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竟是我自己

甲方竟是我自己

主角:林舟顾云
作者:牧鹿青崖

甲方竟是我自己第2章

更新时间:2025-10-23
全文阅读>>

「心域」项目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林舟近乎麻木的职业生涯。

接下来的几天,她几乎将自己完全埋进了这个神秘的项目里。文化中心的修改任务被她暂时移交给了副手,她给自己圈出了一片绝对专注的领域,办公室里最醒目的白板上,密密麻麻铺满了关于「北斗七星顶棚」的技术草图、光学计算公式以及潜在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那种久违的、纯粹因挑战技术极限而产生的兴奋感,支撑着她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深夜。但与此同时,那种被无形之手窥探的不安感,并未消散,反而如同潮湿的苔藓,在心底悄无声息地蔓延。

第一封加密邮件抵达后的第七十二小时,第二封指令如期而至。

邮件提示音在寂静的凌晨两点响起,格外刺耳。林舟正对着一份高透光率光纤的样品参数表揉着眉心,闻声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坐直了身体。

点开。

第二项设计需求:

1.厨房区域,需集成一套「雨声白噪音」系统。要求雨声完全真实,需采集不同季节、不同强度(小雨、中雨、暴雨)的自然降雨音频,并能根据使用者情绪或指令智能切换。系统运行时,不得有任何机械或电子噪音干扰。

2.书房地面,铺设特制感应地板。要求使用者在书房内,每行走三步,即可触发一首不重复的钢琴曲片段。乐曲库需定制,要求旋律与行走节奏产生奇妙的「共鸣感」,且整体听觉体验需和谐、无突兀。

林舟盯着屏幕,一时间甚至忘记了呼吸。

如果说「北斗七星」是对天文和光学技术的极致追求,那么这两项新要求,则彻底滑向了感官与艺术的诡谲领域。

雨声白噪音?智能切换?三步一首钢琴曲?

这已经超出了常规建筑设计的范畴,更像是在打造一个……极度个人化的、沉浸式的感官庇护所。哪个甲方会提出这样私密而古怪的要求?

她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试图压下心头的怪异感。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模拟着行走的节奏。

一步,两步,三步……叮咚?

一个荒诞的画面在她脑中成型:未来的业主,端着一杯红酒,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身后跟着一串自动播放的钢琴BGM,像个自带背景音乐的舞台剧主角。

她甩甩头,想把这种滑稽的联想赶走。但另一个念头,却更加固执地浮现出来:为什么是雨声?为什么是钢琴曲?

雨声……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窗外。城市的夜景是一片光污染织成的锦缎,没有雨。但她仿佛能听到雨点敲击在玻璃窗上的声音,噼里啪啦,带着一种隔绝世界的宁静。

她从小就喜欢下雨天。别的孩子讨厌雨水弄湿鞋袜,她却总爱搬个小凳子坐在窗边,看着雨帘如幕,听着那单调却安抚人心的白噪音,感觉整个喧嚣的世界都被冲刷干净,只剩下她自己和安全的小空间。这个癖好,甚至连她父母都觉得有些奇怪。

这个甲方,怎么会……

巧合吗?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到「钢琴曲」上。三步一触发,且要求不重复。这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定制化的音乐库,以及一套极其灵敏和耐用的压力感应系统。对地板材料的隔音、承重、响应速度都是巨大的考验。

谁的书房需要这样的功能?是为了激发灵感?还是一种……极度孤独的游戏?

她拿起笔,在速写本上画下一个书房的初步轮廓,标注着感应区域的划分和可能的音响隐藏位置。画着画着,她的笔尖慢了下来。

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如同水底的暗流,悄然涌动。

这种将空间、行走与音乐结合的想法,她似乎……并不完全陌生。很多年前,在她还沉浸在音乐梦想里的时候,她是不是也曾有过类似的、天马行空的幻想?幻想过一个会唱歌的房子?

她用力回想,却只抓到一些模糊的碎片。年代的久远和后来现实生活的覆盖,让那些记忆变得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不真切。

这种抓不住源头的感觉让她有些烦躁。她放下笔,决定暂时抛开这些杂念,先解决技术问题。

她开始搜索顶尖的声学工程团队和智能家居供应商。雨声系统需要找到最顶级的自然录音师和音频处理专家,确保声音的纯粹与真实感。而钢琴曲地板,则需要联合资深的音乐编程师和交互设计师。

工作一旦展开,那种掌控项目的踏实感便逐渐驱散了心底的不安。她列清单,发询价邮件,忙得像个旋转的陀螺。

直到下午,助理小唐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忐忑。

「舟姐,你让我联系的几家声学实验室和音乐**人,初步报价回来了……」小唐把几张打印出来的报价单放在她桌上,声音越来越小,「……高得有点吓人。」

林舟拿起报价单扫了一眼,瞳孔微缩。确实是一串令人心惊的数字。尤其是那个要求采集全球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真实雨声的音频库项目,费用高得足以在市中心买下一个不错的公寓。

她沉默了几秒,然后拿起那封加密邮件,指了指上面的那句话——「预算:无上限(确保理念完美实现)」。

「按这个标准去谈,」她的声音平静,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告诉他们,钱不是问题,但效果必须达到邮件里描述的完美级别。」

小唐倒吸一口凉气,眼睛瞪得溜圆:「舟……舟姐,这甲方到底什么来头啊?这预算……太夸张了!」

林舟摇摇头,目光重新投向电脑屏幕上那几行冰冷的指令:「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是我们可能这辈子唯一一次,不用考虑成本,只追求极致设计的机会。」

小唐带着一脸「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的表情出去了。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安静。林舟却没有立刻继续工作。她靠在椅背上,闭上双眼。

雨声……

她尝试在脑海中构建那个厨房。流理台光滑的表面,或许应该选用某种吸音材质?橱柜的设计要避免产生空腔共鸣……在哪里隐藏那些微型的高保真扬声器,才能达到最均匀、最沉浸的声场效果?

