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高乐机场的初见惊喜清晨六点的戴高乐机场,晨曦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
在光洁的大理石地面上洒下金色的光斑。傅辰推着行李车,
目光紧紧锁在出口处——白澜穿着一身米白色的羊绒大衣,浅棕色的卷发披在肩头,
手里拎着一个绣着“云纹”的云锦手包,正是婚礼前她亲手绣的。她刚走出海关,
就看到了傅辰,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盛满了巴黎的晨光。“等很久了吗?
”白澜快步走过去,自然地挽住傅辰的胳膊,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气。
她怀孕刚满三个月,小腹还不明显,但傅辰依旧小心翼翼地帮她拂掉肩上的碎发,
动作轻柔得像对待易碎的云锦。“刚到,”傅辰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
指了指行李车上的保温袋,“里面温着燕窝粥,飞机上没怎么吃东西,先垫垫肚子。
”保温袋是定制的云锦面料,上面绣着他们名字的首字母,在晨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
白澜打开保温袋,温热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舀起一勺,
突然发现粥碗边缘贴着一张小小的苏绣贴纸,
是一朵迷你的腊梅——去年冬天他们在别墅庭院里赏梅时,她随口说喜欢腊梅的坚韧,
没想到傅辰记到了现在。“你连这个都准备了?”白澜抬头看他,眼里满是笑意。
“我们的蜜月,每一刻都要像苏绣一样精致。”傅辰接过她手里的勺子,亲自喂她喝了一口,
“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带你去吃你想吃的法式甜点。”车子驶出机场,
沿着塞纳河向市区行驶。白澜靠在车窗上,
看着窗外掠过的梧桐树林——树枝上还挂着零星的残叶,在风中轻轻摇曳,
像极了她绣绷上未完成的纹样。傅辰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玉镯,
那是祁家的传家宝,如今在巴黎的晨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酒店我选在了玛黑区,
”傅辰轻声说,“楼下就是一家百年刺绣工坊,下午可以带你去看看。
”他知道白澜对传统工艺的痴迷,早在筹备蜜月时,就查遍了巴黎的非遗工坊,
把每一个可能让她感兴趣的地方都记在了笔记本上。白澜转过头,看着傅辰认真的侧脸,
突然觉得这场蜜月比她想象中还要温暖。她原本以为,蜜月只是单纯的旅行,
却没想到傅辰会把她的热爱融入每一个细节——就像他们婚礼上的云锦地毯、苏绣屏风,
每一处都藏着他的用心。二、玛黑区的刺绣奇缘下午两点的玛黑区,阳光透过狭窄的街道,
在鹅卵石路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傅辰牵着白澜的手,
走进一家挂着“L'AtelierdeBroderie”招牌的小店。
推开木门的瞬间,清脆的风铃响起,店内弥漫着丝线和布料的淡淡香气。
店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名叫索菲,看到白澜手里的云锦手包,
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是中国的云锦?我在十年前的非遗展上见过,太美了!
”她的中文带着淡淡的法语口音,却格外流利。白澜有些惊讶,连忙点头:“是的,
这是我自己绣的云纹。您也喜欢传统刺绣吗?”索菲笑着拉过她们,
指着墙上挂着的刺绣作品——一幅《巴黎圣母院》的绒线绣,每一块砖石的纹理都清晰可见,
甚至能看到窗棂上雕刻的花纹。“我从十五岁开始学刺绣,做了五十年了,
”索菲拿起一根银色的丝线,在灯光下轻轻晃动,“你们中国的苏绣、云锦,
是世界上最精致的工艺,我一直想学习,却没机会去中国。”傅辰看着白澜眼里的光芒,
轻声说:“澜澜,你可以跟索菲女士交流一下苏绣的针法。
”他早就看出白澜对这家工坊的兴趣,特意提前跟索菲沟通过,希望能给她一个惊喜。
白澜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迷你绣绷——那是许岁岁送给她的新婚礼物,绣绷是梨花木做的,
上面已经绣了半朵牡丹。她拿起一根金线,向索菲演示“虚实针”的技法:“您看,
用这种针法绣牡丹的花瓣,能让颜色过渡更自然,就像真的花瓣一样有层次。”索菲凑过去,
眼睛紧紧盯着绣绷,手里还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太神奇了!我们的绒线绣注重立体感,
你们的苏绣却这么细腻。”她突然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个锦盒,
里面装着一枚绣着鸢尾花的胸针,“这是我年轻时绣的,送给你,作为我们工艺交流的礼物。
”白澜接过胸针,鸢尾花的花瓣用银色和紫色的丝线层层叠加,精致得像真的一样。
她连忙从云锦手包里拿出一个小香囊,那是她出发前特意绣的,上面绣着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边缘缀着细小的珍珠:“这是我的回礼,希望您喜欢。”索菲接过香囊,
