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掉老师傅,我让百年老厂倒闭

裁掉老师傅,我让百年老厂倒闭

主角:李俊峰金桂张伟
作者:财神爷保佑我发大财哦

裁掉老师傅,我让百年老厂倒闭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11-06
全文阅读>>

“李总,你会后悔的。”一张辞退书,几万块钱,买断了我二十年的心血。

你以为你拿到了配方?你拿到的是纸,我带走的是魂。好好享受你们的“高效率”吧。好戏,

才刚刚开场。1“陈师傅,公司决定优化人员结构,这是你的离职通知。

”人力总监王琳把一张冰冷的纸推到我面前,脸上挂着职业却毫无温度的笑容。我叫陈阳,

在金桂园酱油厂干了二十年,从一个毛头小子,干到了总酿造师。

厂里那口传了一百多年的酱母,就是我的命。坐在我对面的,是新上任的总裁,李俊峰。

一个刚过三十,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满身名牌的年轻人。他是老董事长的儿子,

刚从国外回来,满脑子都是降本增效,要把老祖宗的基业“现代化”。“陈师傅,

别怪公司无情。”李俊峰靠在真皮老板椅里,十指交叉,用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我,

“时代变了,你那套老手艺,又慢又费钱。现在讲究的是数据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你的岗位,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看着他,这个年轻人身上有股子傲慢,他不懂,

金桂园的魂,不在纸上,不在机器里,就在我守着的那缸酱母里。

王琳跟着敲边鼓:“是啊陈师傅,公司也是为了长远发展。你看,

我们给你申请了‘N+1’的补偿,六万八千块,不少了。很多人想拿都拿不到呢。

”六万八千块。我二十年的青春,二十年起早贪黑,手上被发酵菌侵蚀得满是裂口,

就值这么点钱。我的徒弟张伟就站在李俊峰身后,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把这个没爹没娘的孤儿从乡下带出来,手把手教他闻香、辨色、尝味,把他当亲儿子一样。

现在,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成了李俊峰的“技术助理”。我懂了。“李总,

我在这厂里干了二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句不好听的,没了我的手艺,

这金桂园的酱油,就不是那个味儿了。”我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砸在地上。

李俊峰嗤笑一声,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陈师傅,你太高看自己了。配方我们有,

流程也全部记录在案。张伟现在是技术主管,他跟你学了这么多年,完全可以胜任。说不定,

年轻人新方法,比你更好!”他拍了拍张伟的肩膀,张伟的身体僵了一下。“是,是的,

李总。我会努力的。”张伟的声音小的像蚊子叫。我心里一阵绞痛,不是为自己,

是为我这瞎了眼的二十年。我拿起那张辞退通知,纸张很薄,却重得我几乎拿不稳。“好,

我走。”我站起身,“不过我有个要求。”李俊峰不耐烦地摆摆手:“说。

”“让我再待一天,明天我正式离职。我得把酱母池那边的工作,跟张伟交接清楚。

那东西金贵,不能出岔子。”这话说出来,我自己都觉得可笑。他们都要把我扫地出门了,

我还在乎那缸酱母。李俊峰和王琳对视一眼,都笑了。“可以。

”李俊峰的语气里充满了施舍,“就当是满足一个老员工最后的情怀吧。王琳,明天盯紧点,

别让他拿走公司任何东西。”“好的,李总。”我没再说话,

转身走出了这间豪华得让我窒息的办公室。门关上的瞬间,

我听到了里面传来的压抑不住的笑声。“这老头,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就是,

没了张屠夫,还不吃带毛猪了?”我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进肉里。李俊峰,张伟,王琳。

我一个一个记在心里。你们会后悔的。我保证。2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

天不亮就到了厂里。没去办公室,我直接去了酿造车间。

空气中弥漫着熟悉的酱香和发酵的微酸气息,这是我闻了二十年的味道。金桂园的核心,

就是车间最深处那个恒温恒湿的酱母室。里面放着一口巨大的陶瓷缸,

缸里就是传了一百多年的酱母。所有新生产的酱油,都必须从这里取一勺“引子”,

才能保证味道的传承。我推开沉重的木门,张伟已经等在里面了。他穿着白色的工作服,

但那身名牌西装的矜贵气还没褪去,让他看起来和这里格格不入。“师傅……”他看到我,

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没叫出口。我没理他,径直走到酱母缸前。缸盖一掀开,

一股浓郁到极致的酱香扑面而来。这就是金桂园的根。“看好了,我只教你最后一次。

”我拿起一个长柄木勺,声音平静得可怕。张伟连忙凑过来,拿出手机准备录像,

被我一眼瞪了回去。“用脑子记,用手记,用良心记!”他吓得一哆嗦,赶紧收起了手机。

我开始交接,从如何测算温度,如何观察菌落的形态,如何撇去表面的浮沫,

每一个步骤都讲得无比详细。张伟听得一知半解,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他现在的心思,

