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竟是我自己

甲方竟是我自己

主角:林舟顾云
作者:牧鹿青崖

甲方竟是我自己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23
全文阅读>>

「心域」项目像一株寄生在林舟思维里的藤蔓,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蔓延,缠绕着她工作的每一寸空间,甚至开始侵入她的梦境。

在连续审阅了第五家声学实验室提交的、堪称艺术品的自然雨声采样样本后,林舟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决定暂时从那些逼真得令人心颤的暴雨、细雨和绵绵阴雨声中抽离出来。钢琴曲地板的音乐库初步筛选已经完成,那份包含着她私藏曲目的列表被她加密存储,像怀揣着一个灼热的秘密。而北斗七星顶棚的技术方案,在经过与数位光学专家和天文爱好者的激烈远程讨论后,也终于确定了采用「高精度星象仪+自适应光纤阵列」的核心技术路径。

进展看似顺利,但林舟心中的疑云非但没有消散,反而堆积得愈发厚重。所有她发出的、试图探寻甲方更多背景或个人偏好的邮件,都石沉大海。那个加密地址,只在需要下达新指令或对她的方案提出极其精准的微调时,才会短暂地「活」过来。沟通是单向的,冰冷的,不容置喙的。

这种被绝对权力支配的感觉,让她在创作**之外,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无力。她像是一个被蒙住双眼的工匠,在被命令雕刻一尊神像,却不知道这神像究竟代表哪位神明。

就在这种焦灼与好奇达到顶峰时,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北斗七星顶棚的机械传动结构和承重问题,尤其是那个自动开启维护的天窗,需要最顶尖的结构工程师进行计算和优化。」林舟在内部项目进度会上,对着团队说道,手指点着白板上那个复杂的半球形结构草图,「我们事务所现有的结构工程师,恐怕难以独立完成这种级别的设计。」

会议室里短暂沉默了一下。负责结构的同事面露难色:「舟姐,这个……涉及到非常规的曲面力学分析和精密机械联动,确实超出了我们常规项目的范畴。我建议……外聘专家。」

林舟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这是最稳妥的方案。「好,联系一下业内口碑最好的独立结构工程师工作室,把我们的核心需求和保密协议发过去。」

会议结束,林舟回到办公室,还没来得及坐下,助理小唐就一脸古怪地跟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刚刚打印出来的传真件。

「舟姐……刚收到的回复。是『云图结构设计工作室』发来的,他们表示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而且……」小唐顿了顿,声音有些异样,「他们的首席工程师,顾云,提出希望能亲自带队参与,并且……希望能尽快与项目主设计师,也就是您,进行一次当面沟通。」

「顾云?」

这个名字像一颗微小的石子,投入林舟看似平静的心湖,漾开了一圈她以为早已被岁月抚平的涟漪。

顾云。

她的学长。那个曾经在建筑系和音乐社团都留下过传奇名字的风云人物。那个……在她青涩大学时光里,占据过一段模糊而重要位置的人。

许多年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毕业后,他好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发展得似乎很不错,在业内以技术精湛和作风严谨著称。他们身处同一行业,城市也不算太大,但这些年,竟一次也未遇到过。

是巧合吗?

在她接下这个离奇项目,迫切需要顶尖结构工程师的时候,他就像恰好被命运安排好的齿轮,严丝合缝地嵌入了进来。

林舟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知道了。回复他们,明天上午十点,在我的办公室见面。」

「好的。」小唐应声,转身离开前,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林舟,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她似乎也敏锐地嗅到了某种不寻常的气息。

门被轻轻带上。

办公室里只剩下林舟一个人。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如织的车流,心情有些复杂。见到顾云?以一个甲乙方合作者的身份?