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样,感动得眼眶都红了:“我会把它放在我的展示柜里,
告诉每一个来这里的人,这是来自中国的苏绣,是我收到过最珍贵的礼物。”离开工坊时,
夕阳已经西下。傅辰牵着白澜的手,走在玛黑区的小路上。白澜把索菲送的胸针别在大衣上,
轻声说:“没想到在巴黎也能遇到懂传统刺绣的人,还能交流针法,这比看任何景点都开心。
”“只要你喜欢,以后我们可以去更多地方,看更多传统工艺。”傅辰停下脚步,
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相机,“刚才没来得及拍照,现在给你和你的‘战利品’合个影。
”白澜笑着站在梧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身上,
胸针上的鸢尾花在光影中闪着微光。傅辰按下快门,把这一刻的美好定格——他知道,
这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他们蜜月里,关于热爱与传承的珍贵记忆。
三、塞纳河上的烛光晚餐晚上七点,塞纳河上的游船缓缓启航。
傅辰牵着白澜走进顶层的甲板,这里已经被精心布置过——餐桌上铺着白色的桌布,
中央摆着一个小小的云锦花瓶,里面插着两朵新鲜的红玫瑰;四周挂着串灯,
像星星一样在夜色中闪烁;远处的埃菲尔铁塔亮着灯,金色的光芒倒映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这是我特意请游船公司布置的,”傅辰帮白澜拉开椅子,指着花瓶上的纹样,
“云锦花瓶是鹿悠悠特意做的,上面绣的‘并蒂莲’,象征我们永远在一起。”白澜坐下,
指尖轻轻拂过花瓶上的纹样——鹿悠悠的云锦工艺越发精湛,每一根丝线都排列得整整齐齐,
花瓣的层次感十足。她抬头看向傅辰,发现他今天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
胸前别着一枚苏绣徽章,正是婚礼上她为他绣的,上面绣着他的名字。
“你今天还戴着这个徽章。”白澜轻声说,眼里满是温柔。“当然,”傅辰拿起刀叉,
帮她切好面前的牛排,“这是你亲手绣的,不管去哪里,我都会戴着。
”游船缓缓驶过巴黎圣母院,白澜看着窗外的建筑,
突然想起下午在刺绣工坊的经历:“索菲说,她的女儿不愿意学刺绣,
担心没人能传承她的手艺。其实不管是法国的绒线绣,还是中国的苏绣,都需要有人去守护。
”傅辰放下刀叉,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们更要把汉风阁做好,
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传统文化。等我们的宝宝出生,我们就带他来这里,告诉他,
不同国家的传统工艺都很美,都值得被尊重和传承。”正说着,
服务员端上了甜点——一份法式马卡龙,上面用巧克力酱画着云锦的“云纹”。
“这是傅先生特意让我们做的,”服务员笑着说,“他说您喜欢云锦,
希望您能喜欢这份甜点。”白澜拿起一块马卡龙,轻轻咬了一口,
甜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她看着傅辰,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傅辰,谢谢你。这场蜜月,
你把我喜欢的一切都融入了进来,比我想象中还要完美。”“因为你值得最好的。
”傅辰起身,走到甲板边缘,向她伸出手,“现在,想不想跟我一起跳支舞?”月光下,
埃菲尔铁塔的灯光闪烁,塞纳河的水声轻轻流淌。傅辰搂着白澜的腰,随着轻音乐缓缓起舞。
白澜靠在他的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鼻尖萦绕着他身上的香气,
突然觉得时间仿佛静止了——这一刻,没有汉风阁的忙碌,没有传承的压力,只有她和傅辰,
只有巴黎的浪漫与温柔。“以后每年的纪念日,我们都来一次巴黎好不好?”白澜轻声说,
声音里满是期待。“好,”傅辰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不仅是巴黎,
还要去伦敦、罗马、纽约……去所有你想去的地方,把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都记下来,
等到我们老了,一起慢慢回忆。”游船驶过亚历山大三世桥,
桥上的金色雕像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白澜看着窗外的夜景,突然想起婚礼那天,
傅辰在汉风阁顶层对她说的话——“以后我们一起守护汉风阁,一起传承传统文化”。
她知道,这场蜜月不仅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更是他们共同梦想的延续——他们会带着对传统工艺的热爱,走遍世界,
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的美,让汉风阁的故事,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绽放光芒。
四、卢浮宫的文化共鸣第二天上午十点,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前人头攒动。
傅辰牵着白澜的手,慢慢走进这座艺术殿堂。白澜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连衣裙,
