笑着说:“桂英啊,你真细心,比晓晓会照顾人。”周桂英笑了笑,
没说话。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她翻出林晓妈妈给的金镯子,放在手里掂量着——确实很轻,
不值多少钱,但林晓妈妈至少还记得给她带东西,而林晓,除了嫌弃,什么都没给过她。
接下来的几天,周桂英每天都变着花样做饭,照顾林晓妈妈。林晓妈妈喜欢吃水果,
她每天都买新鲜的,草莓、芒果、车厘子,都是林晓平时舍不得买的,她却咬牙买了,
就为了让林晓妈妈吃得开心。林晓妈妈走的那天,林晓给了她两千块钱,说:“妈,
这钱你拿着,路上买点吃的。”林晓妈妈接过钱,笑着说:“不用,我有钱。”“拿着吧,
这是我的心意。”林晓把钱塞给她。周桂英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点酸。
林晓给她妈妈钱毫不犹豫,却从来没问过她有没有钱花。她的退休金每个月三千多,
大部分都贴给了林晓家,买菜、给乐乐买玩具、交水电费,自己每个月只留几百块钱,
省吃俭用。林晓妈妈走后,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周桂英还是每天买菜、做饭、收拾家务,
照顾乐乐。只是她不再像以前那样,什么都想着林晓,林晓说想吃什么,她会买,
但不会再特意买贵的;林晓说什么衣服过时了,她也不再想着拆了织东西,
而是直接扔进垃圾桶。这天,周桂英在整理衣柜时,看到了一件她自己的旧毛衣,
是她年轻时织的,纯羊毛的,穿了很多年,还是很暖和。她想起林晓说她穿旧衣服土,
心里有点难过,但还是把毛衣拿出来,打算天冷了穿。晚上,林晓回来,
看到周桂英在缝毛衣,皱了皱眉:“妈,你怎么还在缝这件旧毛衣?都破了,扔了吧。
”“没破,就是袖口有点松,缝一下还能穿。”周桂英说。“穿这个出去多丢人啊,
我给你买件新的。”林晓说着,拿起手机,在网上翻了翻,“你看这件,一百多块,
挺好看的。”周桂英看了一眼,是件化纤的,不暖和,但她还是说:“不用了,
我这件挺好的,不用买新的。”“你就是这样,总舍不得花钱。”林晓放下手机,“算了,
随你吧,到时候别又说我不孝顺。”周桂英没说话,继续缝毛衣。她知道,
林晓说给她买新衣服,只是随口说说,不会真的买。她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林晓的随口承诺,
习惯了她的嫌弃,习惯了自己的付出不被珍惜。第三章发烧的夜晚入秋了,天气转凉。
周桂英早上送乐乐去幼儿园,回来的路上淋了点雨,下午就觉得头疼,浑身发冷。
她量了体温,38度5,发烧了。她想给林晓打电话,让她早点回来,
又怕林晓说她“小题大做”,只好自己找了点退烧药吃了,躺在沙发上休息。傍晚,
乐乐放学回来,看到周桂英躺在沙发上,问:“奶奶,你怎么了?”“奶奶有点不舒服,
乐乐自己先玩会儿,等妈妈回来做饭。”周桂英摸了摸乐乐的头,声音有点沙哑。
乐乐点点头,坐在沙发上玩玩具。周桂英闭上眼睛,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
她被开门声吵醒,是林晓回来了。林晓看到躺在沙发上的周桂英,皱了皱眉:“妈,
你怎么躺在这儿?地上多凉啊。”“我有点发烧,浑身没力气。”周桂英说。
“发烧了怎么不早点说?”林晓走到她身边,摸了摸她的额头,“挺烫的,吃退烧药了吗?
