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这话一点儿不假,苏正这几天在县里,虽说吃得好,
住得好,但他心里头始终都不踏实。那县里的繁华,对他来说就像镜花水月,
远不如自家的小屋。直到他坐上回家的牛车,听着那“吱呀吱呀”的声响,
感受着牛车在土路上的颠簸,他整个人才放松下来。跟来时一样,还是午后,
牛车才回到大河下村。村里的人早就盼着他们回来。在村庄里,进学堂念书,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多认识几个字。很少有人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
就算有人中了童生或者秀才,可后面的路都难以走下去。有好些秀才,
考了十几二十年才能考上举人。那高昂的费用,家里都无力支撑。看到牛车远远地行来,
村口一下子围了好些人。除了村长一家,也有一些凑热闹的村民。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猜测着这次考试的结果。陈秀算着时间,在门口坐着。手里虽然做着绣活,但仔细看,
那针脚哪里有平日里的均匀。“阿正!”二牛扯着大嗓门,朝着牛车使劲挥手。
他可是盼了一下午。等阿正回来,一定要问问县里是什么样子,他还没去过呢。“二牛哥。
”苏正利落地跳下牛车。脸上虽然带着几分疲惫,但更多的是回家的喜悦。
他跟长辈们打过招,就与二牛一同往回走。“阿正,东寻县大不大?人多不多?
”二牛抛出一连串的问题,眼睛里闪着好奇的光。“很大,人很多。
”苏正回忆着县里的景象,那热闹的街道,摩肩接踵的人群,就像一幅画卷在他眼前展开。
“那里吃的东西跟我们一样吗?”二牛咽了咽口水。“当然一样,只是做法上有些差异。
”苏正仔细想了想,县里的食物做法和种类更多,但大体上的食材和口味还是和村里差不多。
“他们是不是比我们这里的人白?”二牛摸了摸自己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有些羡慕地问道。
“县城里的人劳作少,自然是白的。”“你说我要是去那里,找个什么活好呢?找得到吗?
”……两人一路聊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门口。“阿正我先回去了,下次再问你。
”二牛还要赶着回去挑水,说完就转身离去。“娘,我回来了。”苏正走进院门,
看到陈秀坐在那里,心里一阵温暖。“累了吧,快过来坐。”陈秀看到儿子回来,
眼里满是心疼。这是母子两人第一次分开这么久,两人的眼眶都微微湿润了,
但心里却是开心的。“你怎么瘦了?”陈秀上下打量着苏正,心疼地说道。“哪里瘦了,
是这几天没有晒到太阳,变白了,看起来就瘦了。”苏正故意打趣着自己。
“您的腿怎么样了?”“好着呢,只是还不能用力,走动是没问题的。”听她这么一说,
苏正也就放下心来。母子两人都没有谁说到这次县试的事,就像平日聊家常一样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