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刺耳的电钻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一辆印着“城市更新”logo的黑色轿车停在街口,下来一个穿着熨烫笔挺西装的年轻人。他叫林野,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他就是新来的项目总监,负责福兴里的拆迁工作。
林野的团队扛着测绘仪器,跟在他身后,准备进场。
“站住!”
一声怒喝自身后传来。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里端着刚刷完的油漆桶,气势汹汹地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为首的是福兴里的老住户,曾经也是木匠的赵大爷。他脸上的皱纹拧成一团,眼睛通红。
“你们这些挨千刀的,还敢来?我们福兴里几百年的根,你们说拆就拆?我今天就把这油漆,泼你们身上!”说着,赵大爷就要动手。
“赵大爷,您冷静点!”林野上前一步,试图讲道理,“我们是来规划,来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的……”
“改善个屁!”一个鸡蛋“啪”地一声砸在林野的西装肩上,蛋清蛋黄混着雨水往下淌。人群瞬间炸开了锅,咒骂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败家子!”
“把你爹的牌位挖出来,让你看看他怎么建的这条街!”
“滚出福兴里!”
林野僵在原地,昂贵的西装瞬间变得狼狈不堪。他身边的下属想上前,被他一个眼神制止。他默默承受着这一切,脸色铁青。他知道,自己在这里,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回到临时办公室,林野脱下湿透的西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陈旧的木盒子。盒子里,是他父亲留下的遗物。他翻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用工整的字迹记录着福兴里大大小小的故事。
在一张夹着的黑白照片背面,他看到了父亲的字迹:“阿婆,这件虎头鞋做得真精神,谢谢您。”
照片上,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父亲,穿着一双憨态可掬的虎头鞋,笑得灿烂。而鞋子的**者,正是周阿婆。
林野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觉到,自己要摧毁的,不仅仅是几栋旧房子。
与此同时,社区活动中心的小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调研”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小满,一个刚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社区营造师,正**澎湃地向在座的几位大爷大妈展示她的PPT。她皮肤白净,扎着马尾,说话带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语速很快,充满了各种新鲜的词汇。
“各位叔叔阿姨,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打造一个‘共享手作工坊’!引入设计师,把大家的老手艺和新设计结合起来,开发文创产品。同时,这里可以作为社区客厅,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人流,提升价值!这样,就算不拆,大家的生活品质也能提高,房子说不定还能增值!”
她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听众却一脸茫然。
一位戴着毛线帽的大妈率先发难:“小姑娘,你说的那些,我听不懂。我就问你一句,你们是不是要拆了这里建大商场?”
小满一愣:“不不不,我们是做‘有机更新’,保留……”
“得了吧!”另一个大爷打断她,“我听明白了,就是先画个饼,把我们哄高兴了,然后再赶我们走!我活了六十多岁,这种事儿见多了!你们这些城里来的娃娃,心思花里胡哨,我们不信!”
“对,我们不信!我们宁可住漏雨的屋子,也不要你们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滚回你的洋学堂去吧!”
小满的笑容僵在脸上。她精心准备的方案,还没来得及落地,就胎死腹中。她看着眼前这些固执又充满戒备的老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福兴里,就像一块捂不热的石头,冰冷而又坚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