早就不在这上面了。在酱母缸旁边,还有一个小一点的陶罐。“这是备用酱母。

”我指着那个陶罐,“以防万一。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动。”张伟点头如捣蒜。

我背对着他,开始进行最后一步,给酱母缸补充新的养料。这是个精细活,

我的身体挡住了他的视线。我的手在操作台上快速移动。这里有两个几乎一模一样的料包。

一个,是滋养百年酱母的秘制配方。另一个,是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偷偷“研制”的。

这个料包里的东西,能让发酵速度提高三倍,初期味道和正品有九成相似,

但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会破坏菌群的平衡,让酱母变得极不稳定。用它发酵出来的酱油,

会在几个月后,味道开始变得尖酸,并且极易腐败。它就像一种慢性毒药,会慢慢地,

彻底地摧毁金桂园的根基。我的手很快,快到只留下一道残影。我将那个有毒的料包,

倒进了主酱母缸里。然后,我将真正的滋D养料包,小心翼翼地藏进了自己的口袋。

做完这一切,我转过身,把长柄木勺递给张伟。“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了。”张伟接过木勺,

手有些抖。他看着我,眼神复杂,有愧疚,有恐惧,但更多的是一种急于摆脱我的窃喜。

“师傅,你……多保重。”我没再看他,也没再看那口我守护了二十年的酱母缸。

我怕我再多看一眼,会忍不住把真相说出来。我脱下工作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操作台上。

走出酱母室,走出酿造车间,走出这个我奉献了半辈子青春的工厂大门。

保安亭的王大爷拦住我:“陈师傅,这就走了?”我点点头。“唉,这厂子,没你不行啊。

”王大爷叹了口气。我笑了笑,没说话。阳光有些刺眼,我眯了眯眼,

看到李俊峰那辆骚包的红色跑车从我身边呼啸而过,溅起一片尘土。我没有回头。金桂园,

再见了。李俊峰,好戏,开始了。3离开金桂园的一个月,我用那笔可笑的遣散费,

在老城区一个不起眼的巷子里,盘下了一个小门面。门面很小,只能放下四张桌子。

我没搞什么复杂的东西,就卖一样,猪脚面。面是我自己压的,猪脚是我自己卤的,

最关键的,是那一勺画龙点睛的酱油。我从金桂园出来的时候,顺手带走了一小瓶东西。

不是什么值钱的玩意儿,就是一个装风油精的小瓶子,

里面装着几滴最原始、最纯粹的百年酱母。那是金桂园真正的魂。我用这几滴酱母,

在家里重新培养了一小缸。数量不多,但足够我这个小面馆用了。我的面馆没有名字,

就在门口挂了个木牌,上面写着“陈记面馆”。开业那天,冷冷清清,

只有几个街坊邻居过来捧场。“老陈,你这酿了一辈子酱油,怎么改行卖面了?

”对门奇牌室的赵大爷问。我一边下面一边笑:“换个活法。”第一碗猪脚面端出去,

赵大爷尝了一口,眼睛瞬间就亮了。“嘿!老陈,你这面可以啊!这猪脚卤得够味,

但这酱油……怎么吃着这么耳熟?”我笑而不语。一传十,十传百。陈记面馆的猪脚面,

靠着口碑,慢慢在附近火了起来。很多人都不是为了猪脚,也不是为了面,

就是为了那一口与众不同的酱香味。那是一种醇厚、复杂、回味悠长的味道,

能勾起人心里最深处的记忆。与此同时,金桂园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

李俊峰砍掉了所有他认为“落后”的生产环节,引进了全新的高速生产线。

在张伟的“技术支持”下,酱油的发酵周期从三个月缩短到了一个月。产量翻了三倍。

李俊峰意气风发,在经销商大会上宣布,金桂园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电视上,网络上,

到处都是金桂园“传承与创新”的广告。新的包装,新的代言人,一切都显得那么欣欣向荣。

李俊峰甚至接受了一家财经杂志的专访,标题是《三十而立,百年老店的破局者》。

他在采访中意有所指地提到:“我们清退了一些思想僵化、跟不上时代的老员工,

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事实证明,我们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我是在报纸的中缝里看到这篇报道的。当时我正在后厨卤猪脚,

