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52年成婴儿开始变强

穿越1952年成婴儿开始变强

主角:沈伟刘慧珍何雨水
作者:推书小鱼

第6章

更新时间:2025-07-04

沈援朝无奈,刚才是不是她们都想喝他的进口奶粉呢?心里想着,但也无可奈何。

刘慧珍解决了儿子喝奶的问题,随后就开始考虑解决他入户的事情。

根据1952年市公安部颁布的新户口管理条例要求,在城居民都应进行登记,除了军营使馆外一律按条例执行。

无论身份职业都要按规定在居住地址处做正式登记。

原本规定十八项具体户籍变更类型包括出生、死亡、收养等多项;而之后进行了整合优化,并为办理方便起见简化成五种基本情况中的某一种。

根据规定内容理解沈援朝属于因收养而来的迁入情形,对于这类事情不熟门儿清的刘慧珍打算拿上现有家庭资料明天去街办找王主任帮忙解决。

顺利拿到沈援朝新家庭关系的官方认可文件。

夜幕静谧无声,当第二天天未亮,刘慧珍早早就起了床并开始忙碌起来,在喂过沈援朝牛奶后整理齐备准备出发给其做落户申请。

正打算离开时看到邻居易中海和贾东旭提着包匆匆往院门外走。

“大伯、东旭哥这么早就要出去工作?”

她问道。

二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看了一眼邻近的房子回答道:“嗯!”

两人快速地离去了,只留下院子里寂静的气息。

这时秦淮茹也走出门,她目不转睛地看着贾东旭离去的背影,心中怀揣美好憧憬,希望他能在事业上取得巨大进展从而证明年轻一代中最优秀的人才。

同时她也觉得这样可以在四合院里抬起头做人了。

而事实上傻柱已经比所有人更早一步动身去往丰泽园找父亲的朋友学手艺以期未来有所建树。

当时,傻柱离开丰泽园时,何大清的师兄田大厨曾劝他留下来。

然而在丰泽园工作没有报酬,而他得负担起养活妹妹的责任,只能忍痛放弃了。

今天傻柱要参加厨师等级答案,于是早早地来找田大厨,请教烹饪技巧。

同时,刘慧珍正递给王主任一些文件。

看完后,王主任答应她会去户籍部门办理相关事宜。

刘慧珍又问:“王主任,咱们街道办有没有学习识字的地方呢?”

“你是说扫盲班吧?”

刘慧珍点头称是,并表示郭大娘告诉她识字有助于未来转正的机会。

王主任笑着说:“这正是我所希望的。

我们街道办每天晚上都会在救济站西侧的房间里举办扫盲班。

晚上下班吃过晚饭就可以过去学习。”

他还提醒她,识字多了将来在工作中有优势,还可以给家中的三个孩子做个好榜样。

“国家正在大力支持扫盲活动,比如最近八月举办的全军运动会中,起跑规则是以谁能写更多的字来决定谁先出发。

你看,就连行军打仗都重视文化知识,我们现在身处和平年代,更有理由努力学习。”

刘慧珍随即询问是否可以带孩子一起去上课。

“当然可以啊,只要孩子能保持安静就行了。”

王主任回应道。

安排好了这些事,户口的资料也就交给了刘慧珍。

刘随后进入救济站开始忙碌,准备干活前还挽起了袖子。

郭大娘到达救济站的时候,刘慧珍已经工作了快一小时了。

地上摆放了一大盆洗干净的衣服,院子也收拾干净了。

整个救济站被她打理得十分整洁,包括灶台、案板和菜刀也都提前收拾干净了。

这样,等王大厨来到时,只需要专注于做饭,省去了很多额外的工作。

郭大娘认可了刘慧珍的努力,并称赞她勤劳能干。

对此,刘则笑着回答自己年轻力气大,并表示现在大家都是新中国的主人翁,理应一起为国家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场景也引起了上级干部的赞赏。

区领导随后来视察街道工作,听到了刘慧珍的一番话。

这位领导非常满意,认为这样的思想教育成果不错。

之后区委书记传达了一项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

这项运动意在清除害虫,提高环境卫生质量,防止传染病传播。

他们需要动员所有居民参与进来,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

下班回家后的刘慧珍发现院里的气氛格外温馨喜庆。

“恭喜淮茹一家啊!听说你家东旭评上了高级钳工,每月能领到三十三块钱工资!”

大家都显得特别高兴地谈论着这件事情。

贾东旭这次虽然没能晋升为二级钳工,但他之前的工资是二十七万五千,如今经过定级后,涨到了三十三万。

这一数额相当于第二套货币中的三十三元,在四合院的年轻人中算是相当高的薪资了。

杨瑞华满面笑容,但她没有说什么。

阎埠贵被评为九级小学教师,每月的工资为三十二万。

此时,许富贵吹着口哨走进院子,刘海中扬起眉毛笑道:“咦,老许,看样子你今天心情不错啊,定级的结果怎么样?”

