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收我兵权,反赠弑君之刃

陛下收我兵权,反赠弑君之刃

主角:文彦博李信金羽卫
作者:吟风辞月

陛下收我兵权,反赠弑君之刃第1章

更新时间:2025-09-23

在金銮殿上,天子说出那句本该是我末日降临的圣旨时,满朝文武,无论是我的政敌还是袍泽,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们等着我,那个凭一己之力定鼎北疆、手握三十万虎狼之师的镇国公裴玄,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怨怼或不甘。他们甚至期待着我拔剑而起,让这朝堂染上血色。然而,在那极致的静默中,我俯身下拜,老泪纵横。那眼泪滚烫而真诚,不是为失去兵权的悲戚,而是因得偿所愿的狂喜。他们看到的是一位功高盖主的臣子,在君王的猜忌下,选择了最体面的退场。他们看不到的,是我心中那盘铺陈了三年的棋局,今日,这位年轻的天子,终于亲手落下了我最需要的那枚棋子。他们以为这是囚虎入笼,却不知,是他亲手为我这头猛虎,打开了整个帝国的心腹囚笼。

晨光透过九龙殿的琉璃瓦,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站在百官之首,身着紫金蟒袍,腰悬镇国公玉印,双目微垂,静静地感受着这殿内压抑到极致的氛围。

空气中弥漫着龙涎香的醇厚气息,却掩不住那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我能感觉到,至少有几十道目光,或明或暗,正针扎一般落在我身上。左侧,是当朝丞相文彦博,他那双藏在宽大袖袍下的手,想必正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右侧,是我的副将,忠勇侯李信,他站得笔直,紧绷的下颚线透露出他内心的愤怒与不安。

而最高处,那九龙御座之上,身着龙袍的年轻天子李昭,正用一种我再熟悉不过的眼神俯视着我——那是一种混杂着敬畏、猜忌、恐惧,以及一丝急于证明自己的冲动的复杂眼神。

他才二十出头,登基三年。而我,裴玄,今年五十有六,辅佐过他父亲,也算是看着他长大的。我为李氏皇族镇守国门三十余载,从一个无名小卒,杀成了异族闻风丧胆的“北境阎罗”,也成了他御座之下,那根最粗壮,也最扎眼的顶梁柱。

功高震主,亘古不变的道理。

三年来,文彦博一党每日都在他耳边吹风,说我裴玄在军中声望如日中天,只知有镇国公,不知有圣天子。他们呈上的奏折,可以从御书房堆到宫门口。

起初,李昭还能斥责他们,为我辩解。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疯狂滋生。他开始频繁地往我北境大营安插监军,调动我的将领,削减我的粮草。

而我,非但没有半分不满,反而每一次都“体谅圣心”,配合得天衣无缝。我甚至主动上书,称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济,请求陛下另择贤能,镇守北疆。

我的顺从,我的“识趣”,非但没能让他安心,反而让他更加恐惧。他或许在想,一头从不咆哮的猛虎,不是老了,而是在等待最致命的一击。

于是,便有了今天。

“镇国公,裴玄,上前听旨。”

尖细的嗓音划破了殿内的死寂,是大太监王德全。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狂喜,迈着沉稳得听不出一丝波澜的步伐,走到大殿中央,撩起蟒袍前襟,缓缓跪下。

“臣,裴玄,听旨。”我的声音洪亮依旧,一如在北境雪原上对三十万大军发号施令之时。

李昭的目光落在我身上,他似乎想从我的姿态中看出些什么,但他失败了。我跪得标准,头垂得恭敬,像一尊完美的忠臣雕塑。

他轻轻挥了挥手,王德全展开了那卷明黄的圣旨,用他那独特的、带着唱腔的语调开始宣读。

圣旨的内容,文采斐然,极尽褒奖之词。先是历数我裴玄过往的赫赫战功,从平定西戎,到北逐蛮夷,几乎将我夸成了一位不世出的军神。然后话锋一转,言辞恳切地说我为国操劳半生,如今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实不忍再让我这等功勋老臣受边疆风霜之苦。

“……故,朕意已决。着镇国公裴玄即日起,交还北境兵马虎符,卸去天下兵马大总管一职。为彰其功,赏黄金万两,绸缎千匹,良田千亩。另,加封太师,位列三公之首,享朝会不拜之殊荣。钦此。”

圣旨读完,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看着我,等着我的反应。李信的呼吸已经粗重如牛,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文彦博的嘴角,已经抑制不住地向上勾起,那是一种大功告成的得意。

御座上的李昭,身体微微前倾,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这才是他最紧张的时刻。他怕我暴起发难,怕我那些忠心耿耿的部将当场哗变。他甚至已经安排了殿外的禁军,只要我稍有异动,顷刻间便是万箭齐发。

然而,我让他们所有人都失望了。

我伏在冰冷坚硬的金砖上,肩膀开始微微耸动,起初是无声的抽泣,继而,变成了压抑不住的呜咽。

“臣……臣裴玄……叩谢陛下天恩!”

我猛地一个头磕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当我抬起头时,已是满脸泪痕。

这不是装的。这股发自肺腑的激动与喜悦,让我的泪腺在此刻无比配合。我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陛下啊!”我哽咽着,声音里充满了“委屈”与“感动”,“臣镇守北疆三十载,日夜不敢懈怠。枕戈待旦,梦中都是蛮夷的铁蹄与战友的鲜血。臣非是贪恋权位,实乃先帝所托,不敢有负皇恩啊!”

