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一周后,基本的教学生活步入正轨,314寝室的个性化改造工程,在“船长”陆星辰的强势主导下,正式提上日程。
“同志们!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星球如此荒芜!”某个下午没课,陆星辰站在寝室中央,挥舞着手臂,**演说,“这里将是未来四年我们的基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星际战舰!必须赋予它灵魂!”
林澈从《高等数学》课本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我认为,宿舍的功能是学习和休息。保持整洁、简约、高效,是最优选择。”他的书桌已经布置完毕: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笔筒,几本专业书按高矮顺序排列,台灯是冷白光,一切服务于“效率”。
他的桌子,是标准的“极简主义”。
而对面,陆星辰的桌子,则是一场“创意爆炸”的现场。颜料瓶像士兵一样列队,但队形散乱;各种型号的画笔从笔筒里炸出来;摊开的速写本上是他随手画的草稿——有窗外的树,有打哈欠的赵小野,甚至还有林澈低头看书的侧影(虽然林澈本人还没发现);几本艺术史和科幻小说堆在一起,摇摇欲坠;还有一个半成品的、用废弃电路板和金属片拼粘的机器人模型。他的区域,充满了无序的、蓬勃的生命力。
吴浩的桌子则是“实用主义”典范。电脑、水杯、工具书、一个多功能插排,以及一小盒常用的感冒药和创可贴。简洁,但充满了生活气息,像探险飞船里的物资储备库。
赵小野的桌子,无愧于“情报中心”的称号。两台显示器(据他说是为了同时监控新闻和打游戏),各种数据线纠缠又似乎自有其逻辑,墙上贴满了便签条,写着各种待办事项和灵光一现的“八卦线索”,还有一个看起来相当专业的麦克风,用于他的“播客事业”。
“所以,船长的计划是?”赵小野永远是第一个捧场的。
“主题!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主题!”陆星辰目光灼灼,“我提议,‘星际迷航’!探索未知,奔向星辰大海!”他指着自己墙上那片已然成型的星空,“这是我们的主视觉!其他区域,也要进行相应改造!”
林澈立刻反对:“我不同意。首先,集体改造涉及审美统一,难以协调;其次,可能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最后,过于花哨的环境不利于专注学习。”
“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林澈同学!”陆星辰走到他身边,指着那片雪白的墙面,“你看它,像不像一片等待开垦的、冰冷的荒原?我们需要色彩!需要想象!”
“我需要安静和秩序。”林澈寸步不让。
眼看“船长”和“执政官”的第二次星球大战即将爆发,吴浩赶紧出来打圆场:“俺觉得吧,整太花哨确实不太好,但也确实有点太素了。要不……折中一下?”
赵小野眼珠一转:“混搭风!对,混搭风!既有星辰大海的浪漫,又有地球文明的务实!就像咱们寝室的人员构成一样,多元化,包容并蓄!”
最终,经过一番不算激烈但立场坚定的拉锯战,达成了如下妥协:
陆星辰可以在公共区域(如门后、阳台门框)进行小幅度的、以星空为主题的彩绘,但不能覆盖大面积墙面。
每个人的私人书桌和床铺区域,拥有完全自**,风格不限。
共同出资购买一盆绿植,作为“室草”,象征生命与和谐。
陆星辰虽然没能实现全舰星际化的梦想,但获得了部分“壁画权”,勉强满意。他立刻着手,在门后画了一个小小的、戴着宇航服头盔的卡通外星人,旁边写着“Welcometo314”;在阳台门框上画了一圈简单的、如同数据流般的蓝色装饰线条。
林澈保住了自己区域的整洁,也对结果表示认可。他甚至主动承担了计算购买绿植均摊费用的任务。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下午,一盆绿萝被迎进了314。它被放在了寝室中央的窗台上,那里光照适中,被视为“中立区”。
“从此,它就是咱们的‘室草’了!代号‘小绿’!”赵小野宣布,“我们要像守护‘时空裂隙’一样守护它!”
四人制定了简单的“轮值浇水表”,贴在了绿萝旁边的墙上。
然而,生命的生长,似乎并不遵循他们任何一人的规则。
林澈浇水,会用一个小量杯,精确到毫升,确保土壤湿度刚刚好。陆星辰浇水,全凭心情,想起来就拎着水壶给它灌个饱,想不起来就让它干着。吴浩浇水最实在,每次都是一大杯,确保浇透。赵小野则偶尔会把自己的饮料(比如喝剩的可乐)顺手倒进去,美其名曰“补充营养”。
结果就是,“小绿”在经历了第一周陆星辰的过度灌溉(叶子发黄)、第二周被集体遗忘(叶子蔫吧)、第三周赵小野的“可乐事件”(招来小飞虫)后,始终处于一种半死不活、在濒危边缘反复横跳的状态。它顽强地活着,但总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成了314寝室混乱协作的最佳见证。
一天,林澈在帮陆星辰递一支掉在他这边的画笔时,无意中瞥见了陆星辰摊开的速写本。他本来只是想快速移开目光,却赫然发现,本子的某一页上,画着三个Q版小人。
一个憨厚壮实,手里拿着个扳手(吴浩);一个瘦小机灵,头上顶着个Wi-Fi信号标志(赵小野);还有一个,戴着一副圆眼镜,怀里紧紧抱着一张写满了“Plan”的卷轴,表情是一本正经的严肃。
那个抱计划表的小机器人,无疑就是他林澈。
林澈愣住了。他从未想过,在陆星辰的笔下,自己会是这样的形象。有点滑稽,但又……莫名的精准。他默默地放下画笔,什么也没说,回到了自己的书桌前。
心里却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自己那份严谨的《人际观察报告》,被对方用另一种更鲜活的方式,提前完成了初步绘制。
这种既被冒犯(未经允许画他),又被深刻理解(抓住了神韵)的矛盾感,让林澈第一次对自己固守的“规则”,产生了一丝微妙的动摇。
星际迷航314号,在这片混搭的风格中,带着一盆半死不活的绿萝,和四个逐渐熟悉的灵魂,开始晃晃悠悠地,驶入了大学生活的轨道。
冲突的转折点,来自赵小野的一项视频作业。
“兄弟们!救命啊!”赵小野哭丧着脸,把任务要求发到了群里,“《大学生活初体验》主题短视频,后天截止!我一个人搞不定啊!需要演员、需要摄像、需要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