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十年黄粱梦!

爱情,十年黄粱梦!

主角:林晓雯周明远
作者:卢刚

爱情,十年黄粱梦!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9-20

又名,十年一觉山城梦。

1旧照拆封时卷一:旧照拆封时第一章黄桷树下的旧影2023年深秋,

重庆渝北的雨下得绵密。林晓雯跪在客厅的实木地板上,指尖划过纸箱边缘的胶带,

黏腻的胶痕沾在指甲缝里,混着潮湿的空气,泛出淡淡的霉味。

这箱旧物是上周从娘家老宅搬来的,母亲李惠在电话里反复叮嘱:“里面有你小时候的奖状,

还有我攒的老照片,你好好理理,别弄丢了。”客厅的落地窗没关严,风裹着雨丝飘进来,

落在林晓雯的羊绒开衫上,洇出一小片深色。她抬手把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

目光落在纸箱最上层的相册上——深棕色的封皮,铜扣已经氧化发黑,边角磨出了毛边,

是她结婚前用了十几年的旧物。指尖扣住铜扣,“咔嗒”一声轻响,像是敲开了时光的锁。

相册第一页是她小学的毕业照,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站在最前排,

嘴角沾着蛋糕屑;第二页是高考结束那天,她和同学在解放碑前举着“金榜题名”的牌子,

笑得露出虎牙。翻到第三页时,林晓雯的手指突然顿住,呼吸猛地沉了半拍。

照片里的男人站在一棵粗壮的黄桷树下,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浅灰色格子衬衫,

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一块塑料表带的电子表。他的背挺得很直,却微微攥着拳,

指尖泛白,眼神里带着几分局促,像是不知道手该往哪里放。而他身后,

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场景——红砖楼的外墙爬满爬山虎,单元门口的石狮子掉了一只耳朵,

墙根下摆着几个腌菜坛子,正是她住了二十二年的娘家小区:渝中区大坪街道的民乐村。

“老周?”林晓雯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指尖反复摩挲着照片边缘,

纸面的粗糙感透过皮肤传到神经,让她心跳骤然加快。书房的门被推开,

周明远拿着一支自动铅笔走出来,

深色西装裤的裤脚还沾着些许蓝色的绘图颜料——他下午刚改完一个滨江公园的施工图。

“怎么了?叫我这么急。”他的声音带着刚从工作里抽离的沉稳,

可当目光落在林晓雯手中的照片上时,脚步猛地顿住,手里的铅笔“啪嗒”一声掉在地板上,

滚到沙发底下。林晓雯抬头看他,客厅的吸顶灯暖黄,照在周明远的脸上,

能清晰看到他鬓角新冒的白发,像撒了一把碎盐。“这张照片,”她把相册递过去,

指尖还在发颤,“你怎么会有民乐村的照片?你以前去过那里?”周明远蹲下身,

没有去捡地上的铅笔,而是双手撑在膝盖上,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沉默了足足半分钟,

才缓缓开口:“晓雯,这是2008年的夏天,你妈介绍我们相亲那天,我在你家楼下拍的。

”“相亲?”林晓雯的脑子“嗡”的一声,像是有无数根线突然缠在了一起。2008年,

她刚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满脑子都是找工作,每天背着简历跑招聘会,

连吃饭都要掐着时间。她记得母亲确实提过一次相亲,说对方是西南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

名牌大学毕业,人老实,可她当时正急着去面试一家房地产公司,连照片都没仔细看,

就摆着手说:“妈,我没空,先忙工作的事。”她怎么也想不到,

那个被自己匆匆拒绝、连正眼都没瞧过的男人,会在四年后成为她的丈夫,

会在十年婚姻里把她宠成孩子,更会在如今成为年入两百万的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手下管着三十多号人。“所以你早就认识我?”林晓雯的声音轻了些,

目光落在周明远的手上——他的掌心有厚厚的老茧,是常年握绘图笔、敲键盘磨出来的,

指关节上还有一道浅浅的疤痕,是去年帮她修书架时被钉子划的。周明远抬起头,

眼神里带着几分愧疚,还有一丝藏不住的温柔:“那天你妈把你的照片给我,

我一眼就喜欢上了——照片里你穿着白衬衫,站在学校的银杏树下,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

后来我去你家楼下等,想跟你见一面,结果你匆匆跑出来,头发被风吹得乱了,

手里攥着简历,连看都没看我,就打车走了。”他顿了顿,伸手轻轻握住林晓雯的手,

她的手还是凉的,他便用掌心裹着,慢慢暖着:“我当时就想,你这么优秀,

肯定看不上我这个刚毕业没几年、连首付都凑不齐的穷小子。所以我跟自己说,一定要努力,

要变得足够好,好到能站在你身边,让你愿意停下来看看我。”窗外的雨还在下,

打在玻璃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林晓雯靠在周明远的肩头,

鼻尖突然闻到他衬衫上淡淡的烟草味——那是他熬夜改图时,为了提神偷偷抽的烟,

每次都要在阳台站很久,怕烟味呛到她。记忆突然像被按下了播放键,十年婚姻里的细节,

一帧帧在眼前闪过:她熬夜改项目报告时,他会默默温好一杯牛奶,放在电脑旁,

温度永远是刚好能入口的55℃;她跟婆婆张桂兰因为育儿观念吵架,

他会偷偷把红包塞进她的钱包,附一张小纸条:“老婆,妈年纪大了,别跟她置气,

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去年父亲突发心梗住院,他在ICU外守了三天三夜,胡子拉碴,

眼睛里布满血丝,却还不忘每天给她带早餐,说“你得好好吃饭,不然爸醒了该担心”。

这些细节,她以前只当是夫妻间的寻常,可此刻想来,每一件都是他藏在时光里的用心。

“你怎么不早说?”林晓雯的声音带着点嗔怪,却没有丝毫怒气,

她抬手轻轻拍了下周明远的胳膊,“合着我当年还差点把你这个‘潜力股’拒之门外了?

