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陶禾衣自愿冲喜嫁给病弱丈夫,她自小喜欢他,知道如果不是他身子弱,以他的才学与性情,这门婚事不会轮到她头上。婚后她细心照料夫君身体,盼他康健。成亲第二年,家里来了位客人,夫君很高兴地和她介绍:“这是为夫昔日同窗,赵霁云。”禾衣好奇抬眼看了一眼,对上一双温润含笑的眼睛,她心想,夫君性子和善,他的朋友果然也是温柔的人。赵霁云时不时会来做客,禾衣每每亲手做饭招待。一个多月后,夫君病危,禾衣想尽办法找大夫寻灵药,可夫君依旧日渐衰落,大夫说他活不过七日。禾衣伤心欲绝,想起赵霁云出身世族,她知晓有些灵药只有世族豪贵手里有,主动上门求药,她想着,他与夫君是好友,必不会眼睁睁看着夫君死。--那日,赵霁云坐在凉亭中,看着她,轻轻笑了一下,慢条斯理打量她许久。“你想求药,可以,但我也有想要的要从你这里拿。”“赵公子,那你要什么?”“我要你。”
徐州城下了雪,整座城都裹上了白,天气寒凉,一个黑瘦的瘸腿小丫头提着裙子从街上掠过,又飞快地朝着城北小巷尽头的那间院子奔去,人刚到门口,便往里喊:“娘子,我回来了!”
偏房的窗子本是开着的,窗里坐着的女子抬起头朝外看来,露出羊脂白玉般的脸,眉眼如画,乌黑的发用一根简单的翠叶玉簪挽起,露出纤长脖颈,温婉而娴静,见到小丫头后唇角便抿起笑来,“一路上可还好?”
麦黄虽是早已看……
因着方才的变故,陶禾衣带着麦黄从偏房出来后只低着头与人见礼,没有抬头再去看对方。
只听夫君和她介绍,年青男子名赵霁云,七八年前曾在东篱书院读过一年书,两人有同窗之谊,后来赵霁云回了京里,一直到现在才重新遇上。
“嫂夫人不必多礼,今日突然拜访,是在下叨扰了。”男子回了一礼,听着那音调仿佛就能想到他含笑的眉眼。
禾衣没有再多说,带着麦黄去了灶房那儿,婆母不在,……
李齐光身子病弱,熬着坐在堂屋里与赵霁云相谈不过是因着发现对方与自己脾气极相投,他这会儿没甚力气送客了,便偏头对陶禾衣道:“禾娘,你替我送送云弟。”
小户人家虽没什么讲究,但陶禾衣也是头一回天黑了送客,不过她点了点头,注意力只在自己丈夫身上,声音清亮温婉:“你坐会儿,等我回来一起回屋。”
李齐光满目温情地看着妻子:“好。”
陶禾衣这才看向赵霁云。……
因着下雪,陶禾衣担心李齐光会犯病,每年冬天他总要在床上躺个十天半月,但没想到这次下雪身子倒是撑住了,在家歇了两日都没有犯病。
李齐光心中高兴,第三日就要回书院去,虽说妻子温婉娇俏,可他还有半颗心在书海,喜好读书,更喜好与人交谈策论观点。
可陶禾衣不舍,更想他留在家中读书,她一边慢吞吞替李齐光戴腰带,一边轻声说:“二郎,在家中再多留几日可好?若是后面几日还要下雪,天儿更……
东篱书院不在城中,在城外山脚下,地处僻静,又临山傍水,是当初李奎明辞官后用所有积蓄买下的一处院子改建的,适合学子静心读书。
城里到书院坐马车还得半个多时辰,陶禾衣回玉器铺时去得匆忙,身上穿的还是家中轻便的衣裙,还没带银两,所以带着麦黄又回了一趟家。
刚推开门,却听到里面婆母埋怨的声音:“一天到晚摆弄个破玉器,连家都不顾了,我半月没回来,到处都是灰!”
麦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