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张浩辉正式拿到了公司营业执照。
浩智企服有限公司。
这四个字印在那张薄薄的纸上,像是一种新的宣告。
办公室暂时还没有。他租了一间民宿作为临时办公点,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
墙上的白漆剥落,窗帘半挂着,风一吹就“哗啦”作响。但他没在意。
他一杯接一杯地灌咖啡,把注册资料、项目方案、合作计划铺满桌面。他知道,这一步决定未来。
从零开始,必须成。
第二天早上,宋柯拎着早餐进门。
“你打算这样熬几天?”
张浩辉头也不抬:“熬到能签下第一单。”
“我昨天打听了,你可以去参加一个创业沙龙,有投资人会到场。”
她把资料放在桌上,目光坚定。
“别小看自己。”
他抬头看她一眼,眼里闪着光:“好。”
下午,创业沙龙在市中心举办。
会场里,年轻人熙熙攘攘,桌上摆满宣传册和方案。
张浩辉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神情沉稳。
轮到他介绍项目时,主持人明显带着一丝敷衍:“下一位,浩智企服。”
他上台,打开投影。
PPT只有五页。
“我们的核心业务,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化系统改造方案。”
有人窃笑:“听起来挺唬人,能落地吗?”
张浩辉点开下一页:“我曾在T集团海外项目中主导系统搭建,优化效率30%,节省人力成本15%。”
数据一出,笑声顿止。
后排有投资人开始做笔记。
十分钟后,掌声响起。
活动结束时,两个投资人主动留下了名片。
宋柯在门口等他,看到那几张名片,笑得像孩子一样。
“我就说吧,你能行。”
张浩辉也笑。那笑不再苦涩,而是真实的。
夜里,他回到民宿,一边收拾资料,一边看着那张营业执照。
心里忽然有种奇怪的平静。
他点开手机,看了眼通讯录李佳敏那一栏已经空了。
他没有再点开,只是淡淡一笑。
过去的东西,彻底翻篇。
两天后,宋柯带他去了她的咖啡馆。
地方不大,却干净温馨。
店名叫“柯里”。
“你知道这个名字什么意思吗?”她一边擦杯子一边问。
“不知道。”
“是‘心里’的谐音。”她笑着看他,“开在这,就是想提醒自己,不管风多大,都得留一片安静的地方。”
他一怔。
这女孩的眼神,温柔又坚定。
那一瞬间,他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错过了什么。
那天,宋柯介绍了一个人给他认识。
“这位是王彦,一家创**司的项目经理。”
王彦穿着休闲西装,笑得温和:“宋柯朋友我信得过,先听听你的想法。”
张浩辉拿出方案,从市场切入、技术落地、资金流向,分析得条理清晰。
王彦越听越认真,最后点头:“行,我可以先投你五十万,签短期合作。”
宋柯笑着伸出手:“恭喜。”
张浩辉也笑:“多亏你。”
那一夜,他回到民宿,看着合同副本。
五十万这不是天文数字,但足够他起步。
他坐在窗边,点亮一盏台灯,心里有种久违的热。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窝囊废”。
一周后,浩智企服正式启动。
张浩辉自己搭系统、做市场、谈客户。
他连续几个昼夜没合眼。
而宋柯几乎每天都会来,给他带饭、帮他校对合同。
有时她看着他通宵写方案,忍不住皱眉。
“你这样迟早要倒下。”
“没关系。”
“值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