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苏念。单亲家庭,母亲是城市环卫工。大学四年,所有衣物均为廉价地摊货。
长期依靠助学金和多份**维生。所有这些,
都成了我“人品低劣”“道德败坏”的原罪……1我的社会性死亡。
开始于我人生最荣耀的那一刻。“星辰杯”全国青年设计师大赛,初赛结果公布。我的名字,
苏念,排在第一位。像一颗凭空炸响的惊雷,在整个设计界的天空,划开了一道刺眼的口子。
会场里,上千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聚焦在我身上。震惊、嫉妒、鄙夷、难以置信。我是谁?
一个来自名不见经传的T大建筑系的普通学生。一个靠着国家助学金和三份**。
才勉强没有饿死在画图桌前的“穷学生”。我是一粒无人在意的尘埃。而我身后,
那个屈居第二的名字,是林薇薇。林薇薇是谁?她是清大建筑系的掌上明珠。
建筑设计界公认的“天才少女”。她的父亲是地产大亨林国栋。
她的导师是泰斗级人物陈启明教授。她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百万粉丝,每一张设计草图,
都能引来无数追捧和赞美。她是这次大赛内定的、毫无悬念的冠军。她是天之骄女,
是真正的“星辰”。……而我,挡了她的路。我至今仍记得,结果公布那一刻,
林薇薇的表情。她脸上那种完美得如同计算过的微笑,凝固了整整三秒。那三秒里,
我从她那双清纯无害的眼睛里,看到了震惊、屈辱,以及一丝一闪而过的、淬了毒的怨恨。
她很快恢复了常态,甚至主动走过来,对我伸出手,笑得温婉大方。“恭喜你,苏念同学。
你的作品《回响》,我看过了,非常有想法。”她的声音很好听,像山涧的清泉。
但她的指尖,冰冷刺骨。我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一场公平竞赛中的意外插曲。我不知道,
那一刻,我已经站在了深渊的边缘。我身后,是万丈光芒。我眼前,是她为我精心准备的,
无尽地狱。2就在初赛结果公布的第二天。一篇名为【惊天大瓜!
本届“星辰杯”最大黑马苏念,竟是**的剽窃者!】的帖子。
在DY、VB、KS、bilib等所有主流平台,以病毒式的速度,同时引爆。帖子里,
po主用一种痛心疾首、悲愤交加的口吻。
声称自己是已故芬兰设计大师埃尔文先生的骨灰级粉丝。他指控我的获奖作品《回响》。
了埃尔文先生二十年前一个从未公开的、只存在于私人手稿中的概念设计——《光之迷宫》。
帖子里附上了“铁证如山”的对比图。一张是我的设计渲染图。
一张是据称来自埃尔文先生私人手稿的高清复印件。两张图,在结构、线条、光影设计上,
相似度高达百分之九十。看起来,触目惊心,百口莫辩。这还没完。紧接着,
帖子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剖开了我的背景,将我最不堪的一面血淋淋地展示在公众面前。
“此女名苏念,单亲家庭,其母为城市环卫工。”“大学四年,所有衣物均为廉价地摊货,
长期依靠助学金和多份**维生。”“这样的人,急功近利,渴望一步登天,
才会不惜盗窃他人成果!”我的贫穷,我的出身,我母亲卑微的职业……所有这些,
都成了我“人品低劣”“道德败坏”的原罪。一夜之间,我从冉冉升起的设计新星,
变成了人人喊打的“剽窃狗”。我的抖音被愤怒的网友攻陷。短短几小时,
涌入了几十万条评论和私信。全是各种不堪入目的辱骂和诅咒。【长得一脸穷酸样,
作品果然也是偷来的,真是相由心生。】【建议组委会立刻取消她的资格,
这种人简直是中国设计界的耻辱!让她滚!】【心疼埃尔文先生,死后还要被这种垃圾消费!
强烈要求人肉她,让她社会性死亡!】我的手机号和身份证信息,很快被挂了出来。
骚扰电话和恐吓短信。像潮水一样涌来,几乎要将我的手机撑爆。就在舆论发酵到顶峰,
几乎要将我彻底撕碎时。林薇薇发了一条抖音。她没有指名道姓,语气温柔又惋惜,
像一朵不染尘埃的圣母白莲:“很难过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每一份原创都值得被尊重,
尤其是一位已经逝去的大师。我相信组委会会给所有人一个公正的交代。”短短一句话。
字字诛心。“很难过”,将她置于道德高地。“原创值得被尊重”,
暗示我的作品就是非原创。“公正的交代”,则是直接向组委会施压,要求将我“正法”。
她的评论区下,全是粉丝们的心疼和赞美。“薇薇太善良了,自己被人抢了风头,
还在为原创发声。”“女神人美心善,不像某些人,心都烂了,从根上就烂了!