许富贵回答道:“我是七级放映员,每月工资四十万五千!”

刘海中心中颇有些得意,他立即接口说:“你还差一截呢,我是六级锻工,每月挣七十二万三千!”

许富贵却不甘示弱地说:“你不能和我比呀!我每次下乡放电影还有额外津贴呢!不仅是津贴,去人家单位还能有不少好处。

吃的用的拿的,加在一起,我一个月的收入可不比你少。”

贾东旭骄傲地说道:“二大爷,连我的师父都比我师父高,这次师父成了七级钳工,每个月八十四万五千!”

刘海中脸上露出不服的表情,他一直在努力要取代易中海成为这院里的权威人物。

可是如今易中海成了七级钳工,再次碾压了他一等。

表面看似毫不在意的易中海装模作样地环顾四周,问道:“哎,柱子哪里去了?柱子也应考级了吧!”

傻柱这时突然出现在他们身边:“一大爷在这儿呢,后厨评级比较慢,所以一直耽搁到现在。”

易中海、贾东旭和秦淮茹都微微一愣。

怎么傻柱会在这里出现呢?按照计划,他不是应该在保城寻找何大清吗?

原来这一切归功于刘慧珍的帮助,傻柱十分感激刘慧珍,是她的指点帮助自己找到了这个大好机会。

旁边观战的许大茂见状讽刺到:“你这个厨子,厂长留你有什么用?我还是初中生快毕业了呢!”

而傻柱却非常满意:“当然留下做饭呀!就算你是大学生,不会挣钱有啥用呢?我现在工资都已经是三十七万五千了!”

听到这话,院子里众邻们都感到一阵惊讶,贾东旭尤其不满。

明明才说他自己是年轻人里面最出息的那个,结果傻柱年纪更小却赚得比他多得多,而且这是为啥?

许富贵质疑:“照理后厨就是八级炊事员,每个月工资也最多就三十五万多点。

你这些钱来路不明啊!”

许大茂也不屑地说:“吹牛!你怎么没参加答案还说自己是八级炊事员?一定是在撒谎!”

其实易中海听了反而心里舒了一口气,以为是傻柱吹牛,那他就没去成保城对吧。

但是紧接着傻柱反驳说:”

你们还是见识太少,我确实被评为八级炊事员,月薪确实是三十五万五千,因为厂长喜欢我的饭菜给我提拨做了厨师班长,额外有两万津贴,合计一共三十七万五!“

刘海中听闻眼中满含羡慕——想当领导的他甚至做梦都想成为小组长呢,傻柱这么个愣头青都升官了,他还不是!

傻柱得意哼起歌走回家了。

这天整个四合院似乎谁都没有他风光过!

许大茂的脸色已经难看极了:“爸赶紧给我找工作,我必须超越这个傻瓜!”

说着急得到处乱跑。

贾东旭更是脸色惨绿,看到自己竟落后了一个年轻这么多的孩子;

易中海也暗自皱眉——第一次感到了隐隐的不安,这里可能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

从前他认为凭自己的能力肯定能摆弄这个叫傻柱的人,结果他答应要去保城却迟迟未来,究竟是为什么?

晚上,傻柱拎着一个饭盒回家里后就又往西跨院走去,

“瞧,昨天傻柱拎着饭食朝那里去了,今天又如此,这刘慧珍真是有本事呀,在咱们这院子里除了聋老婆婆也没几个人能尝到傻柱亲手做的饭啦!”

邻居们纷纷评论道。

“谁说不是呢,傻柱今天拿的肯定是肉和菜,隔着老远我就闻到香味了!”

易中海脸色更加阴沉,这傻柱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刘慧珍告诉傻柱有关评级的事?

然而,易中海很快否定了这个念头。

毕竟,刘慧珍只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平时带带孩子,打点零工而已。

像那种复杂的企业评级,她肯定搞不懂!

俗话说,四合院里没有秘密,沈援朝今天深有体会。

躺在床上也能听到院子里大家热烈讨论八级工资的事情。

据闻,这种八级工资标准是在1950年从松花江那边开始实行的,后来从1952年起逐步在一些地区小规模推广,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之后才在全国广泛推行。

没想到轧钢厂这么早就开始实施了八级工资制度。

因为沈援朝的到来,刘慧珍的命运被改变,而傻柱因此提前评上了八级炊事员,并且还当上了杨厂长钦定的后厨班长,成了轧钢厂未来的后厨一把手。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蝴蝶效应。

所以,他也必须更加努力才行!

沈援朝想到这里,便又鼓足干劲开始翻身。

“弟弟真厉害,又翻身啦!”

“妈妈,弟弟今天已经翻了十二次呢!”

