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项——应答”许宫令的声音在殿内回荡,银丝步摇垂下的珠串纹丝未动。
乐昭澜抬眼望去——正前方三张紫檀案几后,太后派来的许宫令居中,
皇后心腹崔尚仪执笔在侧,而李嬷嬷的戒尺横在案头。在一旁,
太监轻轻地掀开了金漆托盘上的红绸,仿佛揭开了一个神秘的面纱,
露出了五枚缠着各色丝带的玉签,它们静静地躺在托盘里,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抽题作答,
言止有度。”随着这句话的响起,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起来。尉迟茉不慌不忙伸出手,
缓缓地从托盘里抽出了一枚绯色的玉签。太监见状,
立刻尖声念出了题目:“《论嫔妃母族于前朝之益弊》。”尉迟茉稍稍沉默了一下,
然后轻声说道:“家姐常言,嫔妃母族当如春雨润物。”她那紫色的衣袖轻轻摆动,
垂落下来,恰好遮住了她腕间若隐若现的暗纹。“既不可干政乱纲,
亦不可畏缩无为——譬如北疆战乱时捐献军饷,江南水患时施粥赠药,方是正道。
”崔尚仪手中的笔在听到尉迟茉的回答后,微微一顿,笔下的墨迹也稍稍有些停滞。
她自然明白尉迟茉这番话的深意,表面上是在夸赞嫔妃母族的行为,
实际上却是在暗讽皇后母族近日强占民田之事。顾秋狸嘴角微扬,
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那翠色玉签上的题目——《评‘女子无才便是德’》,
轻摇着手中的团扇。那扇面上用金线绣着一朵盛开的牡丹,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仿佛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才德本是一体,不可分割。”顾秋狸的声音清脆悦耳,
却又带着一丝让人难以忽视的坚定,“若无才学,又怎能明辨忠奸善恶呢?
一个人若是没有足够的学识和见识,便很容易被人误导,甚至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然而,仅有才学而无德行,那才学便如同伤人的利器一般,
不仅会伤害他人,更会反噬自身。”说到这里,顾秋狸突然将扇面转向了陆明姝,
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呢?”陆明姝脸上依旧挂着淡淡的笑容,
只是那笑容有些僵硬。她微微垂首,避开了顾秋狸的目光,轻声说道:“姐姐所言极是。
”然而,在她宽大的衣袖之中,却有一只手紧紧地掐住了掌心,指甲深深地陷入了皮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