满屋子都是浓郁的肉香和酱香。我看着报纸上李俊峰那张志得意满的脸,

平静地把报纸扔进了灶膛。火苗“呼”地一下窜了起来,将那张脸吞噬。别急。好戏,

还没到**呢。你的产量翻了三倍,铺向市场的货,也多了三倍。等毒性发作的时候,

那场面,一定很壮观。4陈记面馆的生意越来越好,巷子口每天都排起长队。而金桂园,

也迎来了他们“改革”后的第一波市场反馈。起初,一切都很好。新的包装很吸引眼球,

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第一批货很快就销售一空。李俊峰在庆功会上开了一瓶八二年的拉菲,

宣布所有参与项目的员工,奖金翻倍。张伟作为技术总监,拿到了最大的一份红包。我听说,

他当晚就去提了一辆宝马三系。然而,半个月后,一些奇怪的声音开始出现了。

最早是在一个本地的美食论坛上。

一个ID叫“酱油拌饭”的资深老饕发帖问:“有没有人觉得,最近新买的金桂园酱油,

味道不对劲啊?”帖子下面,很快有了回复。“对对对!我还以为是我味觉出问题了!

味道淡了很多,没有以前那种挂口香了。”“就是,空有咸味,没有鲜味。我妈做红烧肉,

放了半瓶,颜色都上不去。”“我还以为买到假货了,特地去专卖店买的,还是一样。

金桂园这是怎么了?”起初,这些声音只是小范围的讨论。金桂园的公关部很快下场,

用一些官方辞令回复,说什么“配方微调,口感升级,更符合现代健康理念”,

还找了几个美食大V帮忙站台。李俊峰对此嗤之以鼻。“一群老古董,口味早就被淘汰了。

不用管他们,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年轻人!”他在晨会上对手下说。但事情的发展,

超出了他的预料。负面评价开始从专业的美食论坛,扩散到微博、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

“避雷!金桂园新版酱油,千万别买!一股怪味!”“我家的酱油放了不到一个月,

居然发霉了!瓶口一层白毛,恶心死了!”配图是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金桂园一生黑!

把我的童年还给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晒出自己家变质的酱油照片,情况大同小异,

都是在开封后不久,就出现了酸败和霉变。这下,李俊峰坐不住了。“怎么回事!张伟!

你给我解释一下!”李俊峰把一叠打印出来的差评报告狠狠摔在张伟脸上。

张伟吓得脸都白了。“李总,我……我不知道啊!生产流程完全是按照标准来的,

每一批产品出厂前都做过检测,理化指标完全合格!”“合格?那你告诉我,

为什么消费者的酱油会发霉?为什么都说味道不对?”李俊峰像一头暴怒的狮子。

“我……我真的不知道……”张伟快哭了,“师傅他……他交接的时候,

就是这么教我的……”“废物!”李俊峰一脚踹在张伟身上,“还敢提那个老东西!

马上给我去查!把所有批次的产品都给我召回检测!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必须给我找出原因!”整个金桂园,乱成了一锅粥。而此时,我的陈记面馆里,

正坐着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但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气度。他吃得很慢,

一碗猪脚面,吃了足足半个小时。吃完,他放下筷子,看着我,久久没有说话。“王董。

”我平静地开口,给他续上一杯热茶,“好久不见。”来人正是金桂园的老董事长,

李俊峰的父亲,王兴邦。他已经退居二线好几年了,没想到会出现在我这个小破店里。

王兴邦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疲惫。“陈阳啊,你这酱油,是哪来的?

”5王兴邦的出现,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以他的阅历,金桂园出了这么大的事,

他不可能不知道。而把市面上的风评和我的小面馆联系起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给他倒茶的手很稳。“王董,这就是我自己瞎琢磨的,上不了台面。”我淡淡地回答。

王兴邦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粗糙的陶瓷杯壁。“陈阳,我们共事十几年,

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清楚。你不是一个会‘瞎琢磨’的人。”他的目光锐利,

仿佛要看穿我的内心,“这味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味道。比你走之前,在厂里做的,

还要醇,还要正。”我笑了笑,没接话。巷子口的风吹进来,带着初秋的凉意。

王兴邦看着我,声音沉了下来:“厂里出事了,你知道吗?”“看新闻了。

”“俊峰那个混小子,太自负了。”王兴邦的脸上满是痛心,“他把你赶走,

是我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陈阳,你老实告诉我,你走之前,是不是动了什么手脚?

”我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王董,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我一个被开除的老员工,

能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我只是按照李总的要求,把工作交接给了我的好徒弟张伟。

如果厂里出了问题,那也应该是李总和张技术总监的问题,怎么能赖到我这个外人头上?

”我的话,滴水不漏。王兴邦被我噎得说不出话来,一张老脸涨得通红。他知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