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富婆的抗衰老传奇

顶级富婆的抗衰老传奇

主角:沈芙琳周执迦南
作者:SupdsJo

顶级富婆的抗衰老传奇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29

她死的那天,北京朝阳医院地下一层太平间灯火通明。医生们排队鞠躬,护士们哭到失声,媒体却连一张遗像都没拍到——因为那张脸,根本看不出102岁,连52岁都不像。可就在遗体被推进焚化炉前,一个陌生女人突然扑过来,掀开白布,尖叫:“她不是老死,她是被自己的长生不老逼死的!”保安把她拖走时,她还在嘶吼:“她身体38岁,大脑却102岁,你们都被骗了!”没人知道,太平间天花板角落里的摄像头,正把这一幕实时传到境外一台黑色服务器。服务器的主人,是早已“死”过一次的沈芙琳本人。此刻,她的倒计时,才刚刚归零。第1章

六十而立沈芙琳第一次意识到“老”是敌人,是在她六十大寿的第二天。寿宴摆了九十九桌,政商两界的大佬排队敬酒,连平时不露面的老省委书记都拄着拐杖来了。可当她凌晨三点回到颐和原著那套占地十一亩的别墅,卸妆时,粉底卡在法令纹里,像两条干涸的河床。那一刻,她忽然想起母亲临终的话:“芙琳,你什么都赢得了,唯独赢不了时间。”她砸了价值三百多万的莱珀妮铂金面霜,玻璃碎片划破手指,血滴在波斯手工地毯上,像一枚朱砂痣。天亮前,她给私人医生周执发了一条微信:——我要你把我身体里每一个正在死去的细胞都叫醒。周执回得很快:——先打一针“青春启动”,再谈叫醒。“青春启动”是周执团队在海南博鳌实验室里秘密做的基因疗法:从北极鲨肝脏提取端粒酶激活剂,配合CRISPR敲除p16INK4a衰老基因。第一针下去,沈芙琳在床上躺了四十八小时,高烧41℃,全身脱皮。第五十天,她发现自己停经二十年的子宫,又开始分泌透明液体。第六十天,她在健身房卧推60公斤,心率只有58。那天,她在日记里写:“60岁,是我重生的0岁。”可身体年轻了,镜子里的脸却像一幅被雨水泡过的油画。她飞去瑞士蒙特勒,找欧洲最神秘的整形医生阿德里安·勒内。勒内提出的方案叫“全脸筋膜重置”:不拉皮,不打针,用钛合金细丝把整张脸重新钉在颅骨上。手术做了十七个小时,她醒来第一句话是:“镜子。”镜子里的人,像极了她三十五岁那年拍下的证件照。她笑了,钛丝在皮下发出细微的金属**。术后第三周,勒内把一张光盘递给她:“这里面是手术全过程,如果你想毁掉,我可以代劳。”沈芙琳却收进包里:“留着做纪录片,片名就叫《逆生长》。”当晚,她乘坐私人飞机回国,舷窗外的阿尔卑斯山被夕阳镀成血色。她打开笔记本,写下新的目标:“70岁,我要让绝经二十年的卵巢重新排卵。”写完后,她合上电脑,对空姐说:“把香槟打开,我今晚要醉一场。”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躺在主卧的丝绒大床上,身边空无一人。床头柜放着周执的体检报告:“生理年龄42岁,骨密度+18%,端粒长度恢复到30岁水平。”然而报告最下方有一行红色小字:“注意:端粒酶过度激活,潜在癌变风险↑↑。”沈芙琳嗤笑一声,拿起打火机,把报告烧成灰。灰末落在水晶烟灰缸里,她轻声说:“癌?我连时间都敢骗,还怕癌?”那天下午,她驱车去昌平的“长生科技”实验园。园区深处,一栋无窗的白色小楼门口,周执穿着无菌服等她。“第二针准备好了?”“准备好了,但剂量翻倍,可能伴随短暂失忆。”沈芙琳抬手:“推药。”针头刺入颈动脉的瞬间,她恍惚看见母亲站在玻璃墙外,对她摇头。再睁眼,母亲不见了,只剩周执的瞳孔在口罩上方剧烈收缩。“怎么了?”周执低声说:“你刚才心跳停了11秒。”沈芙琳却笑了:“11秒换一次青春,值。”当晚,她做了一个梦。梦里她回到1983年,站在北京老站的月台,十七岁的自己拎着人造革箱子,正准备去深圳闯世界。列车汽笛响起,她忽然意识到:如果不上车,她就不会成为今天的沈芙琳;可如果上车,她就必须一路狂奔到102岁。梦里的她回头,看见月台尽头站着102岁的自己,白发苍苍,张开双臂。她惊醒了,一身冷汗。凌晨四点,她给周执发微信:“下次剂量再翻一倍。”周执只回了四个字:“会死的。”沈芙琳盯着屏幕,缓缓敲下:“那就把我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第2章

