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足以让一座旧城改头换面,也足以让一颗心尘埃落定。江寻以为,
他和林知夏之间的故事,早就被十年前那个夏天的暴雨冲刷得一干二净,
只剩下一段模糊的回忆。直到一个迟到了十二分钟的外卖,
和一个来自她的、迟到整整十年的差评,像一把生锈的钥匙,强行捅开了他尘封的记忆之门。
门后,是系统冰冷的机械音,是人生重启的机会,也是一场无法回避的豪赌。他赌上未来,
只为弥补一个迟到的过失,却发现,他要弥补的,远不止一个差评那么简单。
1豆大的雨点砸在头盔面罩上,噼里啪啦的响。我拧着电门,
车身在湿滑的路面上划出一道水线。手机支架上的订单倒计时,
从红色变成了刺目的“已超时:32分钟”。完了。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单是加急的,
备注是“救命”。我把车停稳,抓起外卖箱就往写字楼里冲。大堂光亮得能照出人影,
我一身雨水,像个落汤鸡。电梯门正在缓缓关闭。我喊了一声“等等”,
把外卖箱往地上一放,伸手卡住了电梯缝。里面只有一个女人。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黑色职业套装,正低头看着手机,神情专注。电梯门感应到阻碍,
又缓缓打开。我喘着粗气,把餐盒递过去。“您好,您的外卖。”她接过,没抬头,
声音很冷。“下次准时点。”电梯门合上。她的身影消失在金属门后。**着墙,大口喘气。
雨水顺着头发往下淌,浸湿了衣领。有点冷。我拿出手机,点开APP。
一条新的评价弹了出来。一星。鲜红的一星,扎眼。理由:耽误重要会议,态度恶劣。
我捏着手机,指节发白。重要会议?我脑子里嗡的一声。为了这单,我连闯了两个黄灯。
差点被一辆SUV撞飞。态度恶劣?我连她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怒火和委屈混在一起,
冲上来。我点开那个客户的头像,准备理论几句。头像是一个女人的侧脸,
背景是蔚蓝的大海。很熟悉。我盯着那张脸,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了。呼吸停滞。
世界安静下来。只剩下雨声,和我咚咚的心跳。林知夏。竟然是她。十年了。
我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手机从手心滑落,摔在地上。屏幕裂开一道蛛网。那道裂缝,
正好划过她的脸。就像我们当年的结局。2我捡起手机,屏幕已经花了。但那张脸,
刻在我脑子里。林知夏。这个名字,我十年没念过了。我以为我早忘了。
可它现在就在我舌尖上,又苦又涩。**在墙上,腿有点软。大堂的冷气吹过来,
我一个哆嗦。为什么会是她?她怎么会在这里?当年的她,不是应该在北京,
在最顶尖的设计院吗?怎么会在这座南方的二线城市?脑子一团乱麻。
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写字楼。雨小了点,但风更冷。我跨上电驴,没发动。就这么坐着。
脑子里全是十年前的画面。那个夏天,她穿着白裙子,在图书馆门口等我。
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她拉着我的手,说:“江寻,
我们以后要一起设计世界上最好的房子。”那时候,我觉得我拥有了全世界。后来,
我消失了。不告而别。手机响了。是一条APP推送的官方消息。“尊敬的骑手,
您收到一个‘恶意差评’,平台将为您保留申诉权利,请在24小时内提交材料。
”恶意差评?我扯了扯嘴角。她说的,就是事实。我迟到了。我认。但“态度恶劣”?我没。
我只想告诉她,我拼尽了全力。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毫无征兆地在我脑子里响起来。冰冷,
机械,不带任何感情。【检测到致命差评,‘差评逆袭系统’已激活。】我浑身一震。
什么东西?幻觉?最近太累,出现幻听了?【任务发布:弥补客户林知夏的损失。
】【任务详情:林知夏,‘夏初设计’创始人。本次外卖为其公司A轮融资路演准备。
因您迟到32分钟,导致其错过向‘启明资本’展示关键模型的机会,路演失败。
】【任务奖励:技能‘过目不忘’。】【失败惩罚:永久剥夺味觉。】我猛地坐直了身体。
味觉?我舔了舔嘴唇。嘴里全是雨水的味道,咸的。
如果连这个都尝不到了……那吃饭还有什么意思?生活还有什么意思?我盯着眼前的车流。
心脏狂跳。这不是幻觉。这声音太清晰了。每一个字,都像钉子,钉进我的脑子里。系统?