她试图在脑海中勾勒出他现在的模样。记忆中那个穿着白衬衫、身姿挺拔、在辩论会上侃侃而谈,或是在钢琴前弹奏肖邦时眼神专注的年轻人,面容已经有些模糊。时间应该会改变很多吧。或许他已经发福,或许变得世故,或许……

Stop。

林舟打断了自己的思绪。这只是一次纯粹的业务合作。她提醒自己。现在最重要的是「心域」项目,而不是沉湎于无关紧要的过往。

然而,第二天上午九点五十分,当林舟整理好桌面,准备迎接这次会面时,内心的那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出卖了她的故作平静。

敲门声准时在十点整响起。

「请进。」

门被推开,小唐引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舟姐,云图工作室的顾工到了。」

林舟抬起头,目光与进来的人撞个正着。

时间,似乎在这一刻刻意放缓了流速。

走进来的男人,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灰色西装,没有打领带,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扣子。他比记忆中更成熟,肩膀更宽阔,眉眼间的青涩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和内敛的力量感。他的五官轮廓更深了,下颌线清晰利落,鼻梁高挺,只是那双眼睛……依旧是她记忆里的样子,清澈,深邃,像蕴藏着星光的夜空。

他没有发福,没有变得世故,只是像一块被时光精心打磨过的玉石,温润而坚定。

「林总监,好久不见。」顾云率先开口,声音低沉温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礼貌,听不出太多额外的情绪。他伸出手。

林舟瞬间回神,站起身,伸出手与他轻轻一握。他的手掌干燥而温暖,力道适中。

「顾工,好久不见。请坐。」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和对方一样平静专业。

小唐送上茶水后便悄然退了出去,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气氛有瞬间的凝滞。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陌生、熟悉和一丝若有若无尴尬的微妙因子。

「没想到这个项目会把你请来。」林舟率先打破沉默,将一份准备好的项目概要推到他面前。

顾云接过文件,并没有立刻翻开,目光落在林舟脸上,唇角似乎微不可查地弯了一下:「我也没想到,『心域』的主设计师是你。看到项目需求时,我就觉得……这个项目很有趣,也很挑战。」他顿了顿,补充道,「只有你,才会接这种项目。」

他的话像是随口一句职业评价,却又仿佛夹杂着一点别的什么。林舟的心跳漏了一拍。

「甲方要求比较……特别。」她含糊地回应,将话题引回正轨,「这是目前关于主卧室星空顶棚的结构设计难点,主要集中在自动开启机构的稳定性,以及大量光纤集成后的自重和散热问题上。」

顾云点了点头,终于翻开文件,神情瞬间变得专注而专业。他快速浏览着技术参数和草图,手指在几个关键节点轻轻敲击着。

「球形薄壳结构的受力需要重新模拟,现有的模型过于理想化。开启机构的导轨材质和精度要求极高,目前的方案恐怕无法保证在极端天气下的顺滑和密闭性……」他一边看,一边提出精准的意见,语速平稳,逻辑清晰。

林舟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不得不承认,顾云在结构领域的造诣确实深厚,一眼就看出了她团队之前忽略的几个潜在风险。他的存在,像一根定海神针,让她对这个超高难度的项目,莫名地多了一份安心感。

就在他们就一个连接节点的优化方案讨论得投入时,林舟的电脑再次响起了那独特的加密邮件提示音。

两人都是一顿。

林舟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在这种时候?当着顾云的面?

她有些尴尬地看向电脑屏幕,果然,那个熟悉的加密地址再次出现。

第三项设计需求:

项目整体结构,需体现「悬浮感」。视觉上,建筑主体应与地面产生轻盈的分离感,尤其在夜间照明下,需营造出如梦似幻的失重效果。结构计算需确保绝对安全。

悬浮感?

林舟的眉头紧紧皱起。这个要求,比前两个更加抽象,也更加困难。这不仅仅是结构问题,更是建筑意向和照明设计的极致融合。

而且,这个时机……太巧了。巧得让人心惊。

她下意识地抬眼看向顾云,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是……甲方。」林舟有些干涩地解释,「新的设计需求。」

顾云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落回她面前的电脑屏幕——虽然看不到具体内容,但那加密的标识很明显。他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只是平静地说:「看来,甲方的想法很超前。」

他的反应过于平静,反而让林舟觉得更加不对劲。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回复了一个「收到」,然后关掉了邮件窗口。

「抱歉,」她深吸一口气,对顾云说,「甲方的要求……有时会比较突然。」

「理解。」顾云淡淡一笑,那笑容很浅,却瞬间柔和了他略显严肃的面部线条,「追求极致的设计,总会伴随不断的调整。这个『悬浮感』的要求,很有意思,也很有挑战性。」

他重新将注意力拉回到项目上,手指在草图上画了一条虚拟的线:「如果要体现悬浮感,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将主要的承重结构更加内收和隐藏,同时利用出挑的露台和特定的底部照明设计,在视觉上『切断』建筑与地面的直接联系……当然,这需要非常精确的计算。」