七十逆龄七十岁生日那天,北京初雪。颐和原著的草坪上支起一座白色穹顶帐篷,灯光透过半透明的膜布,像一座巨大的子宫。沈芙琳穿着银色高定礼服,胸口别着一枚17世纪**血玉胸针——那是她十年前在伦敦拍下的战利品,据说曾属于一位靠炼金术活到93岁的侯爵夫人。宴会只请了三十个人:一个副总理的遗孀、两位院士、三个拿过诺奖却偷偷在她实验室做顾问的老头,以及女儿沈迦南。迦南从波士顿飞回来,带着她的同**、一位专攻老年心理学的副教授。母女俩在香槟塔前碰杯,迦南轻声说:“妈,七十了,收手吧。”沈芙琳晃了晃杯中的1990年沙龙香槟,笑而不答。她心里想的是:七十,是我的三十五岁零三十五岁,还可以再来一次。宴会结束,宾客散去,她在零下3℃的室外泳池里游了两千米。水面上漂着薄冰,被她一掌掌击碎。上岸后,周执递上一条热毛巾,毛巾里裹着一支巴掌大的金属冷藏盒。盒内是淡蓝色液体——北极鲨端粒酶3.0版,外加她从黑市拍来的“16岁健康供体全血浆”。“今晚打?”“今晚打。”针头扎进锁骨下静脉,冰蓝色的液体像一场微型海啸冲进心脏。她闭上眼,听见耳膜里传来“哗——”的潮水声。三分钟后,潮水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清晰的“咔哒”,像有人在她体内给时间上了锁。第二天清晨,她做了第一次“卵巢回春”评估。B超显示屏上,萎缩成葡萄干大小的卵巢,竟出现了3个5mm以上的窦卵泡。周执的笔尖在报告上顿住:“理论上,三个月内可能恢复排卵。”沈芙琳却问:“能取卵冻胚吗?”“您现在的子宫内膜状态……”“我说能吗?”“技术上可以,但伦理审查过不了。”她抬眼:“那就别过。”三天后,一辆冷链车深夜驶入实验园,送来4管冷冻**——匿名捐赠者,23岁,常春藤赛艇队,IQ156,无家族遗传病史。十天后,实验室培育出2枚4AA囊胚,被液氮封存。她在记录本上写下:“编号2022-ELF-01、02,母亲生理年龄35,父亲生理年龄23,代孕人选待定。”那一刻,她忽然想起林芍——那个在乳腺癌病房里劝她“别再折腾”的闺蜜。她对着培养皿轻声说:“芍,你看,我连子宫都要赢了。”然而胜利的喜悦只维持了48小时。第49小时,她的左乳突然自发溢液,淡粉色。钼靶检查提示:乳腺导管内多发钙化灶。穿刺活检结果:高级别导管原位癌,HER2阳性。周执把报告摊在她面前:“停手,先全乳切除。”沈芙琳却反问:“HER2阳性不是可以用T-DM1吗?给我双倍剂量,再同步做CAR-NK细胞回输。”周执摘下眼镜,捏了捏鼻梁:“您这是把身体当战场,不是当神庙。”她笑了:“身体是我的,神庙也是我的,我想怎么拆就怎么拆。”一个月后,手术、化疗、细胞免疫治疗三线并行。头发掉光那天,她让发型师剃了个3mm极短寸,戴上价值80万的缅甸鸽血红宝石发箍。镜子里的人,像一尊刚从火山灰里挖出来的古罗马女战神。她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配文:“癌症想带我走,我先带它兜风。”兜风持续了8个月。PET-CT复查,病灶完全消失。肿瘤科主任私下对周执说:“她创造了本院70岁组最激进的治愈纪录。”