”……我被彻底钉死在了耻辱柱上。组委会的电话很快打来。
通知我我的作品将进入“剽窃嫌疑调查程序”。在结果出来之前,我的参赛资格被暂时冻结。
我的导师,那个曾经对我赞不绝口的王教授,在电话里长长地叹了口气:“苏念,我对你,
很失望。”我的室友,那个曾经和我分享同一碗泡面的女孩,默默地搬出了我们的寝室。
我走在校园里,每个人看我的眼神,都像在看一堆发臭的垃圾。我被孤立了。被抛弃了。
被整个世界,宣判了死刑。我把自己关在租来的、只有十平米的出租屋里,两天两夜,
没吃没喝。所有人都以为我崩溃了,躲起来哭了,甚至可能去自杀了。但他们不知道。
我没有哭。我只是冷静地打开了我的直播设备。我有一个粉丝不到一千的抖音小号,
名字叫“念念的设计笔记”。这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战场。我没有退路。我身后,
空无一人。晚上九点,我开启了一场直播。直播间的标题,我敲得很用力,
的战鼓——“关于《回响》与《光之迷宫》的学术级辩正:一场关于构陷与反击的现场直播。
”3我没有像众人预料的那样,在镜头前哭哭啼啼地喊冤。那是弱者博取同情的把戏,而我,
拒绝成为弱者。我甚至没有提林薇薇的名字。我只是将这次事件,
当成了一个公开的、冷冰冰的学术案例来研究。“大家好,我是苏念。”我的开场白,
让涌进直播间准备看热闹、骂我“小偷”的黑粉们都愣住了。【???这是什么操作?
剧本不对啊?】【不是应该哭着道歉或者发疯骂人吗?怎么还上起课来了?】我没理会弹幕,
声音平静,逻辑清晰,像一个专业的大学讲师。“今天,我们不谈道德,只谈专业。
我想和大家深度剖析一下,那张所谓的‘抄袭对比图’,究竟有多么可笑。
”我将两张图并列投屏在身后。“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设计语言。埃尔文先生的作品,
属于典型的北欧极简主义,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线条追求的是绝对的冷静与克制。
”“而我的《回响》,核心概念是‘记忆的迷宫’,灵感来源于我童年走过无数遍的小巷。
它的线条,大家可以看,是带有情绪和叙事性的,是流动的,混乱的,甚至是带有攻击性的。
”“两者在设计哲学的根源上,南辕北辙。”我把我这几年来学到的所有专业知识,
都用上了。从结构力学,到光影理论,再到建筑心理学。我将那张对比图里的每一个细节。
都像做解剖实验一样,一层层剖开。“现在,请大家注意看这两张图的阴影部分。
”我将细节放大。“埃尔文先生的手稿,用的是炭笔,他的阴影是有温度的,有颗粒感的。
而这张所谓的‘手稿复印件’,它的阴影,是用电脑软件的模糊工具做出来的,
边缘过渡生硬,缺乏层次。”“再说线条。请看这个转角,我的设计里,
这是一个带有弧度的钝角,因为我希望进入这个空间的人,
能感受到一种被包裹的、温柔的压迫感。”“而这张‘手稿’,为了模仿我的结构,
硬生生把埃尔文先生标志性的直角,用PS的液化工具,
P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违反结构力学的扭曲弧度。”我没有嘶吼。没有愤怒。
只是在讲道理。但这种极致的专业,本身就是一种最强大的力量。直播间的风向,渐渐变了。
【**……虽然听不太懂,但感觉好牛逼的样子。】【这么一说,
那张手稿图的线条确实有点怪,像是被P过。】【主播好A!
被全网黑成这样还能这么冷静地分析,这心理素质绝了!】【如果这真是构陷,
那也太恶毒了吧!这是要毁掉一个设计师的职业生涯啊!】就在这时。一个ID的出现,
让整个直播间瞬间炸开了锅。
一个带着金色“V”认证的、只在传说中听过的ID——【Abyss】他只发了一条弹幕。
那条弹幕,像一颗深水炸弹。“那张所谓的‘手稿’,是伪造的。光源方向逻辑错误,
结构投影计算不成立。另外,埃尔文先生是左撇子,他的排线方向是从右上到左下。
而这张图的排线,是典型右撇子的习惯。”“苏念,你很有天赋。别被垃圾毁了。”紧接着。
屏幕上亮起了刺眼的光芒。【Abyss】送出【嘉年华】x1004Abyss是谁?
在设计界,这个名字就是一个神话。
他是近十年来唯一一个包揽了普利兹克、金块奖、阿卡汉三大顶级建筑奖项的华人设计师。
他从不公开露面,从不接受采访,神秘得像一个幽灵。但他设计的每一个作品,
都成了举世闻名的地标。他是这个行业金字塔顶端的存在。他的出现,
和那一百个价值三十万的嘉年华。像一场十二级的地震,瞬间打败了整个舆论场。
我的直播间,在线人数从几千,瞬间飙升到几百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