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下乡我回姥家,签到怼人我笑哈哈

别人下乡我回姥家,签到怼人我笑哈哈

主角:姜佑宁姜铭生
作者:煎饼卷水饺

第5章

更新时间:2025-08-15

“嗯?“

赵主任眉头微蹙,“你要下乡吧?你不是有工作吗?“

“我打算好了,我哥不是想要我的工作吗?”

姜佑宁的语气中满是决绝,“我直接辞职算了!下乡我也不留给他们!”

“别辞职啊!”

一听到这里,赵主任内心多了几分激动。

只见她快步走到门口,打量了打量,确定没人后,轻轻关上门。

随后赵主任来到了姜佑宁身边,压低了声音,一脸的谄笑。

“你要不卖给我得了!你家妹子还没工作呢!”

姜佑宁有些意外,她本就没打算辞职,正想找人转手。

但眼前这位毕竟是街道办主任,这不能和她说实话!

“这……”

赵主任看出了姜佑宁的犹豫,语气中带上了几分亲昵。

“佑宁啊!你放心,这事是我提出来的,我是公职人员,查到了我比你更严重!”

姜佑宁稍微一想,也是,卖给赵主任比其他人好多了。

况且接下来办手续还得依靠人家帮忙呢!

不妨卖个人情。

“可以!”

赵主任听闻大喜,自己家两个大儿子。

年近四十又得了一个闺女,家里宠的不行。

没办法,政策就是政策!

她一个街道办的主任,更要起模范带头作用!

两个哥哥说要把工作给妹妹。

自己家闺女也懂事,说不连累家里,再过一段时间要是再没工作就去下乡。

就她那软脾气到了乡下不得被人磋磨死!

作为街道办主任,她可太清楚下乡的真正情况了。

姜佑宁这丫头一来,可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赵主任连班都不上了,拉着姜佑宁就往家。

还找了个干事去通知家里人赶紧回来。

到了赵主任家,她闺女端来一杯热茶。

姜佑宁抬头一看,是个文静秀气的姑娘,说话都带着几分羞怯。

姜佑宁在心里叹了口气,“这姑娘确实不适合下乡。”

不多时,赵主任的家人陆续赶到,连赵主任的哥哥也来了。

众人商量片刻,两个儿子自觉去门口守着。

还是赵主任率先开了口,“佑宁啊!你打算多少钱卖啊!”

“您先别着急啊!”

姜佑宁眯了眯眼睛,“您是街道办的主任,我想知道现在下乡都分到哪些地方?”

她可不想去大西北或大西南受苦受累的。

几人互相对视,赵大伯站了出来,既然你要卖工作,我没什么好瞒着你的。”

“现在需要下乡的地方不少。”

“你要是愿意把工作卖给我们,我保证让你挑个条件好的地方!”

“哦?”

姜佑宁听着口气,似乎是什么大官的样子啊!

说到这里赵大伯又顿了顿,“不过具体的地方,我记得没那么清楚!

你可以和我去知青办!我直接拿本来!”

“好!”

见赵大伯如此坦诚,姜佑宁也不再犹豫,“我同意卖。”

眼见姜佑宁答应,赵主任一把抱住女儿,像是抱住了稀世珍宝。

“闺女,你有工作了!”

“嗯...“女孩红着脸应声。

看着这一幕,姜佑宁心中百感交集。

同样是女儿,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无非是有没有家人疼罢了。

眼见情绪逐渐平息,姜佑宁开口道,“工作的话,正常七百,我只要六百。”

赵主任似乎是明白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孩子,不必如此。”

“你能把工作卖给我们,就算是天大的人情了。”

赵主任拍了拍胸口,“接下来你的事情,我肯定当自己家闺女的事情办!”

“不是,是这样的!”

姜佑宁的语气轻飘飘的,“我那个后哥不是被抓走了吗?”

“今天我去举报,他是个临时工,好像已经被开除了!”

说到这里,姜佑宁的嘴角扬起一抹笑意,

“嘶——!”

赵主任倒吸一口凉气,这行动力!这报复心!

目光不自觉地转向自家女儿,不由得长叹一声。

若是自家闺女能有这般能力,她也就不必需这样操心了。

姜佑宁面带微笑,“赵伯伯,我记得只要是满16了,没工作的人都得下乡吧!”

赵大伯点了点头,“是!”

“我手里有家里人的户口本!您看看能不能给我那后哥报个名?”

赵大伯眯起眼睛,心里很清楚姜佑宁打的什么主意。

无非是要报复嘛!

不过这种事情对他来讲倒也算好办!

“成,这事情包在我身上!”

赵大伯更是拿起外套,生怕姜佑宁后悔。

“走,去知青办!”

“等等!”赵主任突然出声阻拦,去里屋里一阵窸窸窣窣,随后拿出来了六百块钱递给了姜佑宁。

姜佑宁收好钱,跟着赵大伯出去,走了大概两公里,来到了知青办的办公楼。

“赵主任!”

“赵主任好!”

赵大伯不住的点头打着招呼。

姜佑宁这才知道,赵大伯居然是知青办的主任,怪不得能这么大包大揽的。

走进办公室,赵大伯示意姜佑宁落座,还为她倒了杯热水。

转身在档案柜前开始翻找资料。

姜佑宁开口道,心中早已经有了盘算,“赵大伯,麻烦给我看看东北地区的吧!”

她优先目标是黑省,吉省,辽省。

而在这三者之中,辽省更是她的首要目标!

那里不仅是她的故乡,更重要的是比起前两个省份。

辽省的冬天至少不会冷得让人难以忍受。

赵大伯闻言转过身来,脸上闪过一抹赞许,“哦!”

赵大伯回到座位,“其实我也建议你去东北地区,那里发展得不错,粮食供应也相对比较充足!”

“天气状况和咱们这里也差不多。”

赵大伯拿出手边的一沓册子,,“要我说,去农场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农场?”

虽然她知道现在这个年代,没工作的青年要上山下乡去插队,不过对于一些更加具体的细节,还是知之甚少!

赵大伯呷了口水,“没错!”

“在农场那边不仅能领工资,下乡补贴也比去农村多不少。”

随后,赵大伯更是顿了顿,“不过...”

“那边管理比较严格,自由度会会差一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