”周明远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像漾开的水波:“早说怕你后悔啊。”他收紧手臂,

把她抱得更紧,“现在不怕了,我已经把你娶回家了,这辈子都要加倍对你好,

怕你再拒绝我一次。”2设计院的重逢2012年的春天,重庆的紫薇路开满了紫色的花。

林晓雯作为甲方代表,穿着一身米白色西装套裙,走进西南建筑设计院的会议室时,

心里还在犯嘀咕——这次的项目是滨江公园的景观设计,甲方要求高,工期紧,

她已经连续加班一周,连轴转得脑子都有点沉。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

她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刚拿出笔记本,就听到主持人介绍:“接下来,

由我院副总工程师周明远,为大家讲解本次滨江公园项目的设计方案。

”听到“周明远”这个名字时,林晓雯没太在意——重庆叫这个名字的人不少。

可当那个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走上讲台时,她手里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桌子上。

男人站在投影灯的光晕里,身姿挺拔,手里拿着激光笔,

正对着大屏幕上的BIM模型讲解:“本次设计采用海绵城市理念,

在滨江区域设置生态护坡,选用本地的狗牙根草和紫花苜蓿,既能抵御洪水冲刷,

又能改善江滩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在公园内部设置雨水花园,

收集的雨水可用于灌溉植被,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逻辑清晰,

每一个专业术语都解释得通俗易懂,偶尔还会穿插几个幽默的比喻,

让原本枯燥的技术讲解变得生动起来。台下的人都听得很认真,

连最挑剔的甲方负责人都频频点头。林晓雯却看得有些发愣——这个周明远,

跟她记忆里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一样。他不再是照片里那个局促的年轻人,

而是浑身散发着专业魅力,眼神坚定,谈吐自信,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气场。

她忍不住想起四年前的那个夏天,母亲拿着他的照片跟自己唠叨时,

她的不耐烦;想起如果当时自己多停留一分钟,会不会早点认识他。可转念又觉得,

或许正是因为当年的错过,才让他有了成长的时间,也让她有了机会,看到他最耀眼的样子。

项目汇报结束后,参会人员陆续离开,林晓雯收拾好笔记本,正准备走,

却被人叫住了:“林工,请留步。”她转过身,看到周明远站在她身后,

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好的设计图,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林工,刚才在讲解时,

我注意到你对生态护坡的细节有些疑问,这是补充的设计图纸,上面有详细的参数,

你可以看看。”林晓雯接过图纸,指尖不小心碰到了他的手,他的手很暖,

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收回手,低头看图纸:“谢谢周总,

我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私下里,你可以叫我明远。”周明远的声音放低了些,

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温柔,“我听你刚才介绍,你也是重庆大学毕业的?我比你高一届,

算是你的学长。”“真的?”林晓雯抬头,

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她在学校时很少参加社团活动,认识的学长不多,

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校友。“嗯,我是2007届的,土木工程系。”周明远点头,

“你当时在学校有没有去过‘老地方’火锅店?那家的毛肚特别好吃,我毕业前经常去。

”“当然去过!”林晓雯一下子来了兴致,“我跟室友经常在考试周结束后去,

每次都要排队半小时!”两人站在会议室门口,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从学校的趣事聊到行业的发展,从重庆的美食聊到未来的规划,越聊越投机,

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小时。窗外的紫薇花被风吹得飘落下来,落在走廊的窗台上。

林晓雯看着眼前的男人,突然觉得,这个世界真小——有些人,即使错过了一次,

也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新走进你的生活。“时间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周明远看了看手表,“你家在哪个方向?”“我家在大坪,跟你顺路吗?”林晓雯问。

“顺路,我刚好要去那边办事。”周明远笑着说。其实,他根本不顺路——他的家在渝北,

跟大坪正好相反。但他不想错过这个跟她多相处的机会,哪怕只是多走一段路。

车子行驶在紫薇路上,窗外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映在林晓雯的脸上,忽明忽暗。

周明远偶尔会跟她聊几句路上的风景,

比如“前面那家老面馆的豌杂面很好吃”“那家书店的建筑类书籍很全”,语气轻松,

却总能精准地说到她的兴趣点上。林晓雯不知道的是,为了这次“顺路”,

周明远提前查了她的朋友圈,知道她喜欢吃豌杂面,

喜欢看建筑类书籍;为了跟她有共同话题,他翻遍了重庆大学的校友群,

打听了她上学时的趣事。车子停在大坪地铁站附近时,林晓雯解开安全带,正准备下车,

周明远突然开口:“林工,下次有空,要不要一起去‘老地方’火锅店吃毛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APP阅读
安装APP,阅读更加方便 立即安装