”“吃了,还是有点难受。”周桂英说。“那你去床上躺着,我来做饭。”林晓说着,
转身走进厨房。周桂英慢慢走到卧室,躺下。她以为林晓会做点清淡的,比如粥或者面条,
结果过了一会儿,林晓喊她吃饭,她走到餐厅,看到桌上摆的是外卖——炸鸡和可乐。
“怎么吃外卖啊?”周桂英问。“我不会做饭,只能点外卖了。”林晓说着,拿起一块炸鸡,
递给乐乐,“乐乐,吃炸鸡。”周桂英看着桌上的炸鸡,没胃口。她发烧了,
想吃点热的、清淡的,结果林晓点了油腻的外卖。她没说话,坐在桌边,
喝了点可乐——只有可乐是热的。吃完饭,林晓去客厅看电视,周桂英回到卧室躺下。半夜,
她觉得更难受了,体温升到了39度。她想叫林晓,又怕吵醒她,只好自己挣扎着起来,
找水喝。走到客厅,她看到林晓还在看电视,手里拿着一包薯片,吃得正香。
周桂英的心里有点凉,她发烧到39度,林晓却不管她,只顾着自己看电视、吃零食。
“晓晓,我头好疼,体温好像更高了。”她小声说。林晓回头看了她一眼:“那怎么办?
要不我带你去医院?”“太晚了,医院人多,明天再去吧。”周桂英说。
“那你再吃点退烧药,早点睡。”林晓说着,继续看电视。周桂英回到卧室,吃了退烧药,
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自己年轻时,林晓的爸爸生病,她整夜守在床边,喂水、擦汗,
寸步不离。现在她生病了,林晓却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更别说照顾她了。第二天早上,
周桂英的烧还没退,林晓要去上班,给她留了一百块钱:“妈,你自己去医院看看,
我上班没时间陪你。”周桂英接过钱,点了点头。林晓走后,她自己去了医院,
医生说是感冒引起的发烧,开了点药,让她回家休息。从医院回来,她买了点粥,
自己吃了一碗,剩下的留着晚上吃。下午,她躺在床上休息,手机响了,是家族群里的消息。
林晓发了张她和同事吃饭的照片,配文:“今天加班,和同事一起吃点好的,
犒劳一下自己~”下面有人回复:“晓晓真辛苦,要注意身体。”“还是年轻人会享受,
我们这辈人就知道省钱。”“工作再忙也要好好吃饭。”周桂英看着照片里的林晓,
笑得很开心,完全没想起家里还有个发烧的婆婆。
第四章药盒里的褶皱周桂英从医院回来的第三天,烧终于退了,可咳嗽却没停。
她咳得厉害时,胸口发闷,夜里常常咳醒,只能坐起来靠在床头喘口气。林晓像是没看见,
每天下班回来依旧点外卖,有时甚至忘了给周桂英带一份。周桂英只能自己煮点粥,
就着咸菜吃——她的嗓子疼,吃不了油腻的东西。这天晚上,周桂英咳得实在难受,
想找止咳药,翻遍了抽屉也没找到。她记得上次感冒剩下的药还在,怎么就不见了?“晓晓,
你看到我的止咳药了吗?”她走到客厅,问正在玩手机的林晓。
林晓头也没抬:“什么止咳药?我没看见。哦,可能是我收拾抽屉的时候扔了,都过期了吧。
”“没过期,我上次感冒才买的,还剩半盒呢。”周桂英急了,那药花了她三十多块,
她舍不得扔。“扔了就扔了,过期药吃了对身体不好。”林晓放下手机,“你要是还咳,
明天自己去买新的,我没时间陪你。”周桂英没说话,转身回了房间。
她的退休金这个月刚发,扣掉给乐乐交幼儿园学费的一千五,给林晓补贴房贷的两千,
剩下的几百块钱,她还得留着买菜。三十多块的止咳药,说贵不贵,
可她就是舍不得——她总觉得,能省一点是一点,林晓他们压力大,她得帮衬着。
第二天早上,周桂英送完乐乐,没直接回家,而是绕到小区门口的药店。
她在药架前看了半天,最便宜的止咳药也要二十多块。她犹豫了很久,还是拿起一盒,
又放了回去——她想留着钱给乐乐买他爱吃的草莓。回到家,她找出以前剩下的润喉糖,
含在嘴里,甜丝丝的,能稍微缓解一下咳嗽。她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落叶,
心里有点发空。她想起年轻时,自己生病,母亲总会熬冰糖雪梨给她喝,甜到心里。可现在,
她生病了,却连一盒止咳药都舍不得买,连一口热汤都喝不上。中午,
林晓突然给她打电话:“妈,我妈说她下午要来,你收拾一下客厅,再买点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