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轨密语

光轨密语

主角:林砚苏砚辞
作者:罩下嘉鱼漾晚南

光轨密语第3章

更新时间:2025-10-18
全文阅读>>

2019年元旦的前一天,山区的雪下得很大,整个村子都被裹在一片白茫茫里。可粮仓改造的剧场里,却热闹得像过年——村民们送来刚编好的竹编栏杆,孩子们拿着彩笔在土布幕布上画画,林砚的镜头不停地记录着这一切。他今天穿了件红色的薄款羽绒服,衬得他肤色更白,墨色眼眸里满是笑意,偶尔和孩子们互动时,会弯腰耐心听他们说话,侧脸的线条柔和了许多,高挺的鼻梁上沾了点雪沫,平添几分少年气。苏砚辞则在舞台上调试着追光灯,她穿了件浅粉色的毛衣,外面套着白色的羽绒服,头发松松地披在肩上,雪落在发梢,像撒了一层糖霜,琥珀色的眼睛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抬手调整灯头时,袖口滑落,露出一截冷白的手腕,腕骨纤细得仿佛一折就断。

这一个月来,他们遇到了不少麻烦:有地产商派人来“游说”苏砚辞,说只要她放弃古戏台修复的想法,就给她投资建个人设计工作室;也有官员找林砚,想让他“手下留情”,不要把公益款的事情闹大。可他们都没妥协——苏砚辞把地产商的游说录音发在了网上,让更多人知道了资本对文化遗产的觊觎;林砚则把官员的说情视频交给了纪检部门,为公益款的调查提供了关键证据。而在一次次共同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也悄然升温:他会在她熬夜改图时,默默煮好夜宵,看着她吃完才离开,偶尔会帮她拂去落在图纸上的碎发;她会在他拍摄冻伤手时,悄悄递上暖手宝,还会帮他轻轻揉搓指尖,指腹的温度透过薄茧传来,让林砚的心尖都发颤。指尖相触的瞬间,再也没有了最初的躲闪,只剩下默契的温柔。

现在,剧场终于要完工了。苏砚辞设计的追光灯很特别,有三个灯头,能投射出不同的光影图案。她调试好最后一个灯头,转身时没注意脚下的电线,身体猛地往前倾——林砚眼疾手快,几乎是瞬间冲过去,伸手揽住她的腰,将她稳稳拉进怀里。她的后背贴在他的胸膛上,能清晰感受到他有力的心跳,浅粉色毛衣的柔软触感透过羽绒服传来,让林砚的手臂都有些发僵。苏砚辞的脸颊瞬间红透,像染上了上好的胭脂,连耳尖都红得滴血,她下意识想挣开,却被林砚收紧了手臂——他的手掌宽大,覆在她纤细的腰肢上,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小心点。”林砚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带着温热的气息,扫过她的耳廓,让她的身体轻轻颤了颤,“一会儿孩子们表演的时候,记得看追光的变化——有个惊喜。”

苏砚辞点点头,声音细若蚊蚋:“知道了。”林砚慢慢松开手,却没完全放开,指尖还轻轻搭在她的腰侧,直到她站稳,才缓缓收回手,掌心残留的柔软触感让他有些失神。

晚上七点,校园剧《戏台守护者》正式上演。当追光灯第一次亮起,暖黄色的光线落在穿着手工缝制戏服的孩子们身上时,台下的村民们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苏砚辞站在舞台侧幕,双手攥着幕布的一角,琥珀色的眼睛紧紧盯着台上,睫毛在灯光下投出浅浅的阴影。情节进展到**时,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追光灯的开关——三个灯头的光同时投射到幕布上,冷白、暖黄、浅金三色光影叠加,竟渐渐勾勒出一座完整的古戏台轮廓,飞檐翘角、雕花梁木都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得仿佛下一秒就要从幕布上走下来。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连孩子们的呼吸声都能听清,过了几秒,爆发出比之前更热烈的掌声,还有村民激动地喊着“好!太像了!”。林砚的镜头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幕,也捕捉到了台下某个人的表情——那个之前被质疑挪用公益款的官员,看到古戏台轮廓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像涂了一层白灰,下意识地想往后缩,却被旁边的村民挡住,只能僵硬地坐在原位。拍摄间隙,林砚快步走到苏砚辞身边,悄悄握住她的手——她的手有些凉,指尖微微颤抖,却紧紧回握他,两人的手心都沁出了汗,却舍不得松开,仿佛要通过这紧握的手,传递彼此心中的激动与骄傲。

演出结束后,林砚把这段追光形成古戏台的素材剪进了纪录片里。他给纪录片起名为《光轨密语》,因为他觉得,苏砚辞的设计、孩子们的表演、村民们的支持,还有他们对抗黑幕的每一步,都像一条条光轨,最终汇聚在一起,说出了一个关于坚持与理想的秘密,也藏着他们悄然滋生、愈发浓烈的感情。

三个月后,《光轨密语》入围了国际纪录片大奖。颁奖礼那天,林砚和苏砚辞一起站在红毯上——林砚穿了一身黑色西装,衬得他身姿挺拔,清隽的五官在灯光下更显立体,墨色眼眸里只映着身边的人;苏砚辞则穿了一条白色的曳地长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光轨图案,冷白的皮肤在裙装映衬下像上好的羊脂玉,琥珀色的眼睛里闪着星光,挽着林砚手臂的手指上,戴着一枚极简的银戒,是林砚特意为她选的,戒面刻着小小的“光”字。

当主持人念出“最佳纪录片——《光轨密语》”时,全场掌声雷动。林砚牵着苏砚辞的手走上领奖台,接过奖杯时,他的目光始终落在苏砚辞身上,声音温柔却坚定:“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相信,每个平凡人心里都有一束光,而我们要做的,只是帮他们把光举得更高一点。”他顿了顿,转头看向苏砚辞,墨色眼眸里满是深情,“特别感谢苏砚辞女士,没有她的坚持与智慧,就没有这部纪录片,也没有今天的我。她是我的战友,是我的光,是我想一直并肩走下去的人。”

苏砚辞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掉下来,她接过话筒时,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却格外清晰:“这束光里,有孩子的梦想,有工匠的坚守,也有对真相的执着。它可能会被黑暗暂时掩盖,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让它顺着光轨,走到所有人面前。”她看向林砚,嘴角扬起温柔的笑,左侧脸颊的梨涡清晰可见,“还要感谢林砚,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他一直陪着我,给我力量。遇到他,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