这种只在小说里存在的东西,竟然真的出现在我身上?我掐了自己一把。疼。不是梦。
一个差评,激活了一个系统。一个来自林知夏的差评。这算什么?命运的玩笑?
还是……机会?“弥补损失……”我喃喃自语。怎么弥补?路演都失败了。我一个送外卖的,
拿什么去弥补一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融资合同?【任务指引已发放至您的手机客户端,
请注意查收。】手机屏幕闪了一下。那个裂开的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界面。简洁,
只有一个标题。【关于‘启明资本’的投资偏好分析报告】下面是密密麻麻的资料。
我盯着那份资料。眼睛一点点亮起来。或许……真的有办法。3我叫江寻。二十八岁。
高中时,我是天才,是别人家的孩子。是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金牌得主,
是清华建筑系预录取的优等生。那时候,林知夏跟在我身后,满眼都是崇拜。她说,
我是她的光。后来,光灭了。母亲重病,家里欠了一**债。我辍学了。我去工地搬过砖,
去餐厅洗过碗。最后,成了一个外卖员。那个曾经的天才,活成了自己最看不起的样子。
我没脸联系林知夏。我换了所有联系方式,从她的世界里彻底消失。我觉得,
这是对她最好的保护。她那么耀眼,不该被我这种浑身泥泞的人拖进深渊。十年了。
我以为自己已经习惯了。习惯了风吹日晒,习惯了客户的无理取闹,习惯了生活的麻木。
直到今天。直到林知夏的那个差评。它像一根针,狠狠刺破我用十年时间结成的硬壳。
露出里面那个,卑微又不甘的灵魂。我打开系统给我的指引。
是一份关于“启明资本”的详细资料。他们的投资理念,过往案例,创始人背景,
甚至是决策小组几个成员的个人偏好。信息量巨大。我看得头皮发麻。
这哪里是一个外卖员能接触到的东西?但我别无选择。失败惩罚是“永久剥夺味觉”。
我咽了口唾沫。我不想成为一个吃饭像嚼蜡的废人。我点开外卖箱。
里面除了已经凉透的餐盒,还有一张被人丢弃的财经报纸。是客户扔的。
我每天都会清理外卖箱,这张报纸是今天早上收到的。我鬼使神差地没扔掉。我拿起报纸。
系统指引里提到,“启明资本”最近对“智能家居”领域很感兴趣,
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我的目光在报纸上飞速扫过。突然,我停住了。
在中缝一个不起眼的位置,有一则行业简讯。“本市‘精工传感’宣布,
其新一代‘毫米波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可有效解决传统传感器在静态人体监测上的盲区问题……”毫米波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
一个念头,像闪电一样劈进我的脑子。智能家居的痛点,不就是“伪智能”吗?人走了,
灯还亮着。人睡着了,空调还吹着。如果能精准判断“室内是否真的有人”,
那将是打败性的!这就是“启明资本”一直在找的切入点!心脏开始狂跳。我拿出手机,
找到“夏初设计”的官网。上面有他们的邮箱。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打字。
我不知道这个邮箱会不会被看到。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相信一个匿名邮件。我只能赌。
我用尽了我所有的知识,结合那份系统指引,围绕“毫米波雷达”和“智能家居生态”,
写了一份简短但直击要害的分析报告。我没有署名。只在结尾留了一句话。
“一个不想看到好设计被埋没的路人。”点击发送。邮件消失在虚拟网络中。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靠在车座上,眼睛有点发花。
【任务完成度:30%。】系统声音响起。“才30%?”我皱眉。【您已提供解决方案。
但林知夏需要接受方案,并成功获得融资,才能视为完全弥补损失。】我明白了。
这仅仅是个开始。【是否立即领取任务奖励‘过目不忘’?】“是!”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瞬间,一股清凉的气流涌入我的大脑。像是被泉水洗过一样。我闭上眼。
刚才看过的报纸内容,系统指引里的资料,甚至我打过的每一个字,
都清晰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个字都错不了。我睁开眼,世界仿佛不一样了。清晰,明亮。
我看了看手机。那个一星差评,还在。刺眼。但它不再让我感到羞耻。它变成了一把钥匙。
一把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4接下来的两天,我像往常一样送外卖。
但心里总是悬着一块石头。会成功吗?林知夏会看到那封邮件吗?
