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珍高兴地回应:“援朝?沈援朝?这个名字真不错。
好,以后他就叫援朝了!”
王主任接着吩咐:“这孩子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办理起来可能会有麻烦。
你先去街道办登记他的户口。”
“明白了,我马上就去!”
刘慧珍答道。
工作安排下来了,而且,从今往后,沈伟的名字就成了沈援朝。
这样一来,刘慧珍感觉如释重负。
同时,沈幼楚和沈幼甜也松了一口气,因为弟弟可以留下来了。
等王主任离开院子后,95号大院里的邻居们终于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王主任对这个孩子还真是关心,竟然让刘慧珍去工作!”
贾张氏冷哼一声,说道:“这种工作本该是给我们贾家的,一家老小过得那么苦,怎么不照顾一下呢?”
她随即开始挑起纷争,“再看看我的大孙子多么瘦弱可怜啊,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帮衬我们?”
秦淮茹也跟着抱怨,抱着拐杖哭哭啼啼;就连襁褓中的沈援朝都能察觉出她的用意,仿佛是在故意制造舆论压力让刘慧珍交出工作岗位。
易中海看着这一切心里想着支持秦淮茹,但又不敢说什么。
毕竟这是由王主任安排的事情,他还担不起这个责任。
刘慧珍低着头默默洗尿布,洗完了后就推着婴儿车说:“楚楚、甜甜,我们回家吧。”
看着刘慧珍的背影,贾张氏站起来嘟囔道:“真狠心呀,在这么大的院子里住着也不给孤苦的老百姓点施舍吗?死了男人活该!”
同样心烦的还有杨瑞华和阎埠贵,他们也都为自己错过了好机会而懊悔。
而面对这一切的傻柱却在一旁安慰秦淮茹,引得贾东旭脸黑得像锅底。
另一边,热心的一大妈为刘慧珍感到开心,立刻跑过来表示帮助,“以后如果需要人帮忙看孩子,别忘了叫我!家里无事可做,我能帮忙就帮。”
刘慧珍感激地回答:“真的谢谢您一大妈!”
一大妈抱起沈援朝时满眼温柔,“我要努力省钱,等能让他也喝到麦乳精才好。”
没领养成功让一大妈心痛不已,所以她想尽办法弥补。
沈援朝心中暗暗决定,等将来要想法子让她过上更好的生活。
沈幼楚和沈幼甜迫不及待地对着沈援朝亲昵起来,“妈妈,弟弟是不是不会被抱走了?”
“不会的,援朝永远是你们的弟弟。”
刘慧珍坚定地答复。
姐妹俩欢欣雀跃,“太棒啦!我们以后负责看弟弟,你放心去上班!”
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尽管三岁的她们还很小,但确实非常懂事,令人欣慰。
中午,刘慧珍为沈幼楚和沈幼甜做好饭菜,又用ABC米老鼠奶糖熬了一碗米糊喂给沈援朝吃完。
随后她对沈幼楚说道:“楚楚,甜甜,你们要好好看着弟弟,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一个人看着弟弟,另一个人就去喊一大妈过来,明白吗?”
“刘婶子,你放心去吧,我会帮忙照顾援朝的!”
何雨水穿上了刘慧珍帮她修改好的棉袄,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许多。
只是头发依旧有些凌乱。
于是,刘慧珍快手利索地为她编了两个麻花辫,并微笑着说:“那就有劳你了,这些是你喜欢的米老鼠糖纸,我已经洗得干干净净,你可以拿回去夹在书里哦!”
何雨水小心翼翼地将糖纸放进口袋中,便和沈幼楚、沈幼甜一起看护起沈援朝来,越看他们越觉得他可爱,忍不住捏捏小手、小脚,亲吻他稚嫩的小脸颊。
这让还不大会爬的沈援朝渐渐面色发黑,觉得自己似乎不洁净了。
他还未尝过爬行滋味,初吻却已不在。
刘慧珍来到街道办后,先是递交了介绍信完成入职手续。
即便是临时工,也有规范化的程序。
1950年,市**成立了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对失业工人、专门技术人员及知识工作者进行就业登记以帮助改善生活。
从1952年起,在各区委的支持下,通过公共卫生部门组织了四千多人加入以工代赈工作。
同时举办了一些生产合作社,让烈士亲属、军属以及贫民参与**手工制品如鞋等商品,**也在这一过程中提供了销路协助。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贷款援助计划来帮助人们生产自救。
然而还有许多无依无靠的人群(老人、残疾人或孤寡),这些人由救助站提供照顾。
南锣鼓巷社区就有这样的救助点,负责照料三百多名需要帮助的人们,以及一百多个婴儿。
他们的饮食起居很多需要人的悉心照料。
刘慧珍正式加入了这样一支团队,郭大娘是这里的前辈,负责带领新入职的刘慧珍了解工作的流程:“慧珍啊,今天是你的第一天,先熟悉环境。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来问我。
我们近期的任务主要是清洗衣物,还有一些是做饭的任务。”
刘慧珍很快掌握了要领并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去,即便冰凉的井水也没阻挡住她的步伐。
迅速完成了拆洗衣物的工作,在她身边的衣服逐渐堆积成山。
那些年迈无力洗衣服的老奶奶会继续把晾晒工作完成。
这引起了责任领导人的注意,“这就是王主任找的新帮手吧?”
