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登基第一战,灭女真!

大明:朕登基第一战,灭女真!

主角:朱厚照曹正淳
作者:黎明果果

第2章

更新时间:2025-09-06

两名校尉架着陈洪波的身影消失在养心殿的院门外。

晨光熹微,将朱厚照年轻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转身,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吴桐。

“起来,随朕进殿。”

吴桐的身子晃了晃,撑着地站起,跟着皇帝走进了那座代表着大明最高权力的殿宇。

养心殿内,龙涎香的气味庄严肃穆。

朱厚照没有直接坐上龙椅,而是站在御案前,示意吴桐近前。

吴桐再次跪倒,这一次,他的声音不再只是嘶哑,还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皇爷,抚顺城……没了!”

“罪臣出城时,建奴的骑兵已经冲进了城内,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哭喊声……”

“杨总督为了给罪臣等人创造机会,亲率家丁冲阵,被……被建奴的箭射成了刺猬……”

吴桐一个七尺高的汉子,说到这里,泣不成声,用拳头狠狠捶打着金砖地面。

“辽阳城被十万大军围困,城中守军不足两万,粮草最多还能支撑十天!皇爷,辽东……辽东快要守不住了啊!”

朱厚照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他从奏报上读到的是冰冷的文字,而从吴桐口中听到的,是鲜活的、带着血腥味的惨剧。

他从袖中取出一块丝帕。

在吴桐惊愕的注视下,朱厚照弯下腰,亲手为他擦去脸上的血污与尘土。

吴桐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是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是皇帝的刀。

可他从未想过,有一天,高高在上的天子,会为他这样一个满身血污的粗人拭去脸上的脏污。

一股热流从胸膛直冲眼眶,眼泪混着血水,怎么也止不住。

“为国死战,为民**,你是功臣。”

朱厚照的声音很平静。

他将那方沾了血污的丝帕收回袖中,直起身子。

“来人。”

一名小太监躬身趋步入内。

“传朕旨意,召内阁首辅刘健、次辅李东阳、谢迁,即刻入宫议事。”

“是。”

朱厚照又看向吴桐。

“你,下去。找个地方好生洗漱,换身干净衣裳,饱餐一顿,然后睡个好觉。”

“辽东的天,塌不下来。”

吴桐重重叩首,额头贴着冰凉的地面,哽咽着应了一声:“遵旨!”

……

慈宁宫。

陈洪波被扔在地板上,摔得七荤八素。

张太后端坐在凤座之上,手中捻着一串佛珠,神情雍容。

“陈洪波。”

“老奴在!”

陈洪波连滚带爬地跪到跟前,哭天抢地。

“太后娘娘,您要为老奴做主啊!皇爷他……他要杖毙老奴啊!”

“老奴侍奉您十几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爷他年轻,听信了奸人的谗言,冤枉老奴啊!”

张太后停下手中的佛珠。

“哦?皇上为何要杖毙你?”

“一个辽东来的锦衣卫,拿着鸡毛当令箭,非要在寅时面圣。老奴想着皇爷龙体要紧,就让他等等,谁知那人竟在殿外大吵大闹,惊了圣驾。皇爷一怒之下,就要……就要打杀老奴!”

张太后听完,脸上竟露出一丝笑意。

“这么说,你还是为了皇上着想,是桩功劳了?”

陈洪波以为有了希望,用力点头。

“老奴对您和皇爷,那是一片赤胆忠心啊!”

张太后的声音冷了下来。

“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写了什么?”

陈洪波心头一跳,支支吾吾地将辽东的军情复述了一遍。

张太后听完,将手中的佛珠重重拍在桌案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建州女真反了,总督战死,十万大军围城!这等军国大事,你一个奴才,也敢拦?”

“你那点心思,当哀家不知道吗?”

“无非是想拿捏一下远道而来的信使,讨要些孝敬银子!”

陈洪波面如土色,浑身抖如筛糠。

“太后娘娘饶命,老奴……老奴再也不敢了!”

张太后冷哼一声:“你最不该的,是想拿哀家来压皇上。”

“你是不是觉得,搬出哀家,皇上就奈何你不得?你是不是还想让皇上觉得,哀家是你这等奴才的靠山,好让我们母子生分?”

这几句话,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陈洪波的心口。

他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张太后缓缓站起身。

“皇上仁慈,念你侍奉多年,只说廷杖。可这宫里的规矩,不能坏。”

“你这条老命,哀家收了。”

她对着殿外吩咐。

“来人,陈总管为国事操劳过度,身子乏了。赏他一顿好饭,送他好生上路。”

陈洪波瘫在地上,裤裆里传来一阵恶臭。

他被两个太监架起来,拖向偏殿。

吃着人生中最后一顿饭,山珍海味,入口却味同嚼蜡。

他忽然想明白了。

皇上不是处置不了他,皇上是把这个难题,这个杀掉太后身边老人的恶名,甩给了慈宁宫。

皇上要当一个宽仁的君主。

而太后,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儿子,当这个恶人。

帝王心术,原来如此。

酒杯送到嘴边,陈洪波流下两行浊泪,嘴里喃喃。

“皇爷……高明……”

一饮而尽。

养心殿里,朱厚照正在翻看一份关于河道治理的奏折。

一名大内侍卫悄无声息地走进来,单膝跪地。

“启禀皇爷,陈洪波,已经去了。”

“嗯。”

朱厚照的头没有抬,手中的朱笔在一处文字上画了个圈。

过了一会,他才开口。

“传朕口谕。”

“召东厂督主曹正淳,养心殿见驾。”

侍卫领命退下。

殿内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朱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慈宁宫。

一名宫女低声向张太后禀报。

“娘娘,皇上听了回报,只应了一个字,就继续批阅奏折,然后……然后召了东厂的曹正淳。”

张太后挥了挥手,让宫女退下。

她走到窗前,看着养心殿的方向,嘴角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意。

“哀家的麒麟儿,终究是长大了。”

“这天下,君王当有雷霆手段,也当有菩萨心肠。”

“既然如此,这恶人,便由哀家来当,才能衬出我儿的光明磊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