她会不会当成垃圾邮件删了?我不敢想。每送完一单,
我就偷偷刷新一下“夏初设计”的官网和社交媒体。没有任何动静。我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也许,我真的想多了。一个陌生人的邮件,凭什么让一个大资本的决策者改变主意?
第三天下午。我正在一个老旧小区里爬楼梯,送一份麻辣烫。手机震了一下。是新闻推送。
标题很醒目。【濒临破产的‘夏初设计’,获‘启明资本’千万级天使轮投资!
】我脚步一顿。差点从楼梯上滚下去。我扶着墙,赶紧点开新闻。
里面详细报道了这次投资的来龙去脉。“据知情人士透露,‘启明资本’原本已放弃投资。
但在最后关头,‘夏初设计’创始人林知夏收到一份匿名邮件,
邮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毫米波雷达与智能家居结合’的打败性构想,其前瞻性和可行性,
让‘启明资本’决策层大为震惊,当即决定收回成命,追加投资……”匿名邮件!成了!
我真的做到了!我站在昏暗的楼道里,激动得浑身发抖。手里的麻辣烫汤都洒了出来,
烫在手上,我却感觉不到疼。脑子里只剩下系统冰冷的提示音。【任务完成。
差评已永久消除。】【奖励:‘过目不忘’技能已永久生效。】我拿出手机,点开APP。
我的个人资料页,那个鲜红的“一星”差评,消失了。干净得像是从未出现过。
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胸口的石头落了地。林知夏的公司,保住了。我坐在楼梯上,笑了。
十年了。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废物。我还能做点什么。我还能改变点什么。
这种感觉,真好。送完那单,我接到了一个新的订单。客户地址是城西的一个别墅区。
我骑上车,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轻松。雨过天晴,阳光很好。路边的树叶子被洗得发亮。
我甚至哼起了歌。到了别墅区,我按照地址找到了一栋气派的独栋别墅。我按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花衬衫、油头粉面的年轻人。他接过外卖,撇了撇嘴。“怎么这么慢?
饿死我了。”我笑了笑。“不好意思,路上有点堵车。”他没理我,转身就往屋里走。
我拿出手机,等待他确认收货。几秒钟后。手机“叮”的一声。又是一个差评。
理由:汤洒了,包装破损,骑手态度敷衍。我愣住了。我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麻辣烫包装。
完好无损。汤也没洒。我抬头,那个年轻人已经关上了门。我站在门口,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检测到恶意差评,‘差评逆袭系统’再次激活。】系统声音又来了。
【任务发布:弥补客户‘赵公子’的损失。】【任务详情:赵公子,真名赵瑞。
其父是本地知名企业家。您送餐时,不慎将其珍藏的一件清代青花瓷瓶碰倒,
导致瓶身出现一道细微裂痕。赵瑞未当场发现,但在事后发现,并给予您差评作为报复。
】【任务奖励:技能‘初级编程’。】【失败惩罚:永久剥夺嗅觉。】我脑子嗡的一声。
我什么时候碰倒他的花瓶了?我根本就没进屋!这分明是诬陷!我正想敲门理论。
系统声音再次响起。【请注意,任务判定基于‘事实因果’,而非‘主观认知’。
您的确在门口等候时,因操作手机不慎,将外卖挂包碰倒了门边的花瓶。】我回忆了一下。
好像……我刚才等确认的时候,确实把外卖包放在了脚边。好像确实碰到了什么东西。
但我根本没在意!这也能算我的责任?还有,这惩罚……嗅觉?如果味觉没了是吃饭没味道,
那嗅觉没了呢?我闻不到花香,闻不到饭菜香,闻不到雨后泥土的味道。这个世界在我面前,
将变成一个无声的黑白电影。不。我不能接受。我看着那扇紧闭的大门。拳头慢慢握紧。
赵瑞。我记住你了。5我没有敲门。我知道,现在去理论,只会被他当疯子赶出来。