外面套着一件米色的针织开衫,手里依旧拎着那个云锦手包——走到哪里,
她都想带着自己亲手绣的东西,仿佛这样,就能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先去看《蒙娜丽莎》,”傅辰拿出提前做好的攻略,上面标注着每一个必看的展品,
“然后去看维纳斯雕像,最后去纺织品展厅,那里有中世纪的刺绣作品,你肯定会喜欢。
”白澜点点头,目光被走廊两侧的油画吸引——《拿破仑加冕礼》里的华丽服饰,
《自由引导人民》里的动感线条,每一幅画都像在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她突然停下脚步,
指着一幅画里的花纹:“你看,这幅画里的刺绣纹样,跟我们汉服上的‘缠枝莲’有点像。
”傅辰凑过去看了看,笑着说:“确实很像,看来不同国家的传统纹样,
都有相似的美好寓意。”他拿出手机,拍下这幅画,“回去后可以跟苏晓聊聊,
说不定能给她的《汉服纹样图鉴》提供新的灵感。”走到《蒙娜丽莎》展厅,
周围挤满了游客。傅辰让白澜站在前面,自己则轻轻护在她身后,防止人群碰到她。
白澜看着画中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
突然想起小时候傅辰给她讲的故事——那时候他们还在上小学,傅辰总是拿着绘本,
给她讲世界各地的文化故事,从中国的故宫到埃及的金字塔,
从法国的卢浮宫到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还记得小时候你给我讲《蒙娜丽莎》的故事吗?
”白澜转头对傅辰说,“你说这幅画有很多秘密,连科学家都解不开。
”傅辰笑着点头:“当然记得,那时候你还说,以后一定要亲自来看一看。现在,
我们不仅来了,还一起度蜜月,算不算梦想成真?”白澜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幸福。她知道,
很多小时候的梦想,都是因为有傅辰的陪伴,
才慢慢变成了现实——就像他们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一起创办汉风阁,
一起举办盛大的婚礼,现在又一起在巴黎度蜜月。下午两点,他们来到纺织品展厅。
这里陈列着从中世纪到近代的刺绣作品,其中一幅十五世纪的挂毯,上面绣着圣经故事,
人物的表情和服饰的细节都栩栩如生。白澜凑到展柜前,
仔细观察着上面的针法:“这种针法跟苏绣的‘打籽绣’有点像,
都是用丝线打结来形成图案,不过他们的线更粗,立体感更强。”傅辰拿出笔记本,
认真记录着她的发现:“回去后可以跟周师傅交流一下,说不定能融合两种针法,
创造出更特别的苏绣作品。”他知道,白澜虽然怀孕了,但心里一直惦记着汉风阁的工作,
惦记着苏绣的传承。展厅的尽头,有一个互动区,游客可以尝试用传统针法刺绣。
白澜拿起一根丝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试着绣了一朵小小的鸢尾花。傅辰站在一旁,
用相机记录下她认真的模样——阳光透过展柜的玻璃,洒在她的侧脸上,
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像在绣绷前创作心爱的作品。“你绣得真好,
”工作人员看着白澜的作品,忍不住赞叹,“比很多第一次尝试的人都绣得好。
”白澜笑着说:“我在中国学过苏绣,所以对刺绣有点了解。你们的传统刺绣也很美,
很有特色。”离开卢浮宫时,夕阳已经西下。白澜手里拿着刚才绣的鸢尾花,
小心翼翼地放进云锦手包里。傅辰牵着她的手,走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上,
看着远处的玻璃金字塔在夕阳下泛着金色的光芒。“今天收获很大,”白澜轻声说,
“不仅看到了很多珍贵的艺术品,还发现了不同刺绣工艺的相似之处。
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发现融入汉风阁的设计里,让我们的汉服和苏绣作品更有国际视野。
”傅辰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只要你想做,我都会支持你。我们的汉风阁,
不仅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要吸收世界各地的优秀工艺,
让它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平台。”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巴黎的浪漫气息。
白澜靠在傅辰的怀里,看着广场上渐渐亮起的灯光,心里满是憧憬——她知道,
这场巴黎蜜月,不仅是他们爱情的甜蜜旅程,更是他们传承梦想的新起点。未来,
他们会一起带着汉风阁的故事,走遍世界,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让苏绣、云锦这些古老的工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五、蒙马特高地的星空许愿第三天清晨,傅辰带着白澜来到蒙马特高地。
这里的街道蜿蜒曲折,两旁的房子色彩鲜艳,像一幅生动的油画。他们沿着台阶慢慢向上走,
白澜偶尔会停下脚步,看着路边小店橱窗里的刺绣饰品——有绣着巴黎街景的围巾,
有绣着鲜花的手帕,每一件都充满了法式浪漫。“要不要进去看看?
