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第37次在同一个早晨醒来。
不是近似,不是错觉,是精确到细节的重复。老旧空调发出拖拉机般的嗡鸣,窗帘缝隙透进的光线刚好落在他的左眼,楼下煎饼摊的香味混着隔壁夫妻的争吵准时飘进窗户——一切都与第一次醒来时别无二致。
他猛地坐起,汗湿的背心黏在皮肤上。床头电子钟显示:2023年7月18日,上午6点42分。
和之前三十六次一样。
他跌跌撞撞冲进卫生间,冷水泼在脸上,抬头看向镜子——里面是同一张因睡眠不足而浮肿的脸,下巴上那道昨天修剪胡子不小心划出的小伤口,依旧新鲜。
“不是梦。”陈默喃喃自语,手指划过瓷砖缝隙,那里有上次循环时他刻意塞进的一点纸屑,还在。
第一次循环,他以为是噩梦。第三次,他怀疑自己精神分裂。第七次,他开始测试这个世界的边界。第十五次,他尝试了各种自杀方式——结果都是在同一时间点醒来,毫发无损。
现在,是第三十七次。
手机**准时响起。是妹妹陈琳。
“哥,你今天会来的吧?”她的声音带着刻意装出来的轻松,“就是个小手术,真的不用麻烦...”
陈默握紧手机,指节发白。今天是妹妹做心脏手术的日子。手术会失败——这是他在第一次循环中已经见证的事实。
“我会来的。”他声音沙哑,“等着我。”
挂断电话,陈默机械地刷牙、穿衣。前几次循环中,他试过不去医院——结果总是在昏迷中“被送”到手术室外,然后准时在第二天早晨醒来。这个循环像是一段无法跳过的过场动画,而医院是必经的场景。
但他已经发现了异常。
在第二十次循环时,陈默注意到医院走廊的电视上,一则不起眼的新闻播报时间比记忆中早了3秒。第二十五次,他发现主治医师的手表表带从棕色变成了黑色。第三十次,他确认医院地下停车场B区多了根原本不存在的承重柱。
这个世界在细微之处发生变化,像是程序运行产生的误差。而这些误差,似乎与他一次次的循环有关。
更重要的是,在第三十五次循环中,当他在医院楼梯间近乎绝望地捶打墙壁时,一个从未见过的医生路过,停下脚步,低声说:“你也发现了,对不对?”
没等陈默反应,那人就匆匆离去,消失在走廊拐角。
今天,他要找到那个医生。
*
市立医院永远人满为患。消毒水的气味混合着人群的汗味,形成一种特有的压抑氛围。陈默穿过拥挤的大厅,对每一个拐角、每一块地砖都熟悉得像自己掌心的纹路。
他知道3号电梯会比其它多停10秒,知道二楼儿科候诊区第三个座位是坏的,知道护士站的小刘医生今天会和男友分手,躲在储物间哭15分钟。
这种对未来的预知不是祝福,而是诅咒。
“陈先生,您来了。”护士微笑着打招呼——第三十六次循环时,陈默帮她找到了丢失的听诊器,现在她对他的态度比最初几次热情得多。
“李医生在哪?”陈默问,声音里有他自己都没察觉的急切。
“应该在7楼准备手术了。您可以直接去休息室等陈琳**,她正在做术前准备。”
陈默点头道谢,却没有走向电梯,而是转向了楼梯间——上次遇到那个神秘医生的地方。
他推开沉重的防火门,楼梯间空无一人,只有头顶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陈默站在上次那人消失的拐角处,仔细检查每一寸墙面,寻找任何线索。
“找什么呢?”
声音从身后传来,陈默猛地转身。正是那个医生——三十出头,戴着金边眼镜,胸牌上写着“神经科,林森”。
“你是谁?”陈默直接问道,“上次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森推了推眼镜,警惕地环顾四周,然后示意陈默跟上:“这里不方便,跟我来。”
他们穿过一条少有人知的员工通道,来到神经科办公区。林森的办公室狭小而整洁,书架上塞满了医学文献和几本与专业毫不相干的物理学著作。
关上门,林森转身直视陈默:“直说吧,你经历多少次了?”
陈默心跳加速,但表面维持平静:“什么多少次?”
“时间循环。”林森平静地说,“我猜你现在是第三十七次,对吗?”
陈默感觉全身血液瞬间凝固:“你怎么...”
“因为我是第三十二次。”林森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笔记,翻开递给陈默,“看这个。”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日期、时间和事件,最后一页画着一个复杂的时间轴,上面标注着各种符号和箭头。
“你也在循环中?”陈默难以置信,“为什么之前从没遇到过你?”
“因为这不是简单的个人时间循环,而是局部时空扭曲。”林森指向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这个异常的中心就是这家医院,影响范围大约三公里。我们所有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影响,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陈默回想起那些细微的变化:“所以世界在变化...这不是我的错觉?”
“远非错觉。”林森表情严肃,“每次循环都会在时空中产生微小裂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失控。”
“什么意思?”
林森深吸一口气:“意思是,如果循环继续下去,不只是时间,空间结构也会开始崩溃。你注意到那些异常变化了吧?它们会越来越严重,直到现实完全瓦解。”
陈默想起停车场多出来的那根柱子,感到一阵寒意:“怎么停止它?”