周执把这句话转述给沈芙琳,她听后点点头,转身走进实验室,给自己注射了第7针“青春启动”。这一次,副作用不是发烧,而是记忆断片。她忘了自己把2枚囊胚存在哪个液氮罐,也忘了上周见过的投资人长什么样。周执提醒她:“再加大剂量,你可能会把我也忘了。”沈芙琳歪头想了想,说:“那就趁我还记得,把你也冻起来,等我200岁的时候再解冻,继续当我的医生。”周执脊背发凉,却笑着回了一句:“您得先给我涨工资。”记忆缺口第一次出现,是在一次慈善晚宴。她端着香槟,穿过人群,忽然忘了自己为什么要来。她站在原地,四下张望,像一个被拔掉电源的机器人。直到一个穿湖蓝色鱼尾裙的女人走过来,轻轻握住她的手:“沈董,我是迦南的伴侣,您上次说要资助我们的老年心理干预项目。”沈芙琳眨眨眼,礼貌微笑,脑子里却一片空白。那天夜里,她回到别墅,打开日记本,却发现上一页只写了一句话:“别忘了林芍。”她盯着那五个字,仿佛盯着一个诅咒。她真的忘了——忘了林芍已经去世两年,忘了自己去过她的葬礼。她拿起手机,拨通一个空号,对着语音信箱说:“芍,我明天去看你,带百合。”说完,她把手机扔进水槽,打开水龙头,像要洗掉什么。为了堵住记忆的黑洞,她决定做海马体芯片植入。芯片来自以色列“NeuroTime”公司,号称能把短期记忆实时压缩备份到云端。手术那天,她特意让律师在旁见证,签署了一份补充遗嘱:“如果我因实验出现不可逆脑损伤,即刻启动冷冻程序。”芯片植入后,她的视界右上角多了一个淡绿色的时间戳:“70y132d07:18:46”数字每跳一秒,她就听见耳边“嘀”一声轻响,像一枚永不停歇的秒表。她试着回想昨晚的梦,芯片立刻弹出一行字幕:“梦境片段丢失,是否回溯?”她点了“是”,眼前闪过一幅模糊画面:17岁的自己站在月台,列车汽笛长鸣。画面只持续0.7秒,随即崩解成雪花噪点。她听见自己说:“原来我连梦都开始忘了。”记忆芯片植入第30天,她收到一封匿名快递。快递盒里是一叠泛黄的老照片:第一张,十七岁的她和林芍在天安门广场,穿的确良衬衫,笑得见牙不见眼;第二张,她们在深圳华强北卖电子表,背后是一块手写广告牌——“时间就是金钱”;第三张,林芍在化疗病房,光头像一轮苍白的月亮,手里却举着她送的LV假发。最后一张,是林芍的遗像,遗像前摆着一束百合。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你忘了她,她也忘了你,但时间没忘。”沈芙琳把照片藏进保险柜,转身对周执说:“我要去见林芍的家人。”周执问:“以什么身份?”她想了想:“就说我是她失散多年的姐姐。”那一刻,芯片右上角的时间戳忽然闪红,跳成:“70y163d23:59:60”下一秒,数字归零,重新从00:00:00开始。她听见耳边“咔哒”一声,像有人把她的第七十个年头剪断了,又缝上一个新的起点。她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雪后的月亮,轻轻呼出一口白雾:“七十岁,重启。”第3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