“如今,陛下圣明,知臣老迈,体恤臣这把老骨头,让臣得以解甲归田,颐养天年。此等浩荡皇恩,臣……臣百死莫能报答万一!”

我的哭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忠诚”与“感激”。

李昭愣住了。

他设想过我的一百种反应:愤怒、不甘、冷笑、质问,甚至直接拔剑造反。但他唯独没有想到,我会是这样一副感激涕零、如蒙大赦的模样。

他眼中的猜忌与戒备,渐渐被一种巨大的困惑所取代。难道,是自己真的错怪了这位老臣?难道他真的只是一个纯粹的忠臣,一心只为国事,从未想过拥兵自重?

文彦博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他准备好的一肚子弹劾之词,什么“裴玄跋扈,恐有反心”、“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之类的说辞,此刻一个字也说不出口。我哭得如此情真意切,他要是再多说一句我的不是,倒显得他是个构陷忠良的奸佞小人了。

整个朝堂的节奏,被我这一哭,彻底打乱。

“爱……爱卿平身。”李昭的声音有些干涩,显然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陛下!”我非但没起身,反而又是一个响头磕下去,“臣还有一请。臣在北境的部将,皆是随臣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只知沙场,不懂朝堂。如今臣卸甲,还望陛下看在臣这点薄面上,对他们……多加照拂。臣,在此替他们谢过陛下了!”

这番话,更是诛心。

我不仅自己“毫无怨言”地交出兵权,还主动替那些可能为我鸣不平的部将们求情,将一切不稳定的因素都提前扼杀在摇篮里。这简直是忠臣的典范,是所有帝王梦寐以求的肱骨之臣。

李信的眼睛都红了,他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不解和痛苦。他不懂,他不懂为什么大帅要如此卑躬屈膝。

我懂。因为这朝堂,这天下,早已不是那个热血拼杀的战场。它是一个更大的泥潭,而我,必须先跳出来,才能把别人拖进去。

李昭终于从御座上站了起来,亲自走下台阶,来到我面前,双手将我扶起。他的动作有些僵硬,但脸上已经换上了一副感动无比的表情。

“太师何出此言!你为我大周流尽了血汗,你的袍泽,便是朕的袍泽,朕岂会亏待他们!”他的手握着我的手臂,很用力,“太师劳苦功高,今日卸下重担,朕心中实有不舍。只是想让你好好歇息。”

“臣明白,臣都明白。”我用袖子擦着眼泪,一副君臣相得的感人画面。

文彦博的脸色已经变得铁青。他精心策划的一场“削藩夺权”的大戏,本该是君王干纲独断、震慑宵小的雷霆手段,现在却被我哭成了一场“君王体恤老臣,老臣感恩戴德”的温情戏码。他不仅没能将我打成一个潜在的乱臣贼子,反而让我借此机会,将“忠臣”的形象,刻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他输了,输得一败涂地。

李昭扶着我,似乎觉得光是加封太师,赏些金银,已经不足以表彰我这“旷古烁今”的忠诚了。他沉吟片刻,像是下了一个重大决定。

“太师虽不再掌管边军,但朕身边,也离不开太师这样的国之柱石。”他朗声道,“朕的禁卫军‘金羽卫’,统领一职正空悬。朕想来想去,唯有太师这般忠勇无双之人,方能担此重任。自今日起,太师便兼任金羽卫大统领,替朕守护这皇城禁宫的安宁!”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李信的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文彦博的脸色,瞬间由铁青转为煞白。

金羽卫!

皇帝的亲军,负责整个皇宫的戍卫。人数虽只有三千,远不及北境大营的三十万大军。但它的权力,却非同小可。掌管金羽卫,意味着可以自由出入宫禁,意味着能第一时间接触到皇帝,也意味着……掌握了皇帝的性命。

从天下兵马大总管,到区区三千人的禁军统领,明面上看,是天大的贬谪。是从执掌国之利刃的统帅,变成了一个皇帝的看门护卫。

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皇帝被我的忠心所感动,但又不愿我完全脱离兵事,故而给的一个安慰性的职位。一个看似亲近,实则被圈禁在京城,再也无法染指边疆军务的闲差。

他们都看到了“贬”,看到了皇帝的“恩宠”,看到了我被彻底拔除了爪牙。

只有我,在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心中那酝酿了三年的计划,最后一块拼图,完美地合上了。

北境的三十万大军,是我的势。它太庞大,太遥远,足以让皇帝夜不能寐,但也让我鞭长莫及,无法对京城的风吹草动做出最及时的反应。

而这三千金羽卫,是我的刀。一把能直接**帝国心脏的,锋利、精准、致命的刀。

我用庞大而遥远的“势”,换来了这把近在咫尺的“刀”。

这笔买卖,赚翻了。

我再次跪倒在地,这一次,我的情绪比刚才还要激动,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仿佛是承载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恩。

“陛下!不可!万万不可啊!臣一介武夫,已是残年,怎敢再担此大任!守护陛下安危,乃国之重中之重,臣何德何能……”

我的“惶恐”与“推辞”,更让李昭坚定了自己的决定。他要向天下人证明,他不是一个刻薄寡恩的君主。他要用这个任命,来堵住所有人的嘴。

“太师不必多言!”他声音威严,不容置喙,“此事,朕意已决!”

我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他,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与“忠诚”,最后,化作一个沉重无比的叩首。

“臣……遵旨!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一刻,我看到文彦博的身子晃了晃,几乎要站立不稳。他那双精于算计的眼睛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真正的恐惧。

他或许……终于意识到,这盘棋,从一开始,就不是他想象的那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