“我不知道。”林森摇头,“但我猜测与**妹的手术有关。时空异常就是从她手术那天开始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两人立刻停止交谈。
“林医生,3床病人有情况!”门外传来护士的声音。
林森向陈默使了个眼色,低声道:“今晚8点,医院后门见。小心行事,我们可能不是唯一意识到循环的人。”
陈默点头,推门离开。在走廊转角,他差点撞上一个人——主治医师李振国。
“陈先生?”李医生似乎有些惊讶,“您怎么在神经科区域?”
“走错了。”陈默简短回答,试图离开。
李医生却拦住去路,眼神锐利得反常:“您看起来不太舒服,需要检查一下吗?时空错位感可能是严重神经问题的前兆。”
陈默心头一紧。李医生的话是巧合,还是意有所指?
“我很好,谢谢。”他侧身绕过医生,快步向妹妹的病房走去。
背后,李医生的目光如芒在背。
*
陈琳的病房在8楼东侧。她躺在病床上,瘦小的身体几乎被白色被单吞没。看到陈默,她苍白的脸上绽开笑容。
“哥,你来啦。”
陈默坐在床边,握住妹妹冰凉的手。无论经历多少次,看到她强装勇敢的样子都让他心如刀绞。父母早逝,兄妹俩相依为命多年,陈琳是他唯一的亲人。
“别担心,小手术而已。”陈琳反过来安慰他,“李医生说成功率很高。”
陈默咽下真相。在前几次循环中,他试过告诉妹妹手术会失败,结果要么是被当成疯子,要么是引发妹妹的恐慌导致手术提前出现问题。循环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拒绝任何可能改变主要情节的干预。
“我会一直在这里等你。”他轻声说,像之前三十六次一样承诺。
但这次,他心中萌生了不同的想法。如果林森说的是真的,如果他不是唯一意识到循环的人,如果李医生真的知道什么...
“哥,你在听吗?”陈琳担忧地看着他。
“什么?”
“我刚才说,昨天有个奇怪的访客,说是医院管理委员会的,问了很多关于你和我的问题。”
陈默警觉起来:“什么样的人?”
“四十多岁,戴眼镜,左边眉毛上有道小疤痕。”陈琳回忆道,“他特别问了咱家有没有什么遗传病,还有你工作的情况。”
陈默感到不安。在之前的循环中,从没有过这样的访客。变化不仅限于物品和环境,连人物互动也开始出现差异。
“他还问了什么?”
陈琳正要回答,护士推着手术车进来了:“陈**,准备手术了。”
流程开始了。和之前一样,陈默陪着妹妹走到手术室外,看着她被推进去,门上的红灯亮起。
通常,他会坐在走廊长椅上,等待那个注定失败的结果。但这次,他有了不同的计划。
确认四周无人后,陈默闪身进入旁边的储物间。前几次循环中,他摸清了医院监控的死角,并发现这个储物间的通风管道直通手术室上方的维修通道。
他要亲眼看看,手术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
通风管道狭窄而昏暗,灰尘让陈默几乎要打喷嚏。他凭借记忆爬向手术室的方向,终于在尽头看到了一排栅栏,下方正是手术室。
透过栅栏缝隙,他看到妹妹已经麻醉,医护人员正在做术前准备。李医生洗手消毒后进入手术室,一切看起来正常得令人沮丧。
难道手术失败只是医疗事故?与时空异常无关?
就在他准备退回时,手术室门再次打开,一个穿着西装而非手术服的人走了进来——正是陈琳描述的那个眉毛上有疤的访客。
李医生见到那人,明显紧张起来:“王主任,您怎么来了?”
“确保一切顺利。”被称作王主任的人声音冷静得不合时宜,“‘锚点’稳定吗?”
“目前稳定,但循环次数增加后,波动越来越明显。”李医生低声回答,“林森似乎已经有所察觉,还有病人的哥哥也很可疑。”
陈默屏住呼吸。
“不必担心林森,他已经被监控了。”王主任说,“重点是确保今天‘事件’准时发生。总部需要这次能量释放的数据。”
能量释放?数据?陈默感到一阵恶寒。妹妹的手术难道是什么实验的一部分?
手术开始了。陈默紧盯着下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细节——手术台旁多了一台他从未见过的设备,上面闪烁着蓝色的指示灯。
就在手术进行到关键阶段时,那台设备突然发出低频嗡鸣,手术室内的灯光开始闪烁。监控器上,陈琳的生命体征急剧波动。
“异常波动达到峰值!”护士惊呼。
“继续,记录数据!”李医生命令道,声音里没有医生应有的关切,而是纯粹的科学狂热。
陈默终于明白,妹妹的手术失败不是医疗事故,而是有意为之。他们是在利用她制造某种“能量释放”。
愤怒让他几乎失去理智。他必须阻止这一切。
就在他准备撬开通风栅栏时,一只手从身后捂住了他的嘴。
“别动,”林森的声音在耳边低语,“你想害死我们所有人吗?”
陈默挣扎着回头,看到林森紧张的脸。
“下面那是——”
“我知道,”林森打断他,“但现在干预只会触发重置。跟我来,我告诉你真相。”
下方手术室中,监控器发出刺耳的长鸣——手术又一次失败了。
陈默最后看了一眼妹妹毫无生气的身体,痛苦地闭上眼。当他再次睁开时,眼中已没有犹豫,只有决绝。
这一次,他不会坐等明天早上的重置。
他要利用这最后几个小时,找出真相,然后彻底打破这个循环——无论代价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