”傅辰指着一家卖刺绣围巾的小店,眼里满是宠溺。他知道白澜对这些小物件没有抵抗力,
尤其是跟刺绣相关的。白澜点点头,拉着傅辰走进店里。店主是一位年轻的姑娘,
看到白澜手里的云锦手包,立刻热情地打招呼:“这是中国的云锦吗?
我去年去上海旅游时见过,特别美!”“是的,这是我自己绣的,”白澜笑着说,
“你们的围巾也很漂亮,绣的巴黎街景很有特色。”姑娘拿起一条绣着蒙马特高地的围巾,
递给白澜:“这条送给你,作为礼物。我很喜欢中国的刺绣,
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中国学习苏绣。”白澜接过围巾,柔软的面料上,
蒙马特高地的风车和教堂栩栩如生。她连忙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苏绣挂件,
上面绣着一朵腊梅:“这是我的回礼,希望你喜欢。如果你以后去中国,
一定要去京都的汉风阁,我们可以一起交流刺绣工艺。”姑娘接过挂件,
激动地说:“真的吗?那我一定要去!到时候你可一定要教我苏绣的针法。”离开小店,
他们继续向山顶的圣心大教堂走去。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
整个巴黎的景色尽收眼底——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塞纳河……都在晨光中静静矗立,
像一幅展开的画卷。“这里的景色真美,”白澜靠在傅辰的怀里,轻声说,
“比照片上看到的还要美。”“那我们在这里拍张合影吧,”傅辰拿出相机,
找了一位游客帮忙,“以后把照片洗出来,挂在我们新家的书房里,
让我们每次看到都能想起今天的美好。”照片里,白澜依偎在傅辰身边,
手里拿着那条绣着蒙马特高地的围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圣心大教堂的白色穹顶在晨光下闪闪发光,成为他们爱情最浪漫的背景。下午,
傅辰带着白澜来到蒙马特高地的一家画室。这里可以让游客自己画一幅油画,作为纪念。
白澜选了一幅巴黎街景的模板,拿起画笔,认真地涂抹起来。傅辰坐在她身边,也拿起画笔,
帮她调色——他没有学过油画,但调出来的颜色却格外好看,跟白澜想要的效果一模一样。
“为了你,我可以学任何东西,”傅辰笑着说,
帮她在画纸上添了一笔——那是街角梧桐树上的一片残叶,淡金色的颜料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恰好补上了白澜没注意到的细节。“你看,这样是不是更像我们早上看到的街景?
”白澜凑近画纸,眼里满是惊喜。她原本只专注于勾勒建筑的轮廓,
却没想到傅辰连树叶的光影都观察得如此细致。“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懂画画了?
”她忍不住调侃,指尖轻轻碰了碰他沾了颜料的手背。“在你忙着研究刺绣纹样的时候,
我偷偷看了很多油画教程。”傅辰握住她的手,让她的画笔落在画纸中央,“来,
我们一起画完这盏路灯,就像我们一起把汉风阁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一样。
”两人的指尖共同握着画笔,在画纸上缓缓移动。淡黄色的颜料晕染开来,
一盏带着复古花纹的路灯渐渐成型,
灯影下还藏着一个小小的“辰”字——那是傅辰悄悄加进去的,像他们之间独有的秘密。
画室里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玻璃窗洒在两人身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像一幅温馨的剪影画。傍晚时分,他们抱着刚完成的油画,坐在圣心大教堂前的台阶上。
白澜把油画放在腿上,手里捧着一杯热可可,
看着广场上渐渐热闹起来的人群——有街头艺人在弹奏吉他,有情侣在低声呢喃,
还有孩子在追逐嬉戏,每一个画面都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你还记得小时候,
我们在京都的公园门口,也看过这样的街头表演吗?”白澜突然开口,声音里满是怀念,
“那时候你还说,以后要带我去看全世界的街头艺术。”傅辰接过她手里的热可可,
帮她擦掉嘴角的奶渍,轻声说:“现在不是正在实现吗?以后我们还要带宝宝来,
让他看看不同国家的文化,知道世界有多大多美。”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锦盒,
递给白澜,“这个是我昨天在玛黑区的珠宝店定制的,本来想晚上给你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