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是我让苏晚找的样品——带呼吸阀的、印卡通图案的、挂耳能调节长度的,还有专门给小孩做的迷你款。现在天气热,能不能做那种轻薄透气的?冬天快到了,能不能加层保暖布?”
他把手机塞给吴迪:“城里年轻人讲究,药店卖的普通款吸引不了他们。设计部就得琢磨这些,每周出三个新样式,让质检部测舒适度,合格了就小批量生产试试水。”
吴迪翻着图片,越看越新鲜:“还能印小熊图案?这小孩肯定喜欢。我家小孙子就不爱戴口罩,说勒得慌,要是有这种能调松紧的,说不定就肯戴了。”
“就是这个道理。”方宇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把自己当小作坊干,咱们要做品牌。以后人家提到口罩,就得想到咱们厂的样式多、戴着舒服。”
他走到生产线旁,拿起一个刚压合好的口罩,对着光看了看:“质检部尤其重要。以后质检部要有自己的办公室,配显微镜和拉力测试机,哪怕慢一点,也得保证出去的每只口罩都合格。”
吴迪重重点头:“我明白,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我下午就把仓库那间空房收拾出来,先让质检部的人搬进去。”
“设备和工艺部也别落下。”方宇望着刚运进来的全自动生产线,“设备的保养手册都收好了吗?每天开机前必须检查一遍,别等出了故障再停工,耽误事。”
“早收着呢!”吴迪指了指办公室的铁皮柜,“我让李姐专门建了本设备台账,哪台机器换了零件、哪台该上润滑油,记得清清楚楚。”
方宇满意地点点头,最后叮嘱道:“五个部门这周内必须搭起来,不用一开始就那么规范,先把人定下来,各司其职。等新人入职,再慢慢磨合。有实在拿不准的,随时给我打电话。”
“您放心!”吴迪胸脯拍得震天响,手里的零件清单被攥得发皱,“我这就去开个会,把老人们叫到一起,先把部门负责人定下来。设计部就让小王去,那小子平时爱画画,脑子活;质检部让张师傅带,他最细心……”
他一边念叨着人选,一边快步往办公室走,工装裤的裤脚扫过地上的零件,发出哗啦的轻响。
方宇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又转头望向车间——阳光穿过高窗,在崭新的机器上投下明亮的光斑,老工人们正教着几个年轻学徒怎么调整压合机的温度,笑声混着机器的嗡鸣,热闹得让人心里发暖。
心里叹了一口气,幸亏把苏晚招了过来,在车上聊了一下厂子的规划,要不然即便是想亏钱都没有合适的理由,到时候系统不让花钱,方宇哭都没地方哭。
没想到自己这么努力的花钱了,这一天杂七杂八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大概也就只花了450万,还要550万等着造呢,头疼啊。
咦,突然,方宇想到,不行就再开一个分厂吧,正好他也想发展一下自己的老家源县,正好可以建一个分厂。
一则老家是全省经济最落后的县,二则可以花钱,试探了一下系统,发现还真行,只不过以他现在的规模,最多只能再开一个分厂。
反正以后都要回老家发展,老家那地方穷,想要发展起来不仅仅需要大量的钱,更重要的是企业得赚钱。
而他方宇一没能力赚钱,二来老家又穷,可以说是debuff叠满了,绝对能亏钱,说干就干,他连忙给苏晚发了一个信息。
……
星河科技学院的梧桐道上还飘着夏末的热气,苏晚把二手捷达停在就业指导中心门口时,轮胎碾过落叶发出沙沙响。
苏晚拎着装有招聘资料的文件袋走在前面,刚上二楼就听见走廊尽头传来争执声——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正红着眼圈跟老师说话,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简历。
“张老师,我都投了八十多家公司了,要么嫌我是二本,要么说没经验……”
“李正先别急,再等等总会有机会的。”被称作张老师的中年男人叹着气,办公桌上堆着半人高的未就业学生档案,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推。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看见苏晚和马腾,脸上先是疑惑,随即起身迎客:“同学,你们是来咨询就业的?”
“张老师您好,我们是盾卫口罩厂的。”苏晚递过名片,笑容温和却透着干练,“想来招些人,大概一百名,实习月薪八千,转正一万,包吃住。”
“多少?”张老师的眼镜“啪嗒”掉在桌上,他慌忙捡起来擦了擦,重新戴上时,眼睛瞪得像铜铃,“八千?你们没搞错吧?我们学校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才四千五……”
“没搞错。”马腾在旁边补充,晃了晃手里的合同复印件,“我是刚入职的厂长,这是我的合同,绝对说话算数。”他昨天刚签完字的文件还带着油墨香,上面的薪资数字让张老师的呼吸都乱了节奏。
“太好了!太好了!”张老师突然抓住苏晚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同学你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愁死我了!光是上届没就业的就有七十多个,这届还有一百多没着落,天天有人来办公室哭,我头发都白了大半!”
他抹了把脸,声音哽咽,“现在市场内卷成什么样你们也清楚,私企裁员,国企缩招,你们一下子要一百人,真是救了我的命啊!”
没等苏晚说话,张老师已经抓起扩音喇叭往楼下跑:“没就业的同学注意了!盾卫口罩厂来招人了!实习八千!转正一万!包吃住!现在到礼堂**!”
广播声在教学楼里回荡,不过十分钟,能容纳五百人的礼堂就坐满了人。后排的学生踩着椅子往前看,前排的直接把简历塞到苏晚面前,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和打印纸的油墨香。
“真的包吃住吗?我家在农村,租不起房。”一个穿洗得发白T恤的男生挤到前面,手指紧张地抠着牛仔裤。
“实习期就有八千?不会是骗子吧?”有女生小声嘀咕,却被旁边的人肘了一下:“拜托,这是学校的老师通知招人,不靠谱他不背锅吗?”
苏晚站起来时,台下瞬间安静了。她把招聘海报贴在黑板上,指着上面的条款说:“岗位是口罩厂生产线操作,有无经验均可,老工人带教。两周后入职,今天现场面试,通过的明天发offer。”
话音刚落,台下就炸开了锅。有人激动地拍桌子,有人掏出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刚才跟张老师哭诉的眼镜男生举着简历挤到第一排:“我学机械的,会修机器,能优先考虑吗?”
“可以,”苏晚接过他的简历,“设备部正好缺人,你跟马腾聊聊。”
马腾被推到台前时还有些发懵,却很快进入状态。他指着简历上的专业问:“你会用CAD制图?我们新车间的设备图纸正好需要人整理。”男生连连点头,眼里的光比礼堂的灯还亮。
面试进行得如火如荼。苏晚负责核对信息,马腾则根据专业分配岗位,张老师在旁边帮忙维持秩序,额头上的汗擦了又冒。到上午十一点,已经有九十八人通过面试,手里攥着盖了章的录用通知,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
“差不多够了。”苏晚看了眼名单,给方宇发了条消息汇报进度,很快收到回复:【让马腾熟悉流程,你尽快回来。】
她抬头对马腾说:“剩下的让张老师帮忙筛选,你记一下面试要点——农村来的优先,能接受倒班的优先,家里有负担的更踏实。”她拿起一份简历做示范,“比如这个女生,备注里写着要帮弟弟攒学费,这种员工稳定性强。”
马腾拿着小本本飞快记录,鼻尖上沾了点墨水也没察觉:“苏晚姐,薪资怎么跟他们说清楚?有人问会不会扣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