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纪元:吞噬者入侵

黑科技纪元:吞噬者入侵

主角:程远林夏
作者:枕书仙

黑科技纪元:吞噬者入侵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8-08

第一章异常信号程远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眼睛紧盯着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

国家天文台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七号"正在处理来自深空监测阵列的最新数据,而他,

作为首席天体物理学家,负责分析这些可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数字。

"这不可能..."程远喃喃自语,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再次核对计算结果。

屏幕上的红色轨迹线清晰显示:一颗直径约三百米的小行星正在以异常轨迹接近地球,

预计72小时后撞击蒙古高原。但最令人不安的不是撞击本身,

而是这颗小行星表现出的特性——它的反照率异常高,

轨道调整方式不符合自然天体的力学规律,而且,它似乎在主动规避人类的监测卫星。

"像是有人驾驶的一样。"程远背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吓得他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他转头看到天文台台长李卫国严肃的面孔。"李台长,

您什么时候...""我已经看了半小时了。"李卫国指了指旁边的小屏幕,

"从你第一次发现异常开始。叫上王教授和刘博士,我们开个紧急会议。"三小时后,

国家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程远站在投影屏前,向一屋子军方和政界高层汇报他的发现。

"...综上所述,

这颗编号2023-XB1的小行星有97.3%的可能是人工制造的物体,

其技术特征远超人类现有水平。"程远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我怀疑...我们可能面临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外星文明的首次接触。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国防部长猛地站起来:"程博士,

你是在暗示外星人即将入侵地球?""我不确定他们的意图,"程远诚实地说,

"但从轨迹分析,这明显是一次有针对性的撞击。如果是和平访问,

完全可以选择更温和的方式。""假设你的推测正确,"国家安全顾问冷静地问道,

"我们有多少准备时间?"程远看了看手表:"精确计算是63小时22分钟后撞击发生。

但考虑到物体的智能表现,它可能会加速或改变轨迹。"会议结束后,

程远被带到了一间保密会议室。里面只有三个人:李台长、国防部长,

以及一位他从未见过的白发将军。"程博士,"将军开门见山,"我是战略支援部队的赵刚。

从现在起,你被编入'昆仑计划'特别研究组。你的任务是分析这颗'小行星'的技术构成,

找出可能的应对方案。"程远眨了眨眼:"昆仑计划?""国家最高机密黑科技研发项目。

"李台长解释道,"二十年前启动,专门研究可能改变文明进程的前沿科技。

"赵刚递过一个加密平板:"这里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两小时后,直升机会送你去基地。

收拾一下必需品,不能告诉任何人去向。"程远接过平板,手指划过屏幕,

温超导体、神经接口技术、等离子体护盾...这些都是理论上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科技,

而中国居然已经在秘密研发。"我...我需要我的研究团队。"程远说。"已经安排好了。

"赵刚点头,"王教授、刘博士和你的助手小林都会加入。但你是首席科学家,责任重大。

"程远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担子突然沉重如山。人类可能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而他,一个刚满三十五岁的天体物理学家,竟然成了第一道防线。

第二章昆仑基地直升机降落在西北某处群山环绕的秘密基地时,天已经亮了。

程远透过舷窗看到,所谓的"基地"实际上是一系列嵌入山体的建筑群,

伪装得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欢迎来到昆仑。"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年轻女子在停机坪等候,

她伸出手,"我是林夏,量子工程组负责人,也是你未来几天的向导。"程远握住她的手,

注意到这位女科学家看起来不超过三十岁,眼睛却有着罕见的锐利和智慧。"程远。

天体物理组...我想现在是'外星科技分析组'了?"林夏微微一笑:"跟我来,

先带你看看我们的武器库。"穿过三道生物识别安全门后,

他们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实验室。

程远倒吸一口冷气——这里简直就是科幻电影的场景:中央是一个直径约二十米的球形空间,

周围环绕着多层工作平台,数百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设备前忙碌。

"这是主实验室,我们叫它'孵化器'。"林夏自豪地介绍,"过去五年里,

这里诞生了十七项足以获得诺贝尔奖的发明——如果它们能公开的话。

"程远的目光被一个悬浮在电磁场中的金属球吸引:"那是...?""室温超导体,

基于我们三年前发现的稀土复合材料。"林夏轻描淡写地说,

"已经在秘密军事卫星上应用了。"程远突然意识到,

昆仑基地的科技水平至少领先外界二十年。这既令人振奋,

又令人恐惧——如果**隐藏了这么多技术,那么世界上其他国家呢?"别胡思乱想。

"林夏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我们之所以保密,是因为这些技术还不稳定,

过早公开可能引发全球军备竞赛。现在..."她指向一个隔离舱,"来看看为什么需要你。

"隔离舱内是一块拳头大小的陨石碎片,表面呈现出不自然的金属光泽。

"这是三个月前在新疆发现的,"林夏说,

"初步分析显示它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合金成分和纳米结构。

最奇怪的是..."她调出电子显微镜图像,"它的内部结构会自主变化,

几乎像是...活的一样。"程远凑近屏幕,

心跳加速:"这太像我们监测到的那颗小行星的光谱特征了!你们早就知道外星科技的存在?

""我们猜测,但不确定。"林夏严肃起来,

"直到你的发现证实了最坏的可能性——这不是偶然的陨石坠落,而是有目的的投放。

"警报声突然响彻整个基地,红色警示灯开始闪烁。"全体人员注意,

"广播里传来赵刚将军的声音,"监测显示目标物体已加速,

预计撞击时间提前至36小时后。重复,36小时后。所有小组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程远和林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恐惧和决心。"看来没时间慢慢研究了。

"林夏拉起程远的手就跑,"直接带你去见'大玩具'!"他们乘电梯下到基地最底层,

来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间。中央矗立着一个庞然大物——高约十五米的环形装置,

周围连接着数十根粗大的电缆和管道。"这是...?"程远瞪大眼睛。

"我们的王牌——等离子体护盾发生器原型机。"林夏骄傲地说,

"理论上可以制造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能量屏障,抵挡任何物理或能量攻击。

"程远绕着装置走了一圈,

专业本能让他迅速理解了基本原理:"利用量子约束的等离子体环作为介质...天才!

但能源问题怎么解决?我看到没有传统反应堆。

""因为我们在下面两公里处建了个微型核聚变发电站。"林夏神秘地笑了,

"三年前突破的惯性约束技术,虽然只能维持小规模持续反应,但足够驱动这个护盾了。

"程远突然感到一丝希望:"如果能在撞击前部署这个...""问题在于,

"林夏叹了口气,"它从未在如此大尺度上测试过。而且我们只有一台原型机,

不可能保护整个国家,更别说整个地球了。""那就优先保护关键设施。

"程远迅速进入状态,"发电站、数据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只要能保住文明的火种,

我们就有反击的机会。"林夏点点头:"赵将军已经在组织疏散和关键设备转移了。

但我们需要更多关于那个外星物体的信息来调整护盾参数。"程远拿出随身平板,

调出最新的监测数据:"根据轨道变化分析,它现在更像是在'瞄准'而非单纯坠落。

我怀疑内部有智能控制系统,甚至可能是某种...登陆舱。""你是说里面可能有外星人?

"林夏皱眉。"或者更糟——某种自主运作的机器。"程远想起那块会"变化"的陨石碎片,

"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和进化的外星纳米技术。"警报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急促。"程博士,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