刘慧珍惊喜地看着孩子们:“真的吗?学会翻身说明弟弟身体很健康呢!让我看看咱们的小援朝是怎么翻身的吧。”

雨水也跟着催促:“援朝加油!”

沈幼楚和沈幼甜在一旁拍手鼓励:“弟弟加油!”

听着一声声的加油声,沈援朝又翻身三次。

刘慧珍高兴地亲了他的脸颊一口:“我家援朝最棒!”

沈援朝查看着自己的成长系统面板:

婴儿期:成长任务——翻身1000次,已完成:24/1000

他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连任务进度的五分之一都没完成,真是太难了。

“婶子,还有雨水!”

傻柱的声音传了过来。

刘慧珍开门问:“柱子,怎么了?”

傻柱笑着说:“今儿听了您的建议去考级,居然顺利评上八级炊事员了,杨厂长还让我做后厨班长,以后就负责工厂的接待餐了。”

“刘婶子,如果不是您提点我,我恐怕就错过这次机会了。

这是我特意为您和孩子们留的轧钢厂做的菜,还没有动过,请您收下!”

刘慧珍:“柱子,你这是干什么?自己带着和雨水一起回去吃啊,你看雨水多瘦啊,该好好补补才对!”

傻柱:“婶子,我做了两份菜,家里那份就够我们吃的了,过年的时候,还得麻烦你为雨水做件新衣服。”

刘慧珍不再推辞:“好,等家里的事情收拾完再让雨水拿过来就行!”

“行!”

送走了傻柱,沈幼楚和沈幼甜踮起脚尖看着桌上的饭盒,“妈,傻哥哥送的是什么呀?”

何雨水平时喜欢叫傻柱“傻哥哥”

,沈幼楚和沈幼甜也学会了这一叫法。

刘慧珍打开饭盒看了看:“哎哟,原来是红烧肉,这可是好吃的,每人尝一块,剩下的过年再吃吧!”

沈幼楚说:“妈,我们不吃肉,您可以给弟弟换奶粉用呢!”

沈幼甜附和:“没错,妈妈我们吃窝窝头就可以,肉留给弟弟吃吧。”

望着这两个善良的姐姐,沈援朝感动不已,她们对自己的关爱真是无微不至,只是希望能少亲吻几下更好。

刘慧珍慈爱地说:“你们俩真乖,援朝是我的孩子,你们也是,过去家境贫寒不能常常吃到肉,现在条件好了我也想让你们吃饱长大成材。

只是这好日子是弟弟带来的。

你们将来要多对他好,知道吗?

将来,弟弟会是你们在这个世间的唯一依靠。

如果弟弟过得好,你们也会过得更好。”

“妈妈,我们明白了!”

虽然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的现象普遍,刘慧珍也不例外。

尽管沈援朝并非她的亲生子女,但对刘慧珍而言,他已经如同亲生般的重要。

沈援朝仰头望着墙上挂着的伟人肖像,陷入深思:该怎么才能解决一家人的户籍问题呢?

他现在仅仅三个月大,要学会说话大概要到一岁左右,但现在已经是1952年底了。

进入1953年2月后,户口迁移就不再那么随意了!

等到他会说话,机会恐怕早已错过。

刘慧珍切了一块红烧肉分给了沈幼楚和沈幼甜。

然而她们并没有自己吃,而是执意要喂给沈援朝,这让沈援朝显得十分无奈。

他在心中想着,两个小丫头是不是想要看看他的嘴里究竟为何还没有长出牙齿呢?毕竟他现在根本没有办法进食!

“楚楚、甜甜,弟弟还不能吃呢,你们俩快吃吧!”

沈援朝说道。

听了这话,沈幼楚和沈幼甜这才放弃继续给他喂肉的想法,转身把肉递给刘慧珍:“妈妈,您来吃。”

刘慧珍摇摇头,“乖孩子,妈不喜欢吃肉的。”

然而,姐妹二人却坚持不依,“不行,您一定要尝一口才行,否则我们也吃不下!”

“好啦,你们吃,妈真不吃。”

刘慧珍连连摆手。

“不行,就是不行……”

这对双胞胎依旧执拗着,不想妥协。

沈援朝在旁边默默想道,哪里有不爱吃肉的母亲呢?

那天傍晚,吃完晚饭后,刘慧珍便推起她的竹篮车,领着沈援朝与孩子们去扫盲班上学。

贾张氏坐在家中补鞋底,对着贾东旭抱怨。

“东旭啊,你说你大爷让傻柱不去答案保全城里工作,傻柱同意了但最终并没有按他说的去做?”

贾东旭答道:“的确如此,照理说这应该让他错过升职的机会才对,那样我的表现就会是院子里最好的一个。

以后家里名声也就好听些。

没想到那已经答应了的事儿,他还是没按着大爷说的办,反而去考评级成了厨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