他是“赵公子”,我是送外卖的。我们之间,隔着天堑。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
系统给了我任务,就必须有解决的办法。【任务指引已发放。】我点开手机。指引很简单。
【任务目标:修复青花瓷瓶裂痕。】【线索:本市‘古玩街’,‘张氏古玩修复’。
】我关掉手机,骑上电驴,直接往古玩街方向去。古玩街在老城区,街道狭窄,
两旁都是些老旧的店铺。我找了半天,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找到了“张氏古玩修复”。
店里光线很暗,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正戴着老花镜,拿着一把小刷子,清理着一个旧瓷碗。
我走过去,把手机上拍下的花瓶照片递给他看。照片是我在网上搜的,
赵瑞的朋友圈里有晒过。“师傅,这个瓶子,能修吗?”老头扶了扶眼镜,眯着眼看了看。
“清中期,青花缠枝莲纹。这品相,不错。”他又指了指照片上赵瑞圈出来的那道裂痕。
“这叫‘冲线’。修是能修,但要用‘金缮’工艺,用大漆和金粉黏合。修出来,
别有一番味道。就是……”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不便宜。”“多少钱?”我问。
“按行价,你这个,至少五万。”五万?我倒吸一口凉气。我送一辈子外卖,也赚不到五万。
“师傅,有没有便宜点的办法?比如,用胶水粘一下?”老头白了我一眼。“那不叫修复,
那叫糟蹋东西。用胶水,这瓶子就废了,值不了五十块。”我沉默了。
系统奖励的是“初级编程”,不是钱。我上哪去弄五万块?我走出古玩店,心里烦躁。
坐在马路牙子上,点了根烟。烟雾缭绕。我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
只有我,像个没头苍蝇。一个差评,把我逼到绝路。我苦笑。这就是我的生活。
永远在解决一个麻烦,然后迎接下一个更大的麻烦。就在这时,我脑子里突然闪过一道光。
“初级编程”。过目不忘。我好像……有办法了。我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踩灭。
我又走回古玩店。“师傅,我想跟您学修东西。”老头抬起头,奇怪地看了我一眼。
“学这个?又脏又累,还赚不到钱。年轻人,你干嘛不去做点别的?”“我想学。
”我语气很坚定。老头盯着我看了半天。“我这里不收徒。”“我不要工钱,我给您打杂,
您管吃管住就行。”“我这里很忙,没时间教你。”“我自学。”我指了指他的书架,
“您书架上的书,我能看吗?我看一遍,就会。”老头愣住了。他大概觉得我疯了。
“吹牛不上税。你说你看一遍就会?”“是。”“行。
”老头指着他桌上那个刚清理完的旧瓷碗,“这个,是我上周收来的。你看看,
给我说出它的来历、胎质、釉色、画工。说对一样,我让你看一本。说不对,立刻滚蛋。
”我走过去,拿起那个碗。入手很沉。碗底的胎体,有些粗糙。我闭上眼。脑海里,
我之前在博物馆和书上看到过的所有关于瓷器的知识,开始飞速地涌现、交叉、比对。
“这是晚明时期的粗粮瓷,不是什么名贵东西。胎质是砂胎,釉色是灰青釉,
画工是写意的山水,笔触随意,应该是民窑里一个不出名的画师画的。碗沿的这点磕碰,
是老磕,不是新伤。”我睁开眼,一字一句地说出来。店里一片寂静。老头瞪大眼睛看着我,
像是看一个怪物。他拿起那个碗,翻来覆去地看,嘴里不停地念叨。“奇了,
奇了……”他抬头看着我,眼神变了。“你小子,是块料。”他指了指书架。“随便看。
”6我在张师傅的店里住了下来。白天,我帮他打杂,扫地、擦桌子、搬东西。晚上,
我就扎在书堆里。张师傅的藏书很杂,除了瓷器修复,还有玉器、字画、木工之类的书。
我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过目不忘”的技能,在此刻发挥了神效。任何一本书,
我只要翻一遍,就能完整地记下来。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修复流程、工艺手法,