负责人满意地问道,王主任也高兴地点着头。
下午下班时间到了,尽管已经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但见厨房里忙碌不已,刘慧珍还是前去帮助清洗整理蔬菜。
厨师由于有了这份额外帮助轻松不少,“大妹子啊,你稍等一下我匀出来些饭给你!”
“不用了,王哥,这是我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带走东西的!”
刘慧珍拒绝道。
不过王主任坚持道,“拿上吧,你们加班晚上的时候顾不上家里,按规定允许带些吃的回去,让大厨回头先借个饭盒给慧珍用。”
就这样,刘慧珍的第一天工作结束了,不仅表现出色获得好评,还意外得到了一份温暖的晚餐:一饭盒装满炖菜还有两块馒头。
过去,这样的饭菜量足以供刘慧珍母女三人享用三餐。
更何况这道白菜炖粉条里还有肉片。
刘慧珍连忙道谢,郭大娘笑着说:“走吧,慧珍,我家正好顺路,咱们一起回家吧!”
“好的。”
郭大娘心情很好,笑着说:“慧珍,你看报吗?我们支援朝鲜的战争在上甘岭打胜了!”
刘慧珍答道:“郭大娘,您还认字呢?我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刘慧珍家以前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去学认字?
“哎呀,慧珍你真得改变才行。
听说现在有种速成识字法,四月份才有的新发明。
文盲用它学习150个小时就能认识1000到2000个字!王主任说,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正需要更多认字的人才,要是你也识字,以后转正也容易。
我的儿子也是扫盲班的学生,他后来分到了四九城的机器厂,他们厂不仅提供白米饭和馒头,还新建了宿舍和机器,过得可美着哩!
你还年轻,下班后参加扫盲班,多认些字也不错啊!”
郭大娘的话让刘慧珍动了心。
想到给儿子沈援朝改名字时的困难,她意识到不会写字的不便。
现在有这个免费的学习机会,也许真的应该试试,说不定还能如郭大娘的儿子一样得到更好的发展。
毕竟将来还要考虑给援朝娶妻生子的问题。
刘慧珍答道:“谢谢您郭大娘,回头我去问问这个扫盲班的事情!”
“对了慧珍,现在咱国家把工人当成真正的主人了,好多国营工厂都在评估工人等级。
我儿子也被卷进来了,这要是评上好等级,薪水也能提一档呢!”
刘慧珍说:“是啊郭大娘,恭喜您的确福星高照!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这些事儿?”
“那也是,等你的孩子们长大了,日子自然会越来越好。
只是你不是工厂职工,所以消息传不到耳朵里。
不过那些工厂的老前辈们都已经加班加点练习手艺啦。”
到了胡同口刘慧珍与郭大娘分手了,拎着餐盒进入四合院,阎埠贵正好站在门口修他的钓竿,见状,随眼瞄了下,但马上又惊异地抬头看着刘慧珍:“慧珍,你这是带回了饭?”
刘慧珍解释:“是呀,王主任说晚上帮忙做晚饭的工作人员,允许拿一份饭带回去。”
旁边的杨瑞华听闻也凑上来问道:“哟,慧珍你今儿带来的是什么?”
伸手要拿过来看看。
阎埠贵两口子向来精打细算,哪怕是一丁点儿好处都不放过,看见刘慧珍带了饭回来,更是急红了眼。
这时候一大妈说:“慧珍,回来了啊?援朝在哭呢,哄也哄不了。”
刘慧珍一听立即匆匆前往西跨院查看。
阎埠贵夫妇懊悔不已地说着:"这下亏大了,一整饭盒菜,里面说不定还有什么肉!"
另一边院子里的大妈抱怨起来:“人家一个外人倒是着急!”
接着又提醒道,“轻声点,别叫老易听到!”
继续说着家里好几个小孩的情况……
来到中院的时候,正忙活家务的贾张氏和洗衣物的秦淮茹见到刘慧珍手中满当当的饭菜很是诧异。
尤其对从农村来的寡妇秦淮茹来说,丈夫去世,为什么偏偏这个女人上班第一天就带回了饭菜来。
这种落差感让秦淮茹满心妒火。
刘慧珍抱着饭盒急忙地走过,贾张氏忍不住说:“这个刘寡妇,头一天上班就带上饭盒了,说不定干了些什么不太光彩的事。”
刘海中听说刘慧珍家有了带饭回来的情况,而他家没有,心里十分不满:“街道办的好事,本应优先我们这种领导干部的家。”
如此这般,在四合院里,围绕那份带回来的饭菜引发了各种不同的情感波澜。
刘海中:“咱们家没必要和刘慧珍家结怨。
你不但不能跟他们过不去,平时还得多帮助一下他们。
万一将来老易不在了,我要接手,可能就缺了刘寡妇家那一票支持!”
