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即逝。
很快到了县试前两日,吴裴文早早便租好了一辆牛车。
那牛车些陈旧,但胜在空间还算宽敞,能容纳下他和几个学生。
只需要耽搁几天时间,他们的行囊也是很简单。
他将几人招呼上车,牛车就朝着县城驶去。
离县城越近,他们越能感受到,与村里不一样。
一进城,那高大雄伟的城墙,吸引几人的目光。
厚实的城墙环绕着县城,城墙上还设有箭楼、角楼,威严耸立。
这些建筑,苏正以前还只是在书上读到过。
真的看到,果然比书上描述的更壮观。
城内一路繁华景象,府邸、宅院尽显富贵之气。
大街小巷两侧,各类店铺琳琅满目。
绸缎庄、珠宝店、米铺药铺,茶楼酒馆应有尽有。
看到道路上穿梭着装饰精美的马车牛车,此时他们的牛车就显得有些寒酸。
苏正在内心感叹:这就是书上说的“繁荣昌盛”吗?
据说县城里还有很多书院,不知道那里会是什么样子。
一路观来,不知不觉就到了别院门口。
吴先生说不用去客栈,他有一个好友,刚好有空置的别院在附近,他借来一用,还能为大家省去一笔开支。
都以为是沾了先生的光,大家纷纷向他道谢。
吴裴文却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这两日并不考试,他们吃住都在别院。
别院在离县衙不远的地方,考院又紧邻县衙。
所以,从这里去到考院,不用坐牛车。
别院白墙黑瓦,门口有两棵高大的罗汉松,枝叶繁茂。
走进别院,庭院里种着好些梅花,此时正开的娇艳。
里面有管事出来迎接他们,带着几人下去安置好各自的物品。
吴先生的朋友还专门留有下人,照料他们这几日的生活起居,看来这关系怕是不一般。
中午他们在牛车上吃了干粮,现在离晚饭尚早。
吴裴文准备先带他们去看考院,明日人多,他们刚好可以在家温习。
他们来到考院外,虽然现在不能进入,但至少知晓了它外面是什么样子。
东寻县的考院,是单独修来用于县考。
考院的大门高大宏伟,门楼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考院里面设有门厅、正厅、号舍等。
号舍里面又分考间与起居室,考间十分狭小,只能容下一个人。
几排号舍间有甬道,甬道地面用石板铺成。
整个考院可容纳几百人。
历年参加县试的人相对较多,因此修的也比较大。
苏正几人看着这气派的考院,内心激动不已。
他们考试期间,由考院的伙房统一发放吃食。
接下来的五天,他们吃住都会在考院里面。
他们一同前来的张鸣,三年前已经参加过一次县考,年龄也是这群人中最大的,将要满十七岁。
来的路上,张鸣还给大家讲述了上一次考试的经验。
看完考院,一行人回到别院。
今日赶路也很疲累,吴先生让大家吃了晚饭早点歇着。
吃饭时,看着满桌子的肉菜,苏正无从下筷。
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好吃的。
他想到在家里,一个鸡蛋娘都要省给他吃,心中一阵酸楚。
客房虽然布置得简单,但都是他们一群人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每个房间都点了好几支蜡烛,那蜡烛又粗又长,火焰明亮,照得房间亮堂堂的。
他们从小到大,在晚上还没见过这么亮的屋子呢。
苏正躺在床上,看着雕花的床顶,摸着柔软的被子。
在这么亮的房间里,他都舍不得睡着。
今日被牛车颠了半天,这会儿也是困极。
苏正从床上起来,把房间里了蜡烛一一吹灭。
考试那日,吴裴文把他们送去考院。
考院门口早已人山人海。
吴裴文看着他们走进考院,心中是既期盼又担忧。
反正帮不上忙,他去别院等着就是。
“哈哈哈,我怕你一个人太无聊,来陪陪你。”
人还没到面前,声音就传了过来。
吴裴文没想到李明远来得如此快。
“确实难得,以往我带学生来考试,李大忙人,可是从来没空瞧我一眼。”
李明远听出来他语气中的酸意,也不在乎。
“我以前是天南地北的跑,现在我一般不会去太远,最近没什么大的单子,人就闲了下来。”
“走,书房去手谈几局,如何?”
“正好,我看看你的棋艺退步没有,整日忙着做生意。”
“我本来棋艺就不好,要不然,我学问怎么不行。”
……
接下来几天,两人总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偶尔下下棋,钓钓鱼。
有时候谈论一下学生们的情况,有时候也会聊聊生意场上的趣事,时间倒是过得也快。
考试最后一日,吴裴文提前到了考院门口。
考院门口聚集了许多人,大家都焦急地等待着。
等他们陆续出来,吴裴文感觉几人比进去的时候都憔悴了不少。
除了苏正跟张鸣比较淡然,其他几人都是蔫头蔫脑。
吴裴文并不多说什么。
今日他们反正也赶不回去,就在别院里修整一番,明日一早再出发。
苏正觉得还行,里面的伙食,虽然比不上在外面吃的,但是比起家里来还是极好的,每日还能吃上一点肉和鸡蛋。
只是那个睡觉的榻太硬了,没有家里的稻草铺睡着舒服。
被子除了一股子霉味,倒也没有其他怪味。
这天晚上厨房还特意加了菜。
吴裴文暗自好笑,这个李明远,为了苏正,也是煞费苦心。
看看旁边安静吃饭的苏正,他好像根本不会像其他人那么在意吃什么,什么好吃。
他没有问苏正这次考试如何。
其他人回来后讨论这次答题,苏正也是在旁边认真地听着。
吴裴文满意地点了点头,性格沉稳一点好,这才刚刚开始,切忌心浮气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