都变成了刻在我脑子里的数据。一个月后。我告诉张师傅,我要修那个青花瓷瓶了。
张师傅半信半疑。“你才看了一个月,就想动手?这手艺,没个三年五载,连门都入不了。
”“您让我试试。”我没跟他解释。他拗不过我,
从仓库里找出一个和赵瑞那个差不多的、也是有了“冲线”的旧瓶子扔给我。“拿这个练手。
你要是能修好这个,我就让你碰那个真的。”我没要工具。我回到自己房间,关上门。
我没有张师傅那双巧手。但我有“初级编程”。我打开电脑,开始写代码。
我利用“过目不忘”记下的所有关于瓷器修复的知识,结合“初级编程”的逻辑,
开始构建一个修复模拟程序。
我输入瓷瓶的三维数据、裂痕的走向、材质的密度、大漆的干燥时间……我在电脑里,
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虚拟修复。我模拟出最完美的金缮走线,计算出最精准的黏合角度。
三天后。我拿着一张详细的修复流程图,和一个3D打印出来的、用于固定的夹具模型,
找到了张师傅。“师傅,您看这样修,行不行?”张师傅看着那张堪比工程图纸的流程图,
又看看那个结构精密的夹具,彻底呆了。他拿着图纸的手,都在抖。
“你……你这是……修瓷器还是造导弹?”“只是想让修复过程,更精准一点。
”我平静地说。那天下午。在张师傅的注视下,我开始了修复。我没有用传统的手法。
我完全按照自己程序计算出的流程来。调配大漆的比例,控制黏合的压力,
计算金粉填充的厚度。每一个步骤,都精确到秒,精确到微克。张师傅从一开始的质疑,
到惊讶,再到最后的目瞪口呆。当他看着我用最细的笔,将金粉沿着那条完美的曲线填满时,
他长叹一口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又一个星期后。瓶子修好了。
那道原本刺眼的裂痕,变成了一条蜿蜒的金色河流。非但没有破坏瓶子的美感,
反而增添了一种破碎后的涅槃之美。张师傅捧着瓶子,爱不释手。“神乎其技。神乎其技!
”他转头看我,“小子,你是个天才。”我笑了笑。我给赵瑞发了个短信。“赵公子,
我是给你送外卖的那个骑手。关于那个花瓶,我想我能帮你解决。”他很快回了两个字。
“**。”我又发了一张照片过去。是那个修复好的、张师傅的瓶子。这次,他没再回我。
十分钟。二十分钟。一个小时。就在我以为他不会理我的时候,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
“你在哪?把地址发来。我过去找你。”是赵瑞的声音。语气里,
带着一丝急切和……不敢置信。我知道,鱼上钩了。7我把赵瑞约在了张师傅的店里。
他开着一辆骚包的红色跑车,一停就是两个车位。人还没进店,香水味先飘进来了。
他看到我,眉头一皱。“就你?”“就我。”我点点头。他走进店里,目光在四处打量,
最后落在张师傅身上。他看张师傅的眼神,带着一种审视和不屑。“东西呢?
”我走到工作台,把那个用锦盒装着的、属于他的青花瓷瓶,推到他面前。“您请看。
”他狐疑地打开盒子。当看到瓶子上那条完美的金色纹路时,他的眼睛瞬间直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拿出来,捧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狂喜,
再到困惑。“这……这怎么可能?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找了一位老师傅帮忙。
”我指了指旁边的张师傅。张师傅只是哼了一声,没理他。赵瑞没在意,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太牛了!比我之前找的那些‘专家’强一百倍!
他们都说没法修,只能补!这哪里是补,这简直是艺术品!”他兴奋得像个孩子。“行!
这个差评,我给你取消!不,我给你写个五星好评!再给你打一千块钱赏钱!”说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