刘大妈:“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刘慧珍匆匆走进西跨院时,一位大妈拦住了她:“不着急,慧珍,援朝没哭,我只是故意让你快走,躲开三大爷那两口子。”
“现在这年头,明哲保身才重要,哪有人胳膊肘往外拐的?阎埠贵两口子晚上躺床上还想着怎么省钱呢。
他的钱都像长在身上一样不舍得花,许富贵每次下乡放电影弄点土特产带回来,稍微被拦下一点就少了两串山货!”
那位大妈一口老四九城方言,向刘慧珍解释着院子中的情况。
刘慧珍明白过来:“一大妈,这些话我记下了,以后我会多注意,不让援朝因为我在院子里受委屈。”
大妈见刘慧珍理解她的苦心,笑着说,便与刘慧珍一起走向屋子。
屋里传来沈幼楚、沈幼甜和何雨水欢快的声音:
“援朝真是厉害!太棒了!”
“援朝弟弟,加油!”
众人七嘴八舌地为小小的沈援朝助威,让这个小婴儿在一片喝彩声中忘记了自己还在学翻身的阶段。
沈援朝不断地翻滚着,脑海中浮现一个系统面板:
婴儿期,累计翻身1000次,得成长奖励,进度:9/1000
等刘慧珍和大妈进屋时,正好看到沈援朝又完成了一次翻身。
“哟,援朝现在会翻身了,动作还挺灵活的!”
刘慧珍也很开心:“太好了,援朝真的会翻身了!”
沈援朝朝着她眨眨眼睛。
沈幼甜问道:“妈妈,今天工作怎么样?顺利吗?”
刘慧珍回应道:“很顺利,郭大娘和领导都非常好相处。
我今天洗了一些衣服,还帮厨做饭,王大厨也很好,带我留了一些饭菜。
晚上,雨水也在这儿吃饭,我们吃的是白菜炖粉条。”
何雨水高兴地说:“那我回去拿我的窝窝头!”
大妈见刘慧珍的工作顺心也十分欣慰:“慧珍,你终于能开始好好过日子了。”
刘慧珍点头同意:“我还打算再找些零碎活做,多赚点钱,以后还要给援朝娶媳妇呢!”
沈援朝咯咯笑起来,心里也觉得开心,希望自己和妈妈以及姐姐们可以过得更轻松一些!
大妈从口袋掏出一个鸡蛋递给刘慧珍:“存着吧,等到孩子再大点可以做鸡蛋羹给他补营养。”
“大妈,您这么珍贵的东西自己留着吃。”
“不,这是我给孩子的,慧珍,你忙着先照顾他吧,我也该去做饭,老易快回来了。”
“好的。”
大妈走后,刘慧珍把家里剩下的白薯拿出来与白菜炖粉条一锅煮,并把锅里的肉切成小碎肉分成几份。
一部分给沈幼楚,一部分给沈幼甜,一部分给何雨水,而自己则舀了些蔬菜。
傍晚,何雨水端着窝窝头闻到了香味,说:“刘婶子,您做的饭菜真香。”
刘慧珍说:“喜欢就多吃点,下次你哥哥不在家的时候,你就来这儿吃饭吧!”
何雨水欣喜地点点头靠在刘慧珍的怀中想,如果她的妈妈是刘婶子就好了!她的哥哥总是夸秦淮茹如何温柔贤惠善良美好,但是她感觉,只有刘婶子才是真正温柔贤良的好女人!
做完饭后,刘慧珍给沈援朝准备了米糊,加上ABC牌米老鼠奶糖……
因为今天消耗体力比较大,沈援朝吃得非常开心,吃完后便闭上眼沉睡过去。
临睡之际,他还担心怎样解决家人户口的问题,同时也庆幸自己幸运地来到了新的国家,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至少在这里他仍然活着!
刘慧珍替沈援朝拉紧被角后,走出房门去吃饭。
沈幼楚和沈幼甜正吃得兴高采烈,“妈妈,弟弟一来,我们就有白菜炖粉条吃了,弟弟是不是我们的幸运星呢?”
刘慧珍严肃地说:“楚楚,甜甜,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时代了,这样的话不能随便说,明白吗?有些事情心里知道就行了,如果乱讲,会有麻烦的!”
尽管在刘慧珍看来,沈援朝确实是她的幸运之星,不仅带来了新的生活希望,还让她有了临时工的工作,每月赚到十万元。
这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
刘慧珍家里,气氛因工作的事情十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