他侃侃而谈,仿佛刚才那个插曲从未发生。但林舟却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完全专注于技术讨论了。

甲方的邮件,像一双无形的手,在她和顾云之间,牵起了一根看不见的线。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为什么是「悬浮感」这种需要结构与建筑紧密协作才能实现的概念?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还是说……那个匿名的甲方,不仅洞悉她的喜好,甚至……也在有意无意地,将她推向顾云?

这个想法让她不寒而栗。

接下来的讨论,林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顾云似乎察觉到了,但他体贴地没有点破,只是更加主动地主导着技术层面的沟通,将复杂的结构问题条分缕析,耐心解答她的疑问。

他的专业和沉稳,与他记忆中那个才华横溢又略带锐气的学长形象,慢慢重叠,又似乎有些不同。

会谈结束时,顾云站起身:「初步的结构评估和方案构思,我会在一周内提交给贵方。期待下次沟通。」

「好的,辛苦你了,顾工。」林舟也站起身,送他到门口。

在手即将触碰到门把手的瞬间,顾云忽然停下动作,回过头,看着林舟,语气似乎随意地问了一句:

「林舟,你后来……还有弹钢琴吗?」

这个问题来得太过突兀,毫无征兆,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了林舟心底最柔软、最不设防的角落。

她浑身一僵,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他……还记得?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那个被她刻意尘封的世界,因为这句话,裂开了一道缝隙。

顾云没有等她回答,只是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包含了太多她无法解读的情绪——是怀念?是惋惜?还是别的什么?

然后,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林舟却像被钉在了原地,动弹不得。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淡淡的、清冽的松木香气。

而电脑屏幕上,那个代表神秘甲方的加密邮件图标,仿佛正闪烁着冰冷而嘲讽的光。

匿名的知己……

以及,不期而遇的故人。

这个名为「心域」的漩涡,正将她卷得越来越深。

顾云离开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小时,林舟却依然维持着同一个姿势,僵立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空气里那丝清冽的松木香早已散尽,可那句「你后来……还有弹钢琴吗?」却像一枚生锈的钉子,深深楔进她的耳膜,反复回响,带来一阵阵沉闷的钝痛。

他记得。

他竟然还记得。

那段被她刻意封存、几乎要自我说服已然遗忘的岁月,因着这轻飘飘的一句问话,轰然洞开,裹挟着青春特有的、混合着阳光与尘埃的气息,扑面而来。

她记得大学一年级的迎新晚会上,顾云作为建筑系的明星学长,在舞台中央的钢琴前坐下,修长的手指落下,一曲李斯特的《钟》惊艳全场。那不仅仅是技巧的炫耀,更是一种近乎燃烧的生命力的迸发。那一刻,台下无数双痴迷的眼睛里,也有她的一份。

后来,他们因为都参加了校音乐社团而熟悉。她是那个抱着乐谱、安**在角落、偶尔在没人时偷偷弹几下钢琴的大一学妹,他是才华横溢、被众人环绕、却总会记得在她遇到乐理难题时耐心讲解的社长。

她为他写过一首曲子。就在那个心里像揣着一只惊慌小鸟的暗恋期。旋律是青涩的,笨拙的,充满了不敢言说的悸动和小心翼翼的欢喜。她花了无数个夜晚,在空无一人的琴房里反复修改,试图将那些无法宣之于口的情愫,都编码进每一个音符里。

那首曲子,她从未给他听过。甚至没有完整的名字,只在文件末尾标注了日期和一个小小的、代表「未完成」的符号。

后来呢?

后来,父母的强烈反对,现实的压力,以及自身那份在天才云集的音乐社团里显得微不足道的才华所带来的自我怀疑,像几股冰冷的绞索,勒断了她那脆弱的音乐梦。她逐渐疏远了社团,也疏远了那个总会让她心跳失序的学长。那首未完成的曲子,连同那个试图用音乐表达爱意的自己,一起被锁进了硬盘的最深处,成为了一个不愿触碰的「过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