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大臣,包括丞相李纲,都像第一次认识龙椅上那位年轻的皇帝。他刚才那番半生不熟却又切中肯綮的言论,着实惊到了所有人。
赵昊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尤其是脑子里系统那冰冷的倒计时还在滴滴作响,提醒他味觉丧失的威胁迫在眉睫。他强作镇定,看向户部尚书:“国库……还能拿出多少?”
户部尚书是个干瘦的老头,闻言苦着脸出列,声音带着哭腔:“回陛下,国库……国库历年空虚,去岁赋税又多用于……用于陛下修建‘登仙阁’,如今能挪用的,不足十万两白银,于江南水患,无异于杯水车薪啊……”
十万两?赵昊心里咯噔一下,这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按照原主的记忆和系统提供的信息,这么大范围的水灾,没有百万两根本打不住。
“陛下,”丞相李纲终于开口,他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王御史所言甚是,灾情如火。然国库空虚亦是事实。老臣以为,或可加征江南三道赋税,以解燃眉之急……”
“不可!”赵昊几乎是脱口而出。加税?那不是逼着灾民造反吗?前世的历史知识和新闻里,多少王朝末年就是因为横征暴敛而崩塌的!这老家伙出的什么馊主意!
他这一声“不可”声音不小,带着明显的否决意味,让李纲都微微怔了一下,群臣更是屏息。
赵昊意识到自己反应过度,清了清嗓子,脑子飞速转动。国库没钱,不能加税,那钱从哪里来?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了记忆深处——原主为了追求长生,修建豪华宫殿、炼丹,似乎在内库里,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小金库里,囤积了海量的金银珠宝和现银……
动用内帑?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原主残存的意识就传来一阵强烈的心疼和不舍。那可都是“他”辛辛苦苦(搜刮民脂民膏)攒下来的家当啊!
但系统冰冷的警告和未来三天食不知味的可怕前景,最终战胜了这份吝啬。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上刑场一般,用一种近乎悲壮的语气说道:“国库没钱,朕知道。但江南百姓,亦是朕的子民!岂能见死不救?”
他顿了顿,仿佛每个字都重若千钧:“传朕旨意……从朕的**内帑**中,先拨出……**五十万两**!用于紧急采购粮食、药材,搭建临时住所,火速运往灾区!务必以最快速度,送到灾民手中!”
“轰——!”
朝堂这下是真的炸开了锅!比刚才皇帝说出那番有条理的话时还要震惊!
这位视财如命、恨不得把全天下的金子都塞进自己口袋的陛下,竟然肯动用自己的内帑赈灾?而且一出手就是五十万两?!!
太阳真打西边出来了?!还是陛下今天起床的方式不对?
王瑾老御史激动得直接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陛下圣明!陛下仁德!老臣……老臣代江南百万灾民,叩谢陛下天恩!!”说着就要磕头。
赵昊看着老头真要磕,赶紧虚扶一下:“爱卿平身,平身……”他心里在疯狂滴血:五十万两啊!能买多少金丹材料,能修多少亭台楼阁,能……唉!
他强迫自己不去想那白花花的银子,趁热打铁,继续按照系统刚才提示的思路,补充道:“至于后续款项和灾后重建,就按朕刚才说的,让江南的富商大贾们‘自愿’捐输。告诉他们,捐得多的,朕亲自题写‘积善之家’的匾额赐下去!还可以让其嫡系子弟,获得**免试入国子监读书**的资格!这叫……**政策引导,荣誉激励**!”
这套“内帑带头+政策引导+荣誉激励”的组合拳下来,连最挑剔、准备死谏的御史言官也彻底没了声音。虽然皇帝用词依旧古怪(“政策引导”?),但方法却是历代证明行之有效的,更何况陛下还自掏了腰包,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仁德”与“担当”。
李纲深深地看了赵昊一眼,那目光复杂难明,最终也躬身道:“陛下圣心独运,仁德爱民,老臣……佩服。”
【叮!支线任务“妥善处理江南水患”初步完成。奖励:明君值+5,初级水利知识灌输中……】
一股清凉的气流涌入赵昊脑海,瞬间,关于河道疏浚、堤坝加固、水文观测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简陋图纸片段浮现出来。他感觉自己对“水患”这东西,突然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有了点模糊的概念和方向。
“退朝!”赵昊生怕再待下去,又冒出什么让他大出血的任务,赶紧宣布。他感觉再在这里坐一会儿,他的心肝脾肺肾都要跟着那五十万两一起疼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