想着想着,她的意识有些飘远。恍惚间,她仿佛不是坐在办公室里,而是站在一个空旷的、尚未完工的空间里。空气中弥漫着水泥和木材的原始气味。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敲打着暂时覆盖着塑料布的建筑框架。

那雨声……很真实。不是录音,就是此刻正在下的雨。

她甚至能感觉到空气中那股潮湿的、带着土腥气的凉意。

猛地,她睁开眼!

幻觉?

为什么那么真实?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有些过快的心跳。是太累了吗?还是这个项目带来的压力太大?

她决定暂时休息一下,起身去茶水间倒水。经过开放办公区时,听到几个年轻设计师正在闲聊。

「哎,你们说,要是以后我家书房也能走路就唱歌,是不是很酷?」

「得了吧,走三步就来一段《致爱丽丝》,你不嫌烦啊?」

「可以自定义嘛!换成摇滚乐,走路带风!」

「那估计楼下邻居要上来砸门了……」

他们的说笑声传入耳中,林舟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自定义?

加密邮件里,只要求了「不重复的钢琴曲片段」和「共鸣感」,却完全没有提及曲库的内容。这意味着,选择哪些钢琴曲,决定权似乎落在了她的手上。

这个认知,让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一种莫名的、带着点冒险意味的冲动,在她心里滋生。她快步走回办公室,关上门,仿佛要隔绝外界的一切干扰。

她打开自己的私人笔记本电脑,在一个隐藏得很深的文件夹里,小心翼翼地翻找起来。那个文件夹,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封存着她不愿轻易触碰的过去。

里面有一些褪色的数码照片,大学时代的作业文档,还有……几个音频文件。

她的鼠标在一个命名为《未命名》的音频文件上停留了许久,指尖微微颤抖。

这里面的曲子,是她大二那年写的。断断续续,修修改改,从未完成,也从未给任何人听过。那是她放弃音乐梦想之前,最后的、也是最私密的挣扎。

旋律她已经有些记不清了,只记得当时创作时的心情,混杂着青春的悸动、迷茫和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柔期盼。

如果……如果用这首曲子,作为书房地板触发音乐库的一部分呢?

这个念头大胆得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这完全是她个人的私密偏好,与甲方无关,与项目无关。这几乎是在利用甲方的模糊要求,夹带私货。

可是,甲方不是说了吗?「相信你的直觉」。

这句话此刻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里回响。

她犹豫着,挣扎着。理性告诉她,这很冒险,很不专业,甚至很幼稚。但内心深处,那个被压抑了太久的、属于过去林舟的声音,却在怂恿她:就这一次,把这个秘密,藏进这个注定不寻常的建筑里。也许永远不会有人发现,但它会存在那里。

最终,冲动战胜了理智。

她将那个音频文件复制出来,重新命名为一个毫无特色的编号,混入她初步筛选的几首风格相近、版权清晰的古典钢琴曲片段之中。她打算将这些作为初始音乐库的备选方案,在后续与甲方沟通时提交。

做完这一切,她感觉心跳得厉害,像刚刚完成了一场秘密的仪式。

她重新看向那封加密邮件,目光落在「雨声白噪音」和「三步钢琴曲」上。之前觉得古怪离奇的要求,此刻却仿佛与她产生了一种微妙的、难以言说的联系。

为什么是雨声?为什么是钢琴曲?

她喜欢的,对方也恰好喜欢?而且喜欢到要不计成本地将其嵌入生活的核心空间?

这巧合,未免也太精准了。

精准得……像是有人早已洞悉她灵魂深处的每一个褶皱,每一处隐秘的角落。

她拿起手机,想给那个加密地址回复一封邮件,询问关于曲库选择的具体意向,或者至少试探一下对方对「雨声」和「钢琴曲」是否有特别的偏好或故事。

但邮件编辑到一半,她又逐字删除了。

那个看不见的甲方,似乎极度抗拒个性化的交流,只愿意下达冰冷的、绝对的指令。之前的沟通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她放下手机,一种无力感混合着越来越浓的好奇,将她紧紧包裹。

这个藏在数据流背后的「主人」,到底是谁?

他或她,是在打造一个梦想中的避难所,还是一个巨大的、针对她林舟的谜题?

而她自己,在这个项目中,究竟是一个拥有自**的设计师,还是一个……正在一步步走入某个预设剧本的演员?

窗外,天色不知不觉暗了下来,乌云堆积,似乎真的快要下雨了。

林舟走到窗边,看着阴沉沉的天空。

山雨欲来风满楼。

而她心中的迷雾,比窗外的天气更加浓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